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一章 吾皇盛世 (第2/2页)
他脸上的那些皱纹仿佛又深了一分,如一柄锋利的柴刀砍在一株千年古树上,每次落下都会多出一道丑陋的疤痕。 千尺唇齿微张,发出的声音无比微弱,却清晰传入了每一人的耳中。 “上天吾苍,恤我生民兮,俯罩四疆。” “孕千古之灵气兮,育数代之雄皇。使江河之长流兮,润戾气之乖张。起峰峦之叠嶂兮,定海内之规量。” ... “令红日之高悬兮,普万物于苍茫。荡污浊于海内兮,指日月为阴阳。加忠义于万物兮,布仁化于八荒。降大才于寰宇兮,治乱世于惶惶。” 祭坛上响起的声音像是一道涟漪般,不停朝着四周扩散,渐渐传遍了整个天地间。 这篇祭文很长,但没有人表露出不耐烦的神色,反而感觉身心越来越宁静,犹如在酷热的夏天躲进了阴凉的地窖中,连身体上的每一寸肌肤都舒缓了下来。 “敬哉!上天吾苍,哀尔生民,紧锁天狼,勿使生灵之涂炭,当禁妖物之狂猖。然后出龙凤以示祥瑞,使佳物富而民康。吾辈敬尔于惶惶,祈停銮驾,享我蒸尝。” “愿斯愿之圣听兮,哀生民而周章。” 祭坛上镶嵌的那八颗晶石的光泽越来越暗,仿佛随时要熄灭。 直到此时,诵念祭文祷告上苍的仪式终于结束,只见千尺额头触地,缓缓道出最后一句话。 “我诚恳而卑微的发出请求,请继续庇护您亿万子民,让我们永生永世供奉,直至下个大轮回世代的到来。” 千尺握起九锡禅杖重新站起,而他四周的那些光芒也逐渐散去,重新回归到了石台上的那些线条中。 最庄·严而不容打扰的时间已经过去,台下跪拜的那些人依旧没有发出喧嚣,胆子大的一些人却已经悄悄抬起了头,用余光瞥向祭坛上。 好奇心是人类的弱点,往往能惹出无法承受的祸端,但一旦战胜了理智后,就会开始变得无畏起来。 台下的这些人,包括仁生及他的三位师弟,都想知道这位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皇帝陛下是什么模样。 也就是这个时候,南宫天圣牵着一名不足十岁的男童,走上了祭台。 这名男童便是南宫天圣最小的一位子嗣,南宫顺仪。 四周鸦雀无声,呼啸的山风也蛰伏,连呼吸声都刻意压到了最低。 南宫顺仪面容清秀,眉宇间犹带着属于这个年龄应有的稚气。身上穿着亮黄的衣袍,上面刻画着五爪金龙,大小适中无比合身,看样子是宫里最顶尖的匠人连夜赶工制成。 南宫天圣走到祭台的最前方,面向台下数十万民众。 他没有开口解释,因为退位的缘由早已经昭告过天下,更因为他此刻依旧是一国之主,根本不需要解释。 随后他转身,说道:“跪下。” 南宫顺仪便跪了下来,额头重重磕在冰冷的石面上,未曾动容。 他年龄尚幼,身高只够得着南宫天圣胸前,当他跪下来的时候更是显得渺小,如同在他身前面对的是一座大山。 孩童本应该是玩闹的年龄,但因为在宫中长大的缘故,要让他比同龄人更加懂事不少,在这种场合也面容严肃,一举一动都无法挑剔。 下跪,磕头,然后重新站起,再低头。 低头,方能承其冠。 树公公托着皇冠走上了石台,南宫天圣接过,动作缓慢而平稳地戴在了南宫顺仪的头顶。 龙袍能定做皇冠却不能,所以戴在他头上的时候很不合,更加显得有些好笑。 但是无人敢发笑。 “吾皇盛世,千秋万代。” 那些跪拜的大臣的脑袋压得更低,紧接着,一道接一道整齐而洪亮的声音响起。 “吾皇盛世,千秋万代...” “吾皇盛世,千秋万代!” 在这些下跪的人中,最前方的是皇后娘娘以及几位一品大臣和镇国将军张逸,还有两位年龄看上去不过二十的年轻人。 他们其中一人脸色苍白面如死灰,另一人眼神中犹有恨意与恶毒,正是大皇子与二皇子。 台下数十万人都低着头,可南宫顺仪却能感受到无数道目光落在他的身上。 在没有人能看见的地方,他藏在袖中的手有些发抖,指甲陷入了掌心也没有办法制止。 他偏过头,看见千尺微笑。 这一刻,就像一颗guntang的火星投入了无垠的大海中,所有的不安都瞬间平静了下来。南宫顺仪深吸一口气,抬手上托,便有道稚嫩的声音在场间响起。 “平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