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九章 坚壁清野 (第2/2页)
起统|治各地的衙署;又由于数月前明军二十几万人的消耗,‘交’趾各城的府库已经告竭!张辅要求从广西转运军粮,调运却不足,存粮远远不够大军出征所需。但上个月朝廷兵部的军令是:立刻从‘交’趾省出兵! 张辅便想办法,派人一路建立了三座粮仓据点,分批将征集到的军粮陆续调运北上。 一座在芹站,一座在‘蒙’自县正南方的元江北岸,一座在‘蒙’自县城……正在建造的一座仓库在阿‘迷’州。张辅还在试图部署,建立从广西田东到阿‘迷’州的粮道;但是道路复杂、山高路远,到现在还没有成功,军民被平安骑兵与当地蛮夷袭扰,经常折损。 张辅正是通过这种据点形式的粮秣中转站,近十万大军一个多月只走了不到一千里。越往北走,处境就越来越艰难了! ……在云南南部山区,大多地方都是蛮夷活动区,官府的纸面政令无效,更可笑的是有些部落里没有一个识字的、根本看不懂政令。云南守军还坚壁清野,把沿途各府库的粮草尽数调走、或烧毁!张辅军只好对蛮夷部落下手,凑集粮草十分困难。 从安南国长途运送来的粮秣,从元江仓库到‘蒙’自仓库这段路,又被平安骑兵不断袭扰,损失很大。还有各种名字奇怪的蛮夷部落,遣使骂张辅不懂规矩;接着便到处勾结叛军,一起袭扰官军。 张辅也想懂规矩,但那么多人要吃饭,谁他|娘还顾得上规矩? 情况十分严峻。张辅已传令“‘交’趾布政使司”三司全力加税征粮、催促广西立刻转运大批粮草,尽快调运到元江仓库。 目前张辅的大军已到达临安府‘蒙’自县,并完全建造好了粮仓和工事,正在力图继续往北建立阿‘迷’州粮仓。 但经过平安多次成功的袭扰,张辅想改变方略了。那便是,放弃建造仓库! 先退兵至元江北岸,减少粮草转运损耗,在元江等待一段时间,等的是从‘交’趾布政使司运来足够多的粮草。然后随大军携带一月军粮,放弃补充军需的粮道,直接‘挺’进昆明;再从贵州方向取得补给。 可是这个方略有个问题,军中的文官宦官甚至密探、肯定会传递消息回京。 如果消息被添油加醋,朝中可能要误会了……说汉王已经到四川兜完一圈,你张辅才走到‘蒙’自县,然后又倒退回到云南边境,在那里按兵不动!你他|娘的那么多军力,却在云南连一点粮食都‘弄’不到,是不是故意的? “如果我是平汉将军,全权节制西南军政,何至于被平安的那点人马调|戏?”张辅不禁叹了一口气。 黄中马上赞同道:“弟兄们都想大帅做平汉将军!朝里‘乱’七八糟的方略,如何比得上张大帅的见识?” 张辅看了他一眼,忽然想起了一句话,便脱口说出来:“只有当他们看到巨大的失败、而无力承担的那一刻,才会真正知道错了。” 黄中急忙一本正经道:“大帅真乃智者!” 张辅道:“我是转述别人的话。” 他说罢坐在马上低头沉思,脸‘色’相当不好。张辅从未表‘露’出不满,但心里早已骂了千百遍:拉拢老子的时候,说得比唱得好听;老子刚断了后路,马上翻脸玩这一套? 黄中虽然有点粗俗,但说的话很对!他|娘|的,陷在这远在天边的荒郊野岭里,张辅相当之不爽。 “反正兵部的方略里,也没把咱们放在重要的位子,大帅别担心了,没粮能怪咱们?等着看他们那帮人的能耐!”黄中愤愤不平道。 “若只有这点心‘胸’,我还是张辅?”张辅冷冷道,“带兵的人,一人便关系数以十万计的弟兄‘性’命,有甚么坎过不去?不管甚么理由,绝对不能渎职!” 他提了一下缰绳,调转马头,斩钉截铁地说道:“立刻撤回元江!催促‘交’趾、广西二省的转运官员,一个月内将粮草送到元江,否则洗干净了等死!别怪我张辅先斩后奏!” “大帅!”黄中一面‘露’出敬意,一面又面有担忧。 张辅道:“朝廷的方略也无不道理,若能凭借贵州城将汉王主力引至城下,则此战大有可为。咱们应竭尽全力配合兵部大略,尽快赶到昆明。” 他想了想道:“你叫军中的文官马上写信,八百里加急报到湖广常德府,叫兵部尚书金忠想办法,一定给我调来足够的军粮。” “末将得令!”黄中执礼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