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九章 正学探病 (第3/3页)
龙为君死”的燕王——真的会是你吗? 这个问题让他想得浑身冰凉,心慌气沮。 方孝孺又说道:“胡惟庸坐死两万多人,蓝玉也坐死两万多人。就连胡惟庸谋反证据确凿,毫无冤枉可言,两万多人里有多少都是白白受牵连冤死的,数也数不清。如果蓝玉一案根本就是冤案,你应该可以想象,这么一平反,会在朝廷激起多么巨大的动荡。国家根基承受得起吗?何况根本不可能做到公平。所以,这件事你不要再做任何尝试了,蓝玉必须谋反,绝对不能是一桩冤案。” 沈若寥没有吭声。 方孝孺看出他的黯然,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别丧气。你有给蓝玉平反的念头,也是好心。未必这件事不能有个解决的办法。我已经私下里和圣上提议了。那么多人已经死了,就算平反了,人死不能复生。还不如找找他们幸存的家人后代,朝廷温旨宽待,赐予房屋田产,子女可择其才者授予官职。只要生者平安幸福,就是对死者最大的安慰。所以,皇上现在应该正在和齐、黄两位大人以及魏国公商议,已经找到的凉国公私生的那双孪生兄妹如何安置。” “也好,”沈若寥叹道,“总之,让他们别再在青楼戏班里讨生活就好了。我也还能算是做了件好事。” 方孝孺意味深长地点头微笑道:“以后再想向皇上提什么建议,先冷静思考一下,把各种因素想清楚,别不走脑子率性而为。年轻人单纯又容易冲动,很多事情不像你想象得那么简单。皇上毕竟是皇上,皇权有皇权必须要维护的威仪,一百军棍和一天一夜罚跪的苦头,别好了伤疤忘了疼,不长教训,将来会有麻烦的。” “先生是劝我明哲保身吗?这可不太像是您的原则啊,”沈若寥笑道。 方孝孺温和地说道:“没有任何一件事只有一种方法的,做事之前动动脑子,找一个最有效同时也最安全的方法不是更好吗?我不是劝你缩头缩脚,要知道我最喜欢你的可就是直率了。我还不是爱护你吗?” “好啦,方先生;我懂啦。我以后会长脑子的,屁股就一个,打没了我怎么坐啊。” 方孝孺笑起来。他环顾四周,不经意问道: “怎么,夫人出门去了?” 沈若寥犹豫了一下,有些难堪。他应付道: “嗯,去一个朋友家串门。” “串门?”方孝孺有些奇怪:“你好不容易在家休息两天,她不好好陪你,跑出去串门?” “……陪我有什么意思啊……” 他低头躲开方孝孺询问的眼神,问道: “对了,方先生,那个揭榜的人谜底揭开没有?” 方孝孺微微一愣:“两天前就揭开了,怎么你不知道?” “谁跟我说?我在家趴了足足两天,也没人来看我。” 方孝孺笑道:“我是太忙啊。那个老秀才,终于上了一封奏疏,请求皇上派他使燕。一看奏疏才知道,原来就是那个高皇帝曾经旌表过的辽州孝子高巍,一年之前就曾经上书反对削藩,建言对藩王实行主父推恩政策。当时我还觉得此人只是个孱弱儒生,持如此软弱主张,必不堪重任。现在看来,倒是我有偏见了。天子召他入朝,真是出语豪迈,气壮山河呢。精神矍铄,很像当年刘三吾的风度。天子当场任命他为平燕大军参赞军务,即日启程赴德州,向大将军报到,然后去北平向燕王传达圣谕,令其束甲归降。路上快的话,现在说不定已在德州了。” 沈若寥想象了一下,笑道:“刘三吾——高巍——倒是真想见识一下这位老先生。再想想当年的解缙、铁铉,我大明果然是人才济济啊,想找多大岁数的都有。” “嗯,还有你这样的,”方孝孺微笑道,“才刚弱冠之年,就已经是正二品的亲军都督了。” 沈若寥道:“方先生,那是天子抬举我。我这辈子的终极理想是能做个南霁云我就谢天谢地了。” “南霁云?”方孝孺含笑望着他。“果然好志向!不过,你应该乐观点儿,把目光盯着郭子仪啊。” “不如,凉国公蓝玉吧?”沈若寥嬉皮笑脸。 方孝孺连连摇头:“凉国公有卫霍之才,无卫青之cao守。就算他是冤死,他也太过飞扬跋扈了。我希望你能学郭子仪,和中山王徐达,善始善终,一生没有污点。” “为将者能如郭子仪、徐中山,确实是古今鲜有了。”沈若寥道,“我就算了,我还是老老实实当我的南霁云吧。我还是很乐观的,我坚信魏国公可以成为天子的周亚夫。” “魏国公确实很像中山王,可建周亚夫之功勋,而无细柳营之猜嫌。”方孝孺道,“不过,这样的话,以后你不要再说了。让曹国公听见了不好;让天子听见了也不好。想让天子同意魏国公领兵的话,恐怕还需要一段时日,要慢慢看机会。” “我懂。我求求你了,方先生,回去让天子召我明天就去上朝吧。和您几位大人一起讨论这些事多带劲啊,我一个人在家闷着我真都快憋死了。” 方孝孺奇怪道:“你不是经常说想找机会请个长假,好好在家陪陪夫人吗?现在正好是机会,你反而呆不住了?” 陪夫人——沈若寥无话可说。 方孝孺犹豫了一下,轻声说道:“若寥,你和夫人之间出了什么问题吧?你要是还信任我的话,别瞒我。或许我还可以帮帮你。” 沈若寥叹道:“清官难断家务事。方先生,您就别问了;您要是真想帮我的话,就请帮我求求皇上,让我立刻复职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