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五章 旧债难偿 (第3/3页)
么死的,为什么死了?” 沈若寥迎着每个人目光;他有些诧异,此时此刻,他却不再慌神,不再惊恐;他竟然会如此平静。 “我和她是青梅竹马。但是后来我们所在的山寨出了一些变故,我族叔毒死了我爹和族长,就是晴儿的父亲。我以为朝廷都知道?” 徐辉祖道:“朝廷知道的细节,都是燕王向高皇报告的。朝廷只知你族叔作jianian,毒死你父亲,逼你逃出山来。至于你族妹之事,朝廷一无所知,也不知道燕王究竟知不知情。后来呢?情北客栈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沈若寥低下头,说道:“我逃出山来,从此和晴儿分开,再无音讯。后来我娶了现在的妻子,到了京城来,她和我族兄不知怎么打听到了我的下落,所以找过来,但我已经不可能再娶她了。我那天和她说了这些,可能是我不会说话——我没有想到,我刚离开,她就想不开自杀了。” “你既然已经离开了,怎么又知道她自杀了呢?”徐辉祖问道。 “因为我又回去了。我把秋风落在她房间里,回去取的时候,看到她已经死了。您刚才说,那小二冲进去的时候,没有找到凶器,因为我把他拿走了;因为她用来自杀的,就是秋风。” 方孝孺问道:“她究竟是不是你的妻子?” “不是。我还没有来得及娶她。” “你没有娶她,那你可曾和她有过什么……一些……比较亲密的行为吗?”发问的是黄子澄,因为话题已经有些让人难堪了,自己都问得满脸通红。 “从来没有过。我还没有娶她,又怎么能碰她呢。” 他是如此平静;他没有别的办法,他必须撒谎。这件事的真相太可怕,他承受不起。 “我相信如此;”方孝孺道,“何况,刚才公爷叙述那过的话,他说‘那死掉的姑娘’,既然是姑娘,却又说是你的妻子,这显然不合逻辑。” “那她又何至于自杀呢?”黄子澄问道。 沈若寥道:“这……我也说不好,可能她等了太久,我让她失望了。可能是……她为了我,落得飘零在外,无家可回,可是我却拒绝了她。究竟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了。” “你曾经的爱人因你而自杀,你还如此平静吗?你不觉得心痛和懊悔?”齐泰问道。 过了好久,沈若寥才轻声答道: “您的意思,我现在应该在你们面前痛哭流涕,顿足捶胸?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四个月,我没有一时一刻从痛悔中脱身过。我一个人承受足够了,我不想伤害秋儿,更不想影响陛下的心情。我也曾经选择躲开,换一个地方,到战场上去,我还能怎么办?” 朱允炆惊讶地说道:“原来如此?朕还奇怪,为什么那天早上你醉酒糊涂地跑进来,急不可耐地催朕立刻把你派到前线去。原来是因为出了这样的事。可是——你为什么选择战场?你完全可以请个把月的长假,到山清水秀的地方散散心,为什么偏偏要躲到最危险的地方去?你——” 天子停顿了一下,意识到了一个念头;他被这个念头吓住了。 “若寥,你——你当时……不会是……也想寻死吧?” 沈若寥却笑了,望着朱允炆,浅浅地一笑,有点儿像死人的微笑,让天子毛骨悚然。 “如果我真死了,那倒好了。” 朱允炆焦虑地劝道:“你不该有这种想法。人死不能复生,何况并不是你的错。姻缘是命中注定的,人奈何不得它啊。你能感到伤心和痛悔,就已经足够安慰死者了,她不会怪你的。” 沈若寥凄苦一笑:“她不怪我,就不会这么干了。她就是想要让我愧疚一辈子。” “可是你的族兄为什么说是你杀了她呢?”黄子澄仍然有些怀疑。 “这个很好理解,”方孝孺道,“毋庸置疑他的族兄已经加入了燕军,成了燕王的人,所以这件事也就被燕王拿来当作攻击若寥、甚至是攻击朝廷的武器了。” “现在我们该怎么办?”黄子澄问道,“京城已经一片流言蜚语了,陛下身边最亲近的人出了这样不清不白的事,会影响朝廷的信誉,乱了民心啊。” 朱允炆不满地说道:“那都是小人造谣,若寥根本没有不清不白的。” “可要想证明这一点太困难了,”徐辉祖道,“毕竟,情北客栈深更半夜死了一个北方来的女子,这是事实,而且当时店里的客人都看到了,并不只是一个店小二。现在那些客人有可能遍布大江南北,先前他们并不知道若寥和此事有瓜葛,现在知道了,就会添油加醋地到处乱说了。流言是没法控制的。更何况真相本身也是说不太清楚是非的。” “不用再想了,”沈若寥淡淡说道,“好办得很,直接把我革职,交给三法司审查,按照《大明律》的规定,该怎么办就怎么办,给民间一个公正。” 朱允炆不干:“朕怎么能把你交给三法司呢?不行。几位大人帮朕想想,有没有什么别的办法?” 几个重臣面面相觑,鸦雀无声。然后,齐泰开口道: “万岁不愿意委屈了沈大人,可是此事如果不能按律追究责任,朝廷的法令将会丧失威严,天子会失信于民啊。” 朱允炆道:“可是,若寥明明没有杀那个女子啊,就算是三法司立案,也不能定他什么罪。” “既然这样,陛下又何必担心把他交给三法司呢?”徐辉祖道,“臣倒觉得,若寥自己的建议是最好的,只要他确是清白的,只有合法公正的审案程序才能真正让百姓相信他无罪。” 方孝孺也有些迟疑:“话虽如此,可是这样一来,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必然要完完全全地公之于众,令人难堪且在其次,若寥必定要背上负心薄幸的骂名,难保不会有好事之徒再扯出当年沈如风的旧事来,质疑天子违背太祖遗命,指责朝廷任用恶少。” 沈若寥低声道:“还是请陛下降旨吧。” “你要朕降什么旨啊,”朱允炆愁道:“朕不能平白无故就这么罢免了你,把你定罪啊。” “那也好办,我自己去刑部。”沈若寥说完,转身就往外走。方孝孺急忙拉住了他。 “你别着急。陛下,臣倒有个办法。可以让若寥自己上书请求辞去一切职务,陛下答应他等到查明真相之后,再让他恢复职务。这期间若寥可以就在家里闲居,三法司照样审案,反正没有定罪,不必非得把他关到大牢里去。” 齐泰摇头道:“臣以为不妥;如果沈大人主动上书请辞,反倒好像他问心有愧,做了什么亏心事一样。陛下可以下诏将他免职,同时允许他在家休假静养,等待案件审理的最终结果。” 朱允炆犹豫地看了看二人,难以决定,便向魏国公求助: “太傅大人看呢?” 徐辉祖沉思片刻,道:“臣更赞同方先生的建议。若寥即便没有命案,可是身为天子身边的近臣,不知考虑后果,惹出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是是非非来,给天子平添烦恼,又给陛下和整个朝廷的形象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无论如何他是应该负责的。若寥,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你可能没有犯罪,但是你一定犯了错。所以,你应该主动上书辞职,请求天子准许你回家闭门思过。” 其他三个文臣不约而同地点头,异口同声说道:“公爷所言极是,这也正是我的意思。” 沈若寥轻轻答道:“我懂;就算皇上不罢免我,这事闹这么大,我自己也没脸出家门一步了。我马上就写辞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