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七章 建文廷试 (第2/2页)
御案上重重拍下,倏地站起身来,怒视着那个口无遮拦的书生,激动地道: “你……你……你也太不知轻重了吧?” 徐辉祖和方孝孺见势不妙,同时出列求情道: “陛下,他只是个刚刚考中的书生,一心钻研书本,没见过什么世面,更不能体会到时政的艰辛和陛下的苦心,意气用事,无知之言,陛下不必理会。不管怎么说,他直言不讳,也是一颗赤胆忠心为陛下着想,能借物讽政,胆识才智都是不凡,只不过年轻气盛,又无实际的经验,犯点儿小错也完全正常,只要加以锤炼,积累见识,日久必成大器。陛下得此栋梁之材,也是国家社稷大幸也。” 也就幸亏是朱允炆;换作是朱元璋,别说是这个大胆的考生,便是徐、方二人也要一同下狱论死了。 朱允炆听到太傅大人和方先生都这么说,何况那书生说的的确都是实话,他本来也不是个听不得批评的皇帝,立刻消了气,走到那个考生面前,歉意地说道: “其实,你说得都没有错;朕一时激动,向你赔个不是。” 即便是天子发怒时,那个考生也一直泰然自若,此刻见天子竟然诚恳地向自己道歉,反倒惶恐起来,趴在地上,说道: “小生无知犯上,罪该当死。” 朱允炆道:“忠言逆耳,何罪之有。这一科能取到这样的才子忠臣,是朕的福气。” 那个考生道:“陛下言重了。小生德薄才疏,不知天高地厚,不过小生所言句句发自内心,还请陛下斟酌。” 朱允炆叹道:“书生意气啊;你不知道朕要罢免大将军谈何容易。事情不是你想得这么简单。不过,朕还是要谢谢你的建议。” 那考生道:“安敢当天子之谢。小生谢陛下不杀之恩。” 朱允炆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 那考生叩道:“小生姓杨名荣,字勉仁,是建安人。” 廷试继续进行;天黑下来,如夜幕降临,然后渐渐又转亮;当日食彻底消却之后,已经是下午申时。明丽的日光持续了一个时辰,便化作夕阳西沉了。黄昏来临;酉时,朱允炆结束了廷试,并当场宣布了最后的排名,各赐三甲及第、进士出身、进士有差、庶吉士不等。 方孝孺讲到这里,沈若寥忍不住问道: “这个杨荣,必然是对策第一名,点状元了?” 出人意料,方孝孺却微笑着摇了摇头。 “他排了个第四,只是二甲头名,不是一甲。” “二甲头名?那一甲都是谁?” 方孝孺道:“对策第一名有两个,都是吉水人,解缙的同乡。” “两个第一名?” “奇怪吗?”方孝孺呵呵笑道,“一个名叫王艮;另一个叫胡广。王艮排在胡广前面对策,陛下听到他的回答,很高兴,当场面属第一;然而轮到胡广对策时,他答得更精彩,特别是一句‘亲藩陆梁,人心摇动’,陛下悚然动容。加上这胡广一表人才,而王艮却显得有些萎靡不振,形容不端。所以,就改属胡广为状元,还赐给他一个名字叫胡靖。王艮为榜眼,探花名叫李贯。一甲三人并授翰林修撰。杨荣第四,授翰林编修。第五名叫杨溥,同杨荣授编修。第六金幼孜,授户科给事中。第七胡濙,授兵科给事中。第八顾佐……” 方孝孺一一给他细数,一面赞不绝口地叹道: “他们的考卷我都看过一遍,篇篇都是流畅犀利,文采斐然,纵论古今,晓畅百家,针砭时弊,见地不凡,实在难分高下。可惜我不是主考官,简直要羡慕死高少卿和董侍郎了。这庚辰一科真是人才济济啊。文兴则国兴,他们都将成为治国难求的栋梁之材。” 沈若寥笑道:“你看你,方先生,讲得这么绘声绘色干吗?知道我停职在家,没有机会亲历这场廷试,成心馋我是不是?” “这叫什么话?我还不是想让你有亲历现场的感受吗?” 虎生却在这时进来:“老爷,魏国公大人来了。” 沈若寥愣了一下:“公爷也来了?快请进来;豆儿,给这茶壶里续点儿水。另外,你上街去买只盐水鸭,打两斤好酒,我请二位大人在家里吃饭。” “别忙别忙,不用了;”徐辉祖跨进门来,一面拦道:“我是有急事才来,说不了两句话就得走。” “出什么事了?”沈若寥和方孝孺见他脸色凝重,刚才的笑容都消失了。 徐辉祖看了看两个人,低声道:“李景隆又打了个大败仗。” “大同丢了?”方孝孺失声叫道。 徐辉祖摇了摇头,在桌边坐下来。 “大同没丢;太原也没丢。大军千里迢迢赶到大同城下,却连敌人的影子也没有见到,沿途传说燕王进攻太原去了。大军再赶到太原,却得知燕军已经回师北平了。我们都上当了,燕王根本就是在耍我们。现在方才初春,北方大地一片天寒地冻,尤其是山西高原,山地环绕。我们的战士大都是南方人,受不了这份寒,来回奔波,一路上冻死了不计其数的战士,还有很多战士冻伤,掉了手指脚趾。我怎么早没想到呢,燕王根本是算计好了,就是要把大军引到山西去溜一圈,让我们不能安心备兵休整,白白地损兵折将,一下子士气大跌。” 屋子里沉寂片刻,方孝孺开口叹道: “燕王阴险狡诈,老谋深算,公爷也不必自责了。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事啊。” 徐辉祖摇头道:“不,方先生,其实要想到这一点并不难。他凭什么要在蔚州毫无动静地呆上一个月呢?不断地扬言打这儿打那儿,可是并不挪窝。我甚至料定了他要攻打大同,可他愣是耗了一个月啊。这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李景隆是个笨蛋,我徐辉祖比他还要笨——” 他一拳擂到桌子上,震翻了茶壶,茶水洒了满桌,流到地上。 “那——现在怎么办?”沈若寥问道。 徐辉祖道:“李景隆已经回师德州休整了。我现在要去面见皇上,向天子请罪。” 他说完就起身走了,把方孝孺和沈若寥的劝慰都扔在了身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