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传_第一百零九章 铁公定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九章 铁公定计 (第2/3页)

志。”

    朱棣点头道:“说的是;连攻了半个月,现在应该换一种策略。——来人,去把张玉、朱能、谭渊还有二王子都给我找回来。告诉他们立刻停止进攻,只是列阵城下即可。”

    燕军突然呼啦啦地撤了回去,重新在城下远远地列好了进攻的阵势,却停止了进攻。铁铉纳罕而警惕,命令所有人严密注视城下的一举一动,以备不测。

    少顷,金冠红氅的朱高煦骑着高头骏马窜出军阵,跃到吊桥下,正对着城楼上,放声高呼道:

    “济南城听好了!限尔今夜子时之前,开城门投降!子时一过,城门不开,我大军毁大清河之堤,引大清河之水,淹了你这济南城!我大军五百人此时已在大清河岸待命,只等到子时,便掘河灌城!如你济南守城官还知道心疼你济南百姓的性命,劝你现在就开门迎降!我父王看在你忠顺大明,爱护百姓的份上,还可以保你继续为济南父母官。受箭!”

    他张弓搭箭,嗖一箭射上城楼,然后便引马窜回军阵中,少顷没了影,想必是回到中军大帐去了。

    沈若寥捡起那只箭来,取下上面的劝降书,是燕王的手迹。

    铁铉道:“若寥,盛指挥,咱们下去吧,去公府里,大家坐下来一块儿商量。也让战士们趁此机会好好休息一下。”

    沈若寥和盛庸这才半个月来第一次离开城墙,跟着铁铉跑到济南府衙来。

    铁铉把燕王手书平放到案上,冷静地开口道:

    “掘河灌城——大清河的水,淹我济南城——我们有什么对策?”

    白发书生高巍忧心忡忡地问道:“燕王不会是调虎离山之计,把大家骗下城墙来想办法,趁此机会发起进攻?现在城墙上面没有指挥官了,战士们也都松懈了。”

    铁铉摇头微笑道:“不会。半个月了,燕王不是傻子,看得出来强攻起不了任何作用。他说掘河,就是来真的。我们该想想怎么办。”

    “就算是淹死,也决不能投降。”高巍道。

    “可是,全城的百姓都要遭殃。”一直在角落里坐着的一个年轻书生开了口。

    铁铉招呼他道:“贤宁,你也坐过来吧。大家一起想办法。只不过这一回,燕王可不会再吃你《周公辅成王论》的那套了。”

    高贤宁端端正正地在案边坐下,两只纯澄透明的眼睛望着大家,说道:

    “对付大水的办法,其实一直以来只有这么一个,谓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难上加难。就算土掩,怎么个掩法?是不是要在城墙之内再加筑一道防水墙,还要足够高足够坚重。何况时间紧迫,就算全城男女老幼都上阵筑墙,子时之前,能否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实在难说。”

    铁铉道:“不仅如此。就算是顺利筑成了这么一道墙,城内水道,大明湖、珍珠泉、五龙潭和趵突泉等与小清河皆相通。燕军掘了河堤,大清河水奔泻至城外,必由小清河护城河道进入城内,同样会淹了整个济南。我们还要把城内水道通向城外的口子全部堵死。”

    “如此说来,我们要在子时之前,沿城墙再筑起一圈夯实的土墙来,同时要塞住所有通向城外的水道。”盛庸叹了口气,擦了擦头上的汗。酷暑闷热难耐;想到如此浩大的工程,和如此急迫的工期,还有那严峻的后果,所有人都觉得更加烦躁。

    “铁大人,你安排吧,具体怎么做。我招呼一声,手下两万弟兄都没有二话。”

    铁铉叹道:“我只怕正如贤宁所说,全城男女老幼都上阵筑墙,也未必能在子时之前完成。”

    沈若寥小心翼翼地开口道:“或许,我们没必要把工程搞这么大。”

    铁铉转过头看着他。“你有什么主意?”

    沈若寥道:“洪水之所以能淹城,并不是因为城墙不够高,水漫过了城墙顶;或者不够坚实,水从砖缝里流进来。这都是不可能的;对济南的城墙来讲,尤其不可能。济南地势虽低,也远还没有低到樊城那个地步,随随便便就让关羽水淹了七军;只是因为城墙上到处有城门,有水道,这才是大水的进口。我们只需要把这些口子堵死,没必要再专门修一座四壁完整的城墙出来,费时费力。”

    铁铉沉吟片刻,颔首道:“有道理。”

    沈若寥道:“可是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保证子时之前一定能完工。毕竟,现在已经是酉时了。只剩三个时辰,我看我们能堵上一半就不错。燕王是仔细考虑过的,他不会留给我们足够的时间来堵这些口子。所以,还得想办法拖住燕王,跟他拖延时间。”

    “拖延时间?”铁铉谨慎地望着他。“你的意思是——”

    “假装要投降,跟他虚与委蛇,但是要谈条件,今天夜里不行,哪儿有大半夜把全城老百姓赶到大街上迎降的道理。而且,今天已经很晚了,考虑到百姓的准备,所有的工作都要明天天亮再做,所以请燕王明日日中时刻,再来城下受降。”

    盛庸担心地说道:“这能行得通吗?我担心燕王一眼就能看出来我们的真正用心。”

    铁铉想了想,慢慢地开口道:“或许,我们要做的不是虚与委蛇,而是真正的开门投降。”

    众人微微愣了一下,随即都明白了铁铉的意思。铁大人绝对不会说真正的投降。当他说了的时候,他一定意味着别的。

    高贤宁问道:“铁公的意思是,骗燕王进城,然后擒了反王?”

    铁铉一时没有回答。众人沉默下来,焦虑地等待着。

    过了一会儿,山东参政大人抬起头来,看了看每个人的脸。

    “具体的,我还拿不太准。我现在只有些模糊的想法。我想用若寥说的办法,一方面我们抓紧时间把整个城墙所有可能漏水的口子堵上。另一方面,说服燕王明日午时受城。但是这一个投降的作用,不光是争取时间,还要争取利用这个机会,结束整个内战。我的想法是,打开城门,放下吊桥,让燕王进来,然后当场将他生擒,则燕军必降,江山定矣。只不过,一切恐怕未必有期望的这般简单。首先,让燕王没有疑心,放心大胆地进城,谈何容易。而且,燕王进城,又如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