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07.沧桑 (第1/2页)
但剑灵显然是不赞同这一点儿的。 清月的识海中,忽然翻动起一副画卷。 一把青碧色的剑翩然而动,初时很慢,后来渐渐变急,但翻来覆去都是一套剑法。 这套剑法并不复杂,一共只有九招。 最开始时,她觉得,这剑法轻盈灵动,像是山中野鹤,无拘无束。后来,她再看这套剑法,居然时而如黑云压城,气势汹汹,时而如寒潭流水,缓而不凝。 明明是一套剑法,怎么会有这样多不同的意蕴呢? 她却是知道,这才是一部上佳剑法的精华之处。 好的剑法,能让练剑之人自行参悟自己的剑意。不同的人练习同一套剑法,往往能将这一套剑法练得天差地别,新意不绝。 剑法之道,修出剑意是得窥门径,修成自己的剑道才是小有所成。 以前,她的潇湘剑法也能练出好几种剑意来,但那都不是自己的东西,而是剑法本身就带着的剑意。 她目不转睛的望着这套来回往复的剑法,从剑法中看到的意蕴一变再变,从最初的花样繁杂到最后慢慢渐渐趋向于几种。 她渐渐忘记了最初的繁杂感悟,这套剑法在她眼里变得明晰起来。 她这是在凝练自己的剑意和剑道了。 当她所能见到的剑意只有一种的时候,这套剑法,她才是参悟了几分。 这个过程,就如道心明悟的过程一般。先是一个“执”字,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但那山那水都是别人告诉你的山和水。这种心见虽然坚定,但终究失之青涩,经不起锤炼。 然后是一个“惑”字,万般法相,似幻似真,你的意见开始和那些外界加诸于你的看法相冲突。山不是山,水不是水,一朵花,能看出几十几百种春天来。心有所惑。这是剑心凝练的原动力。 而最后大约是一个“释”字,万般法相中,终于得见菩提。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任风云如何变幻。你都始终坚信不疑。这时候,剑心终于大成,它是独独属于你的剑心。 现在,她就是在万种表象之中,寻找自己所悟的真意。 玄机不可言,只因它本就没有一个能称之为正确的答案。事不过最终,谁人能盖棺,不过唯“悟”之一字而已。 时间悄然飞逝,青涯殿中人也等得渐渐心焦。 这期间,嘉陵国发生了许多大事。 朝廷和丹鼎门的和平假象终于维持不下去了。双方从明争发展到暗斗。再有暗斗升级到险些明火执仗地大动干戈。 这期间,丹鼎门的护山大阵连连升级,弟子外出几乎比得有师长陪同,就算是如此,还是有好些有天赋的弟子被暗害。 朝廷也没有能讨得了好去。皇帝已经在短短三年里换了两任,嘉陵康最先陨落,继任的大皇子也是金丹期修士,却因为小动作太多继而被暗杀。如今的皇帝是嘉陵康的侄儿,这位皇帝一上台,也不是个安分的。两方的局势又紧张起来。 但这位新皇帝似乎是个好命的,已经一年多安然无恙了。朝野上下一直都在猜测,什么时候嘉陵国就要再度迎来一位新帝了。 新帝登基,于凡间一样。也要显示恩德,大赦天下,减免赋税什么的都是必须的。所以,老百姓们对新皇登基这种事情还是很期待的。 若是每年换一位皇帝,家里得省下来多少灵石啊当然,这种想法。心里嘀咕嘀咕就行了,是谁都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说的。 两方交锋,最近看来,得利的却不是人多势众的朝廷。 丹鼎门的丹药,本就是向外拉拢外援,向内招募打手的利器。而他们更是公然将生了好几级的试炼塔向整个国家的修士开放。 不被利诱的,总得被实力诱惑吧?这时候,坚守骨气的,就等着落后挨打吧。 朝廷与门派不同,朝廷是个利益平衡体,而门派更看重信仰和传承。这就导致了,门派弟子对宗门的忠心度远高于朝廷中人。 朝廷中的中坚力量世家更是无利不起早的角色。 朝廷能拿捏门派的底牌有什么呢?不外乎是正统的地位军队力量和赋税。 前两者就不说了,那都是国之重器,动一动就要伤筋动骨的,轻易不能拿来挥戈。最好用的手段就是赋税了。 比如,丹鼎门门下的商铺,利润中要抽出多少交给国库;再比如,丹药和灵草出口进口的关税,再比如,利用一些优惠条件,扶持丹鼎门的竞争对手,引进异国商客等等。 丹鼎门也自有自己的手段。他们是丹药市场中的领头羊,嘉陵国的炼丹师和丹药铺子都要看他们的眼色。朝廷敢在赋税上施展手段,他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