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的火影_第二百二十八章传递圣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八章传递圣火 (第2/2页)

力接近印军,才有实力能击溃1962年的印军。现在没做好战争的准备,亚东没有足够的兵力、装备,没有足够的后勤保障,更不能随便发动战争。一线简编的边防团兵力少,缺乏重装备,战争爆发能抗击当面二十倍兵力的印军。就算是西藏军区调来部分机动兵力,位于山下调动部队、补给更方便的印度人就会站来那里什么都不做

    1962年对印自卫还击战,中国己准备了十几年,十几年运输上去的物资储备,13000名解放军打了一个星期把物资储备全部打光。后面是动员藏区的人民用耗牛往前沿送补给,用肩挑背扛往前沿送补给。

    新疆军区反击班公湖地区,因补给困难,一万多参战部队只在前沿保留了精干的一千多人参战,其余一万多人几乎用于维持后勤补给,前线养不起那么多人。

    不讲解放军的补给标准,跟解放军差不多编制和装备的俄罗斯军队,一个摩步师作战一天需要1200吨的补给物资,大家说说,这1200吨物资从成都平原、从西宁运到亚东要多少开支,一个军作战一年要多少开支。

    印度在锡亚琴冰川上有3个哨所,这3个雪山哨所每年花印度2亿美元的驻军和补给开支,与巴基斯坦在锡亚琴冰川持续冲突印军己付出了两万多人的巨大伤亡代价!

    对中国而言最糟糕的还是全面战争

    印度其实一直都是我们心头挥之不去的一个巨大阴影:尽管我们的经济实力远超对方,但也只是过去30年。从建国起步算,我们的状况并不比印度好,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全球政治地位上。事实上,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印度都是不结盟运动的领袖,中国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国家。放眼亚太,无论从人口数量、国土面积,还是地理位置,印度都是最可能对我们构成实质竞争,乃至威胁的邻居。

    印度国防部长称,印度已非1962年的印度。他的逻辑其实是非常简单清晰的,印度非62年的印度,是因为中国也非62年的中国。1962年的中国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经济体,对外没有任何依赖性,打烂了也没关系。但现如今的中国完全不同,贸易通道、能源运输50%以上需要经过印度洋。一旦中印陆上开战,印度有能力在一个小时内切断中国的主要能源通道和外贸通道。

    但从这次国内媒体乃至网络对印度的激愤乃至超乎正常的蔑视之词,不难看出,其实我们对这个在卧榻之侧都能感受到对方呼吸的邻居是越来越心存忌惮的。

    当然,民间乃至高层应该都对此心知肚明: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能诉诸战争,双方手中都有对方忌惮的“器”。一旦爆发战争,对双方的代价都很沉重。

    而这次边境对峙,之所以国内社会反响更大,原因不难猜测:当下,印度貌似在崛起,而中国经过30年的经济奇迹之后,处在一个谁也没把握说清的“转型”地带——用不少人的通俗解释,此次转型,成则欧美,败则拉美。

    这样此下彼上的大背景,加重了我们的焦虑感。

    夜郎自大和好战斗勇贻害无穷

    如果大规模攻击印度纵深战略目标,则不但会导致国际社会对中国做出强烈谴责与制裁,而且印度海军必定封锁对中国经济至关重要的印度洋通道,不但可以轻易切断中国超过70%的进口石油供应,而且会导致60%以上的对外货物贸易中断。这是中国经济和社会正常运转不可承受之重。

    有中国媒体宣称,只要印度胆敢切断中国印度洋对外通道,中国就将切断日本经南海的贸易通道。先不说被印度卡住喉咙就报复日本的正当性,单纯从军事上讲,这种想法就无异于自杀。美国在南海的自由航行行动,目前得到了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的大力响应,只要中印发生大规模战争,南海国际贸易通道绝对不是控制在中国海军手中,而是被美、日、澳联军所控制,且欧洲和东南亚各国还会为美国护航行动出钱出力。

    事实上,在二战后的历次代理人战争中,前苏联、华约集团和现在的俄罗斯,从来就是美国和北约的手下败将——惟一的例外是越南内战,美国败退也不是军事失利,而是受制于美国国内强大的反战政治运动——事实证明,美国人民做了正确的选择,几十年后越南又重新投入了美国的怀抱;相反,出人出力帮助越南打跑了美国,顺带奉送了大片领土、领海的中国,如今反而成了越南的敌人。

    归结为一句话:中印局部边界战争,中方并无1962年那样的必胜把握;大规模军事冲突,则中国面临印度洋贸易通道被印度海军切断,经济活动全面停滞的巨大风险。且一旦开战,中国除了四面楚歌,找不到一个可以依赖的盟友。

    至于假巴基斯坦之手,开辟第二战场,则根本就是中国爱国者们自作多情的笑话。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