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一章 学校未尝虚里巷 (第2/2页)
向三面的情状,这三楼可是连西面的索桥亦一览无余,真正的晴川制高点。 北面两河交汇清浊两色水文分明,然后汇入灞河直入渭河,渭河通黄河,黄河奔流入海,亦说这浐灞源自南山的水亦会汇入汪洋。 东面是广运潭,水面宽广,绿波荡漾,两岸的人群此刻一如蝼蚁黑点,但仍见识到那边的喧闹,广运潭上游拦河大堤如玉带拦江,很是壮观。 南面是晴川,晴川是华师大的地盘,从康桥一条笔直的大道直通龟山脚下,这是龟山寺援建的,八马并行宽,绿荫遮道,青石铺就,大部路段中间却被花坛矮树给隔开。 “好好的一条大路怎地给破开了?”歌燕翼喜欢宽广壮观的物事,忍不住嘀咕道。 “这叫有来有往大道,人车右行,来往分向,这样既可避免行人车马的堵塞”萧默给解释道,他亦曾有过疑问,是华师大的人给解释的,现今看着远东侯陪伴纳兰女帝,哪有心思与他们解释,耶律双几人尚在龙舟队那边助威,来过此处的萧家三兄妹接过解说的众人。 康桥北边的小广场上华师的塑像,在楼上看亦只是黑点,华师故居那片屋舍掩映在绿林中。周遭是方方正正的农田,秧苗正浓绿。 整个晴川犹如一枚美丽的贝壳,东面稍高,那儿是广运潭,灞柳如绿丝带从龟山脚下延伸到灞桥,灞桥到长安的大道只隐约一条白线。 广运潭与华师大学堂之间亦是一片农田隔开。 农田过去有树林湖泊矮冈,先前他们一众人是顺着广运潭边到龟山脚下的,看着亦是觉得一片荒凉,但现在登高一看,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是一排排整齐的屋舍。 那条被晴川人称作康桥大道的直路两边,星罗棋布着青砖白墙绿瓦的屋舍。 昨夜众人在华师故居歇息,已经觉得华师故居很大了,以为那就是华师大的大部分了,现今一看华师故居不过晴川的百之一啊? 明显可看出晴川分了四部分,因为有三条横道。 华师故居是最南边的一部分,过来是蒙学堂,蒙学堂哪儿是一片桂树林,又叫桂子山,很是雅静。萧箫给众人解说。 桂子山过来是文明湖,那是少年堂的地方。 最北面的是大学堂,最有名的就是那条九曲廊桥,虽弯绕如丝带却被华师大的人称作剑桥,传说是远东侯的主意,无人敢改名了。 “这么多屋舍,需多少学员才能填满啊?”白玉京感叹。 “据传闻,华师大是按照十万学员的规模规划的”萧箫笑称。 “是十万人,不是十万学生”独孤心慈听到纠正。 “十万人又有点挤了吧?四五万人应该阔绰”楼春雨稍作估量给出结论。 “蛇山那边还有几千亩地亦是华师大的”萧默给解释道。 “额,”众人无语,皆以为此处亦是壮观了,华师大至少在地域上即超过了京都五大学院,谁知仅是一隅? 五大学院里,书院最古老,亦在城外,占地也大,长乐坡上下全是书院的,但论地域只与晴川仿佛,晴川若算上广运潭和龟山,肯定是超过长乐坡的。 书院不是五大学院中规模最大的,太学才是,太学是国子监的附属学院,国子监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六学,但燕唐人所言的太学亦已代指这六学,例如儒清远其实在这六学均就读过,现在他其实是国子学的监生,即是国子生,无需县考即可参加文举常科或制科的那种学员。 国子监在哪儿?要闹坊地务本坊,正东是平康坊,正北是皇城根。 国子监占多大地方?务本坊半坊之地。 务本坊半坊之地肯定没长乐坡大,比晴川的一半的一半还小,独孤心慈曾言过,那可以拿三个辋川跟太学的地盘换,但当时冯元一嗤笑他妄想,务本坊的半坊之地别说用他的辋川别业,用整个蓝田县都不够换的。 话谁有些夸张,但那个务本坊的要闹之地价值确实难以衡量。 除此之外国子监在龙首原还有别馆,御赐之地,即有晴川大小了。 京都五大学院除了这两所外还有帝国步骑学院,燕君鸾三公主与彩虹骑士是其招牌,但其仅亦在昭国坊有一隅之地,平日训练需借用禁军十六卫的校场。 皇家武学院亦只是丰安坊一隅,术师学院更只是永和坊内的一个大宅院。 论传承自是书院最久,论人数和地域却是太学第一,国子监在燕唐开国初本只核定三百人,且国子生只收三品以上朝臣的子弟,太学亦只收五品以上朝臣子弟,但后来慢慢连落第的士子亦可进入太学修习了,这个规模是连半坊之地亦容纳不了,何况太学里还有孔庙呢? 去岁礼部核定的人数是国子监一千二百人,太学一万三千五百六十人,其他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各有两百到四五百不等,而且与书院的旁听生一般,太学还有个规定,即是允许捐监生存在,也就是说汝只要出钱即可入校去旁听,但国子监不认汝是监生。 “华师大若扩大到五万名学员规模,那定是燕唐第一大学院了”儒清远赞扬道。 “可如此一来,如何保证毕业生或肄业生的优秀呢?”太学双儒之君子儒欧阳枫朗问道。 “修学分,学完一门课即给学分,比如学完三字经积五分,修完论语积十分,等汝积分到一百即可毕业了” “这倒是好办法,可是如此一来,这些毕业生只怕会泯于众生”儒清远很快看出其缺点,那就是也许只需认识字即可毕业了。 “与汝等五大学院的教育理念不同,华师大走到是平民路线,华师大学堂初创,名声不显,无处招生,只好来者不拒,那某等不可能将一名三代内无术法基础的农家弟子给教育成术师,所以某等只需其能识得几个字,若能学到一门谋生技艺那便是最好结果”独孤心慈解释道。 “这也是不得已之举”欧阳枫朗评价道。 “别听他远东侯的忽悠,独孤司业的目标大着呢,万年县现今在构想每个坊里均设置蒙学堂与中学堂,授课的博士皆由华师大学堂提供,整个万年县啊?远东侯是怎么说的?城里人家半读书,学校未尝虚里巷?”司徒雨瞳揭露道。 城里人家半读书,学校未尝虚里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