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24 怀柔之策 (第3/4页)
小玉跟公主她们在一起,这会儿却只见她一人上楼来,因为王哲的忽然出现,使叶诺诺意识到一个不太好的问题。 显然是事先就已经约好了在此聚面,小玉上了楼来就直奔叶诺诺所在的房间,进门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大小姐,公主殿下已经走了。” “吁……”叶诺诺闻言,先作了个‘不要声张’的举动。 虽说此朝皇族礼教与规矩都没有前朝那么严格死板,偶有皇族或者妃嫔改扮成寻常百姓模样,在市井间闲逛,这类事已经不是传说了,但嫡系皇族游玩于市井的消息。还是低调点好。 叶诺诺怕她把王哲的事说出来,急忙又补充说了句:“我知道了。” 小玉见叶诺诺的目光闪烁,四下扫动,有些不安和特意指示,顿时会了意,没有就此事再多言其它。 倒是莫叶看着这主仆二人你一言来我一言去,并很快结束。她一时颇为费解。当即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唉,还能有什么事,被人发现。带回去了呗!”叶诺诺轻叹一声,将此事揭过,“看来这种事她一个人还是做不来啊!” 她所说的,是公主偷溜出宫的事。莫叶也是刚刚才知道,但对她的判断表示认同。 小玉忍不住问道:“大小姐。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我这个时候当然是不可能再跑去把她拽回来了。”叶诺诺摇了摇头,忽然转眼看向道:“小玉。买票的事,要有劳你了。” …… 城北安康路,丞相府。 在大门口。目送载着岑迟的马车走远后,丞相史靖与他的三儿子便也转身一同回府内去了。 园子里已经处处可见新绿。但那些清新嫩绿的叶子映入史靖眼中,却仿佛被他沉静的目光渲染出枯冬之色。 缀步于父亲身边的史信,也没有心情去观赏路边的那些新绿,不过他是因为心中还留着些刚才与岑迟告别时,说的那些彼此珍重的话所带的淡淡离愁别绪。 对于岑迟这个府中客卿,史信有时也拿不准自己对他是利用多一些,还是真有友人之谊。 父亲的告诫提示,时时响于耳旁,心念至此,史信目光稍偏,他虽然没有看清父亲眼中的神色,但能清楚觉察到他脸上的深沉,这使得史信顿时也冷静下来。 快进客厅时,史靖忽然感叹了一声:“本月,京中生病的人物似乎不少,有点本事的医师都有事缠身了。” 史信闻言后沉思了一下,在步入厅中后,轻声说道:“如果严医正不是家里遭贼,或许……” “偷东西能偷到他家去的,也是个人物。”史靖扬了一下手,打断了儿子的话语,他暗自屏了口气,又道:“别的不偷,专扒他的药箱,这贼还得是个不小的人物。” 厅中侍立的仆人见史老爷招手,连忙躬身应声,快步出厅准备茶水去了。 而听父亲把话说到这一步,史信目色一滞,转瞬间又流露出讶异神情:“难道说……” 到了这时,他仍是难以置信,严广身为严家资格最厚重的长者、太医局最权威的医师代表,居然拿自己最重视的东西扯谎? 这种行为与他的形象相差太远了! 史信虽然年轻,但也是在官场混了几年的人了,再加上他在入仕之前,在家时就能得到父亲地教诲,自然熟知官场上的一些规则,人心不可面相可算是最基础的常识。 但严广这个人不同,似乎不能用这类规则去衡量他的品性。 严广官任太医局医正,并且与许多当下朝中的臣工类似,他是前朝遗臣。虽说严广做了几十年的医正,官运经受住了改朝换代的颠覆性洗礼,资历颇为厚重,但他始终是入不了公卿誉位的。 太医局的一应御医、生职,皆绝不许涉政、议政,这是前朝就延续了大半朝的恪令。现在到了王姓皇帝掌权国朝运转,这一项恪令仍一丝未改的保留下来。 而京官中的格局,也因为这项延续了逾百年的恪令,自然形成了一个划分。如果说官场中人是混得越久,越是八面玲珑,甚至面佛心鬼,那太医局里的一班子医官则是任职时间越久,越安分守己。 不是因为太医局是善堂,而是因为太医局升迁路的特别,是以德行为本。 在这个有些特殊的职务部门里,医术精湛绝世的医师未必能凭本事青云直上,而如果一个医官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一步一步踏实了,即便相对其他人而言医术中庸,此人的地位也可见得慢慢往上行。 大约是在十四年前的时候,前朝灵帝的母后病重,刚刚被提升为太医局首官的严广偏偏有些束手无策了。秉承救人为上的医者之心,严广向灵帝请禀,推荐他的好友廖世来为太后诊治。 灵帝虽然耽于享乐。但对他的亲生母亲,确有十分的孝义。因为心系亲母的安危,灵帝也不管廖世那名不见经传、近乎忽然从地里钻出来的身份,允他入宫,为太后把脉。 没想到廖世果然如严广推荐的那样,拿出随身带着的一种药粉作为药引,配出了一付药。就把昏迷不醒的太后给治醒了。因为这事。廖世受灵帝亲赐‘药师’美誉。 然而,廖世仅仅只是把太后救‘醒’了,却没有救活。 从首次服药后醒来。太后活了才不到一个月,就突然病故了!而这一次的病况急转直下,比之前次更为突然,而且人命说没就没了。 太后的突然病故。令灵帝勃然大怒,与此同时。廖世也受到一众太医局医官唇枪舌剑的攻击。 因为在廖世为太后治病期间,虽说他坚持要用自己带的一种药剂作为药引,但除此之外,其它的复方和煮药器具都是太医局提供的。太后的死。太医局众医官因此也担有责任。 但是,面对暴怒中的皇帝,那一大群医官可不想因为一个从未闻名的土郎中错手拖累。而去给那贪玩皇帝家的死老太婆陪葬,只有将责任全部推卸出去。 起初。因为举荐人严广的极力保人,灵帝还对是否严罚廖世,有些犹豫不决。严广为廖世申辩所列出的道理,那时灵帝还能听进脑子里一些。 但可悲的是,因为廖世不但没有一丝流传世间的名声,其人还长得极丑。并且有时候他笑得张狂时,目中还会流露出些许佞厉神采。太医局的某几个医官注意到这一点,密谋之后,将毒医传人的恶名盖在了他身上,偏偏这话还让灵帝相信了。 事情发展到最后,如果不是严广以命护友,而皇帝确也如严广申辩的那样,找不到廖世与毒医传人之间有关系的力证,廖世可能真要就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