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王朝_第八十八回 宣法教德京师阅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八回 宣法教德京师阅兵 (第3/3页)

们也自认为是鸟人,有《天命玄鸟》之说。帝辛说,‘吾生不是有命在天乎?是何能为?’而现在宋君天命如何?是何能为?”

    “在下回去定会痛定思痛,为天命而思。”宋国君没有正面回答召公最后的反问。而是说为天命而思,现在看来是周文化和殷商文化的撞击和交流,两种文化打起架来,天子和地王是否能最终融合,有待时间的证明。

    毕公在西学宫讲坛上,大谈强国富民,天下安定的根本,就是强军论。

    司寇卫侯姬牟在十字辟雍大学堂的讲坛上,大谈依法治国。不分亲疏,不分贵贱,一视同仁,公平公正的,一断于法的法制观。他的演讲,得到下面的诸侯君公的大力吹捧和赞许,人人都是站着听讲。

    一人走出,鱼国君看到姬牟讲话淌汗,便开口说道:“卫君,我能否给你个建议?”

    “鱼国君请讲。”卫国君说。

    “你穿的官服太厚,五月天已经开始热了,你可脱掉外衣再讲,我们不在意,不会说你不尊重我们。”鱼国君说道。

    “谢鱼君的美意,在下为官,要尊重为官的这身官服,这也是周礼之一的官制,天再热,也不可脱官服。这不但表示对你们的尊重,也是对国家王朝的尊重,你的云垂蚕丝衣裳,虽然华美凉爽,但不是为官之道,为官之威仪,代表的是国家王朝的威仪形象。”卫国君回道

    “谢卫君教导。”鱼国君施礼道。

    司徒正在讲如何进行宣教的方法和王畿宣传有效的经验,他说:“宣教由州长,党正,族师,榈胥,四处宣讲,对隶属之民进行当面读法相告,用语言当面宣讲,用文字进行宣导,用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图画进行传播,已经成常态化。”

    开坛十多天,效果显著,诸侯踊跃,这些新鲜的知识和治国理念,让诸侯感到自己太缺少思想,和王朝相比,自己太一般一般,再牛,最多天下第三。

    四月十七日,举行大型阅兵式。国之大事,祭祀与戎。此时,镐京城南门的应门之前的广场上,六军列阵,铠甲生辉,万名将士等待六军统帅周成王的检阅。

    在镐京的城楼上,观礼台上,成王第一个出场,坐在礼台中央,接着成王左右两边依次坐着召公,毕公,毛公,芮,彤,单,荣,盂,成周,陈,宋,虞,吴,裹,齐,纪,燕,鲁,楚,蔡,郕,卫,毛,沈,郜,庸,曹,毕,潘,原,郇,霍,晋,蓟,祝,徐,郯,许,浦,莱,越,英,舒,六,缯,鄫,鲜,辰,嬴,卢,巴,蜀,羌,氐,虑,巢,椒,杞,同,邽,矢,滑,宁,密、阮,翟,黎,赖,虢(gu),豳(bin),韩,林,莒,杞,遂,郭,邾,黄,江,息,鄂,州,随,罗,代,蓼,萧,戴,凡,共,葛,肥,井,谭,圉(yu),献,徳,鼓,聂,鱼,暴,蹶,况,夷虎,孤竹,令支,白狄,犬戎,獯鬻(xunyu),鬼方,荆楚,百濮,下丕,州来,扬邗,钟离,无终,楼烦胡,南芮,北芮,荡氏,弭氏,猃狁(xianyun),南宫,薄姑等大小诸侯君一千位。相继坐在成王两侧。太子姬钊,小王子姬臻,在成王后侧就坐。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春振军威,秋治练兵不忘战,这是历朝历代必行之事,用锐不可当的六军气势,反映周王朝天下共主的繁荣昌胜的气魄和声威,让天下诸侯与百姓臣服,这就是“兵胜于朝廷是国之决策,不动用军队就胜利是君主的胜利。”这就是国策和君主威势力,也是这次要阅兵展示六军的主题。

    成王站起来,朗声宣布:“阅兵开始。”

    “尊王令,阅兵开始。”负责这次阅兵式的总指挥毕公高,高声回道。

    第一方队,从东向西走来,是旗伍队,五人为伍,五人手举五面大旗,迈着稳健整齐的脚步走过阅兵台。

    第二方队接着向阅兵台走来,是两马队,五伍为两,二十五匹良马在二十五位骑士的驾驭下,战马踩着节奏一致的步伐,表演御马术,走过阅兵台。

    第三方队走来,是卒百方队,四两为卒,一百位甲士,手拿长矛,排着4x25的方队,迈着整齐一致的步伐向阅兵台走来。

    接着走来的是第四方队,身穿虎喷铠甲的虎喷旅方队,向阅兵台走来,五卒为旅,一旅为(5x100)五百人,一卒百人右手持青铜剑的武士,一卒百人右手持矛戈,左手拿青铜盾,一卒百人手持弓箭,一卒百人为特种兵,一卒百人为斧钺队。

    一支浩大的队伍向阅兵台走来,这是师氏方队,五旅为师,(5x500)两千五百人的大方队,分成五旅小方阵,每小阵五百人,钩梯方阵,临车方阵,冲车方阵,巨弩方队,骑兵方队,这是周王朝的精锐之师,能战之师,战之能胜的胜利之师,每个方阵的领队是两位亚旅。

    周成王站起身来,举手示意高声说道:“将士们辛苦了。”

    众将士齐声回道:“保家卫国,万岁,万岁,万岁。”

    紧跟其后的是六军代表队,攻城及器械方队,野战及运输方队,西伯方队,东伯方队,四岳驻军方队,还有将军方队。这是周王朝最尖锐的部队,武器精良先进,将士都是六乡之国民之兵,也叫征服者之兵,被征服者遂野之兵是不会在此列为伍的,这些将士都通过严格的政审。

    周成王又站起身来,举手示意高声说道:“将士们辛苦了。”

    “风,风,风,胜,胜,胜。”将士们齐声纳喊,呐喊从内心发出。

    这是一支有胆识,敢担当,张弛而有样子,忠诚而有灵魂、睿智而有本事、柔和而有血性、刚烈而有品德的周王朝六军之兵。

    这是周王朝彰显对和平的重视,这也是诏告天下,周王朝对和平的捍卫。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伐的过去告诉人们,强国必须强军,强军才能安邦,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才是国家安宁、天下和平、人民幸福的可靠保障。军队为维护天下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国家奉献出不朽的功勋,这也是天下人民的殷殷重托。这也是周成王对珍爱和平,开创和平未来的庄严宣告。

    周成王用兵枪来表明治国之道,用三德三行来表明治国之本,用六艺六仪来表明治国教化之行,用礼乐司法来告知国民之禁。

    在观礼台上的一千诸侯,看了这阵势,个个都佩服得五体投地,心服口服,诚心共同捍卫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社会,愿意紧密的团结在以周成王为天下共主的周围,密切的依附在周王朝的旗帜下,为各地方国人民的幸福,为诸侯君自己的幸福,共同做出为天下共同繁荣富强而努力。

    阅兵式结束后,周成王安排招待酒会,共同祝贺阅兵式的成功举行,并对参加阅兵式的十万官兵加以记功嘉奖表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