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五回 毛公受命兮甲被贬 (第2/2页)
天意,继续勉力保持大命,使四方诸国康强安定,使我不造成先王的担忧!”< 周王说:“父瘖啊!这些众官出入从事,对外发布政令,制定各种徭役赋税,不管错对,都说是我的英明。这是可以造成亡国的!从今以后,出入或颁布命令,没有事先报告你,也不是你叫他们颁布的,就不能对外胡乱发布政令!”< 周王说:“父瘖啊!现在我重申先王的命令,命令你做一方的政治楷模,光大我们的国家和家族。不要荒怠政事,不要壅塞庶民,不要让官吏中饱私囊,不要欺负鳏公寡妇。好好教导你的僚属,不能酗酒。你不能从你的职位上坠落下来,时刻勉力啊!恭恭敬敬地记住守业不易的遗训。你不能不以先王所树立的典型为表率,你不要让你的君主陷入困难境地!”< 周王说:“父瘖啊!我已对这些卿事僚、太史僚说过,叫他们归你管束。还命令你兼管公族和三有司、小子、师氏、虎臣,以及我的一切官吏。你率领你的族属捍卫我。取资三十寽,赐你香酒一坛、裸祭用的圭瓒宝器、红色蔽膝加青色横带、玉环、玉笏、金车、有纹饰的蔽较、红皮制成的鞃和艰、虎纹车盖绛色里子、轭头、蒙饰车厢前面栏杆的画缚、铜车辔、错纹衡饰、金踵、金秜、金蕈席、鱼皮箭袋、四匹马、镳和络、金马冠、金缨索、红旗二杆。赐你这些器物,以便你用来岁祭和征伐。”毛公喑为了报答天子的辉煌美德,因而铸造了一个宝鼎子子孙孙永远宝用。< 周宣王最后尤其强调说:“父瘖啊!我已对这些卿事僚、太史僚说过,叫他们归你管束。还命令你兼管公族和三有司、小子、师氏、虎臣,以及我的一切官吏。你率领你的族属捍卫我。”< 这是宣王晚年对毛公瘖的重托,等于就是宣王的化身,宣王的全权代理人,统管卿士僚,太史僚,包含管三公,三司,五伯,小子,师氏,虎臣,一切官吏。这太厉害了。这也说明太师皇父的地位的重要性,权力的庞大性。< 毛公瘖上任太师皇父一职,这让群臣害怕了。就连太保,太傅,太史僚也得听他的,这等于削弱其他官职的权力。毛公瘖,沉默不语之人,瘖通喑,因为毛公鼎中用瘖,所以这里用瘖,毛公瘖是个厉害角色,原是毛公郑的后人,毛公瘖受王命之后,成了当朝太师,成为宣王第一权臣。他的采邑之地划在郑国边上的老郑之地,他的毛国从南郑迁到毛丼之地,从此不再叫毛郑,而叫毛国。< 毛公瘖对宣王表示:“继承革典,深化改革,这是周王朝历代遵循的法典,我们要把天下所有好的制度拿来作为我们自己的制度,吾用天下之用为用,吾治天下之制为制,修整号令,严明赏罚,使天下非农无以得食,非战无所得爵。使民扬臂争出农战,而天下无敌矣。”< 毛公瘖要实行重农,重兵,重法,三原则。所有人不务农,就得不到饭吃,无战功就得不到爵位,赏罚分明,整顿号令,惩治腐败。< 重法,杀一人而威震朝野,杀之。赏一人而万人喜,赏之。杀之贵大,赏之贵小。当杀而虽贵,重必杀之,是重法上究大夫,下达庶民,公平公正,上下统一的法度。< 杀人关键在于杀掉有罪的大人物,赏赐关键在于赏赐小人物。应该杀得,即使身份显贵,地位重要,职务权重,也一定要杀掉,让刑罚能够制裁上层人物,能够做到对有罪的大人物绳之以法,这才体现法典的威严,贵族与庶民的平等,天下人心即平,社会动乱即平。< 吏治要狠于敌人,治国要利于人民,安邦要着眼大局。< 毛公瘖上台之后,第一个要办的就是追究兮甲吉父的责任,千亩之战,王师失利,造成五万七千兵马被姜人围剿,造成南国之师尽失,兮甲吉父要付一定责任,尽管他没有参加这次战役,但是他的沉默,就是最大的失职。想当年,圻父迁徙隰人,兮甲吉父不是出于同样目的,指点圻父如何讨伐隰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结果圻父打了胜仗,可是,兮甲将军,作为长期于中都邑驻守的北方将领,了解北狄之民的特性,而不明言于司马程不休,造成王师失利,导至严重后果,该追求其知情不报的责任。< 当然,这只是其一,其二,其三还很多。如兮甲吉父自己所说:“扳倒我,何患无辞,我的那些诗,讽刺宣王,就够杀头的,也是倒霉的根源。”< 宣王不知出于什么考虑,没有治罪兮甲,只是贬其官回到钜城封地去了。罢官,也是一项严厉的惩罚。< 话说兮甲吉父回到盐山之北的封国南皮钜地,过了不到两个月,就回到巴蜀之边的江阳采邑,兮甲到此不久,在此就闹出一场悲剧。< 小道消息称,兮甲吉父听他的小妾告状他的夫人的儿子伯奇,什么事情无人知道,大家都猜与爵位继承有关,兮甲夫人已经病故,兮甲深爱小妾,小妾想立自己的庶子为钜国之后,所以想尽一切办法,在兮甲面前谗言长子伯奇。< 兮甲确实老了,不问其明,就废了长子伯奇,立少子伯封为后。可是小妾担心后患,于是谗言放逐伯奇。< 兮甲脑子一昏,将儿子伯奇赶出家门,放逐伯奇。< 伯奇那个委屈啊,无处诉说,< 就在被放逐的哪天早上,伯奇踏着寒霜,离开了家。< 伯奇清朝履霜,而自伤无罪见放逐,乃援琴而鼓之。感叹曰:编水荷而衣之,采苹花而食之。孤恩别离苦矣,父不明其心兮哀矣,同为人子何为偏,谁能知我冤。< 数日后,伯奇坐在大江边,感叹人生命苦,调琴琴cao一曲:< “朝履霜兮采晨寒,考不明其心兮信谗言。孤恩别离兮摧肺肝,何辜皇天兮遭斯愆。痛殁不同兮恩有偏,谁能流顾兮知我冤”。< 伯奇cao琴之后,望着滔滔江水,说了声:“欲知孝子伤心,晨霜践履,孝子去也。”伯奇投江自尽。< 兮甲吉父得之伯奇投江自尽洗冤鸣雪,老泪纵横,痛哭不止,到了江边,遥寄爱子。< 兮甲为了为儿子洗冤,造琴台,勒石铭文《履霜cao》琴谱,吉父抚琴追思。琴曲《履霜cao》成了孝子表白绝唱。< 一个悲剧已经发生,世上另一个悲剧正在上演。< 宣王四十二年,晋穆侯薨毙。穆侯之弟季叔拥兵自立,追杀晋世子姬仇,姬仇被废,逃亡他乡。< 毛公瘖进谏宣王:“安邦着眼大局,晋国内乱,没有形成战事,穆侯刚刚薨毙,尸体未寒,朝廷如果再发兵讨晋,这对穆侯不公,还是等到穆侯三年孝期满了再说。”< 宣王接纳毛公之言,没有发兵诛杀晋季叔。< 晋穆侯执政二十七年,多次出兵讨伐反周诸侯,为周王朝立下汗马功劳。宣王令大臣司空散率宰夫前去吊唁,以表晋穆侯卓越功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