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王朝_第二百八十二回 王都迁向虢国灭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二回 王都迁向虢国灭焦 (第2/2页)

象的官,包括吉日,上玄月,下玄月,等现象,官位大夫。<

    这是周王朝两百多年间第二次发生日食现象,前一次是在懿王时期,日食现象被人认为是个大噩事情,结果因为日食事件而懿王迁都槐里,现在,湦王迁都向都之后,又发生日食现象,大噩事件再次发生,这些怪现象,总有人来承担责任,上次日食之时,京国公和申伯被上天带去惩罚了,这次惩罚谁呢?<

    太师尹吉说道:“焦国侯不但不服劳役,也不朝见,这样的国君,老天是要惩罚的。”<

    太宰皇父虢公说道:“陛下,这事交给老臣去办吧。”<

    湦王说道:“好吧,西焦国的土地民众就划给虢国了,作为赏赐爱卿建设向都之功,西焦作为虢北之地,也是一个好方略。”<

    虢石父叩拜稽首:“谢主隆恩。臣一年内全面收复西焦。”<

    楀伯说道:“上次卜事桑占卜说大吉,可是这个大殿推倒重建,还没完全建好,怎么就出现大噩之事呢?”<

    太宰皇父虢公说:“该法办此人,收监严查其心。”<

    湦王说:“那是卦象所说,不是卜事说,是太史说的。”<

    太宰皇父说:“那就牢狱一年之后,发配他去一线劳役吧,他的房子全部推毁。”<

    湦王没有再说话。<

    卜事桑真的被收监严查。卜事桑恨死太宰虢了,恨死太史伯阳甫了。<

    卜事桑被发配一线劳役,临走时说:“占卜占得我心烦,龟甲不把凶吉告,丢掉龟甲也就罢,老天若显灵,什么占卜都一样,就是抓一把小米也可占,偶数是讻,奇数是吉,就看你的运气什么样。”<

    原来凶吉占卜是靠运气的,蒙对了,就是吉,蒙错了就是讻,卜事桑说的是实话。<

    卜事桑中了伯阳甫的陷害之计后,日食噩象事件,伯阳甫又放出谣言说:“周将要亡矣,推倒王都大殿,迁都亡夏之地,今日食告讻,彼月而微,此日而微,日月告讻,不用其行,昔,伊河,洛河干竭而夏亡,黄河枯竭而商亡,今三川枯竭,岐山双峰崩塌,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天地皆震,亡国之征兆。若国亡,不过十年,国运数理,天将放弃周也。”<

    当然,这是后人的马后炮的说法,伯阳甫未必是这么说的,也许有一点影子罢了。就算伯阳甫这么说,他也不敢光明正大的说,作为朝廷重臣的太史高官,这一点都拎不清,何能为官,他真的当自己是个神仙?这话,在周王朝是个杀头之罪,四大必诛之人。便想,即使伯阳甫对朝廷意见再大,也是不敢说此话的,也许是个流言,流言止于智者。<

    关键是,这个时候青蝇吊客太多,智者太少,一有风声,青蝇就会捕风捉影,除非你不要起风。竹影弄清风,你若是个竹子型男,有节气之人,可以刮点清风。<

    有个叫旻大夫的人,仗言说:“智少贤缺,政策谋略都是错误的,朝政弊端太多,附和攻击,诽谤,巧言,令色,陷害,避祸,怨言之人太多,发言的人太多,又没有一个正确导向,美名其曰深化革典,都在乱来,不学圣贤,也不效古法,这帮人执政,不会搞出什么名堂出来的。”<

    也许旻大夫说的有几分道理,也许他只看到表面上的混乱,地震大灾的混乱,次生灾害的混乱,干旱灾荒的混乱,重建家园的混乱,迁都的混乱,一句话,自从湦王登基之后,天灾人祸,灾难性的面积太大,涉及太广,时间太久,灾后混乱状态持续了六年,至今还在混乱状态下,如果灾难不在京城,而在京城以外的地方,朝廷的政治也许不会混乱,现在灾难就在京都王城周围,不混乱也是不大可能,只要有劳役,就有叫苦连天的人,只要灾荒,就有饥民逃荒谩骂之声,这是一定的,不管朝廷作出多少努力,天下某些人永远不会满意,除非这些发言人,都是当政决策者,否则,他们的嘴巴,永远不会闭上,也许朝廷做的确实不够到位,不够公平,还欠缺很多,可是,追求公平公正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就算在灾难面前,两个人分一个馒头,也是如此。所以,公平公正,才是朝廷要做的,公平公正才是朝廷的公信力。<

    可是,朝廷的大战略,大使命,不是任何一个小战略,小使命能够代替的,如果你是能够担当大使命的那个具有大战略的大贤人,也绝不会在此只说不做,不去面对,不去实现,逍遥自在的发表评论,尽管你说小人太多,可是你是大贤,你一旦成为大贤,管住这些小人还在话下,如果你连小人的嘴巴都管不住,你还算大贤?<

    辩证关系的矛盾性,一向都是相对性。<

    湦王于混乱的灾难中度过了五年之久,已经看到另一个太阳,日食之后这个新的太阳,再过一两年,湦王就可回迁镐京新建的王都新城。湦王盼望这一天。<

    在回迁镐都之前,太宰虢石父,要向上天交出一个罪人,就是那个不听话的西焦侯。<

    湦王七年,虢国举兵五万,征伐西焦。<

    因为有湦王圣旨,西焦归属虢国,这场战争也就变成焦国侯个人的挣扎,焦国侯也是姬姓诸侯,又是召公奭之后,番国也是召公奭之后,番侯现任朝廷大司徒,这个大司徒看来也要换了,不然,可能未必继续忠心耿耿的效忠湦王。<

    太宰皇父虢公,准备战后任命郑桓公为朝廷大司徒,替换番伯。<

    没出太宰所料,燕国侯开始不朝不贡,这就表明态度,攻打召公奭一族后裔邦国,那么召国,燕国,番国,都会出来反抗朝廷。这就是宗族帮派体系的危害性。<

    不管召公奭的这些封国怎么抗议,虢国灭焦已经成为定局,两个会战下来,不堪一击,焦侯大败,焦侯逃到燕国去了。<

    虢国占领了西焦领土和民众,称为北虢,实际就是虢国之北地区,南虢,北虢,就是一个国家的黄河两侧得两个地区。<

    虢石父灭了西焦,开始新一轮的虢国计划。<

    郑桓公姬友准备上任朝廷司徒一职,太宰已经约谈了他。郑桓公的口碑很好,也许他是宣王的弟弟,人民对他抱有一线希望。<

    湦王七年,郑桓公正式接替番侯,上任大司徒,开始调和人民内部矛盾,周人皆乐,周王朝民众的灾难问题和灾后重建的徒役的两大矛盾得到缓解。<

    矛盾缓解不是没有。<

    一个矛盾刚刚有所缓解,另一个更大的灭顶之灾的矛盾已经开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