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五章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第1/1页)
重来1976正文卷第二百七十五章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这一次,白客在海蓝待的时间比较长。 因为他要等着韩盛一起回京都去。 1990年夏秋之际,亚运会就要召开了。 在海蓝待了一个多星期后,两人这才启程前往京都。 到了京都后离开幕式还有一个星期。 宾馆客房肯定没有的。 好在白客去年就在亚运村附近买了两套房子。 就在运动员公寓旁边的一栋商品楼里。 去年买的时候是1200元一平米。 买的人还不算多。 但到了今年年初价格就开始上涨了。 眼下已经1500元一平米了。 韩盛抛下手里很多重要的事儿来看亚运会,除了因为他自己是个体育迷之外。 还因为他的儿子夏仲江也在国家游泳队之中。 两年前的时候,夏仲江的成绩已经出类拔萃了。 但还没达到沈坚强的那种水平。 进国家队也是可上可下的。 这两年来,韩盛到处找人托关系,终于在去年让夏仲江进入了国家队。 这一年来夏仲江也不负众望,接二连三在国内外重大赛事中取得好成绩。。 在太平洋游泳锦标赛上,甚至压了沈坚强一头,拿了100米蝶泳的第三名。 转眼,韩盛已经有大半年没见到自己儿子了。 不过,这个时候过来,更不好相见。 离亚运会开幕还有一个星期,运动员村已经封闭了,外人根本不让进入。 为了方便联络,韩盛去年想送夏仲江一部大哥大。 可夏仲江死活不要。 因为眼下的运动员并不是有钱人,拿着大哥大未免太张扬。 最后,韩盛只好送给夏仲江一个汉字机。 可到了这会儿,汉字机估计也上缴到队里了。 韩盛根本联络不上他。 “大大,您别着急,等比赛完了,咱们应该就能联络上他了。” “是啊,”韩盛点头,“我只是怕他紧张,想给他打打气儿。” 其实,人夏仲江是职业运动员,又是白纸一张。 有啥好紧张的。 真正紧张的恐怕是韩盛自己。 白客随口跟老帽一说。 老帽拍着胸脯:“这有何难,我能帮他们见上一面儿。” 虽然老帽这家伙大多数时候办事儿都挺靠谱。 但他还是有点京都侃爷的劲头,有时候说起话来没轻没重。 白客不免将信将疑:“真的?” “瞧不起人了不是?帽爷我敢开这种玩笑吗?” 原来,老帽跟运动员村管理委员会的卫主任挺熟。 这管理委员会眼下看起来不起眼。 可等亚运会结束了,他们就了不起了。 整个亚运村的地产都归他们开发。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躺着就把钱赚了。 但眼下,卫主任却有点愁。 随着亚运会的结束,这一片运动员村就将空闲下来了。 十几栋楼,七八万平米啊。 光是管理费每天都得一大笔。 按照上级的要求管委会得经营这片区域。 卫主任他们都是机关事业单位派下来的,哪懂经营方面的事儿啊。 再说这一带是农村地带,怎么看都没有市场前景。 所以,卫主任托人找到了帽爷。 “卫主任听说帽爷我喜欢瓷器,还专门送了我一套青花瓷。” 老帽口若悬河地吹嘘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