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战兵_第326章 所谓幸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6章 所谓幸福 (第1/2页)

    公元2177年早上六点三十分

    “如果按少将这么说的话,那么,我们现在派出的这些半机械化的巨兽在和敌人的感染者巨兽在战斗与其说是两种怪物在战斗的话,倒不如说是两种科技在战斗,我们和感染者是两个不同的时代,所以,我们和感染者之间的战斗也应该是两个不同的使得之间的战斗不是吗!看来少将果然还是高明,他作为拿破仑子孙的直系血统果然还是强大。【】

    以前我总是觉得,虽然现在的人类已经不再拿血统来说事情了,每个人不管他的过去如何,他的家族过去如何,他都可以凭借着自己的力量开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可是那些具备超强的天赋的人,比如说像是少将这样的人,还是可以占到一定的优势的!

    哼哼!还真是有意思啊,难道说我们这样的人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对拥有天赋异禀的人形成有利的竞争吗!这还真是可恶,而所谓的天赋异禀,不过就是是天分,是成长之前就已经具备的成长特性。在某些的事物或领域具备天生擅长的能力或者天生执念(极大的热情),也可能都有,而使其可以在同样经验甚至没有经验的情况下以高于其它人的速度成长起来,而且有它的独一性,特殊性。如果这个人具有的成长潜力和可能性已经在他的人生中表现化了的话,那么他就具备了该方面的天赋器量。

    可是就是因为这样的天分,让我们这些人一开始,从我们出生开始就在你们面前慢了一步了,之后的我们无论是如何努力也无法超越你们了吗!“

    这为三十岁的少将显然对自己现在的处境非常的不满,他忍不住发闹sao道!

    “哼,你觉得天赋异禀真的好吗?其实我从出生开始的确就拥有这样的天赋异禀,但是我也不知道成为军官到底是我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是在家人的逼迫之下,被逼无奈的选择,而现在我已经在这一行上面投入了这么多的时间了,我已经无法回头了,哦对了,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一万个小时理论呢?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

    ”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英国神经学家daniellevitin认为,人类脑部确实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去理解和吸收一种知识或者技能,然后才能达到大师级水平。顶尖的运动员、音乐家、棋手,需要花一万小时,才能让一项技艺至臻完美。

    一万个小时是怎么算出来的?

    格拉德韦尔一直致力于把心理学实验、社会学研究,对古典音乐家、冰球运动员的统计调查改造成流畅、好懂的文字。在调查的基础上,他总结出了“一万小时定律”,他的研究显示,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跟天分无关,只是练习的问题,需要练习1万小时——10年内,每周练习20小时,大概每天3小时。每天3小时的练习只是个平均数,在实际练习过程中,花费的时间可能不同。上世纪90年代初,瑞典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在柏林音乐学院也做过调查,学小提琴的都大约从5岁开始练习,起初每个人都是每周练习两三个小时,但从8岁起,那些最优秀的学生练习时间最长,9岁时每周6小时,12岁8小时,14岁时16小时,直到20岁时每周30多小时,共1万小时。

    “一万小时法则”在成功者身上很容易得到验证。作为电脑天才,比尔盖茨13岁时有机会接触到世界上最早的一批电脑终端机,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7年后他创建微软公司时,他已经连续练习了7年的程序设计,超过了1万小时。

    为什么是一万个小时?

    “一万小时法则”的关键在于,一万小时是最底限,而且没有例外之人。没有人仅用3000小时就能达到世界级水准;7500小时也不行;一定要10000小时——10年,每天3小时——无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