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飞歌_124.嗟来之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24.嗟来之食 (第2/2页)

寺院游的旅游格局。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极大地拉动了当地经济,而在辽阔的藏北草原,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那曲赛马节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商机,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打造新品牌,填补藏北旅游的空白。”

    有人说:“带游客千里迢迢去看骑马,有点得不偿失吧?”

    话音刚落就有人迎合这个观点,说:“拉萨离那曲那么远,仅仅靠一个赛马节就想带动游客,我看困难不少!”

    还有人说:“是啊,说是赛马节,其实就是当地牧民自娱自乐的民间活动,游客不会感兴趣的!”

    徐致远分析道:“自古以来,藏民族同草原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马匹是牧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他们对马的感情有着深厚的文化缘由。赛马节是我们向世界展现藏族草原文化和风俗民情的窗口,对我们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民族精神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敏锐地看到商机。如果我们做好宣传,设计好项目,是能吸引游客的。”

    他的观点得到一部分人的认可和支持。

    周逸飞知道徐致远上任以来提了不少建议,做了好几个大项目,比如羊八井温泉、纳木错湖、唐古拉雪山等景点的开发就深得领导赏识,也取得了不菲的效果。但是他冲在前面请功领赏,自己却要在后面受苦受累做服务支撑,凭什么呢?周逸飞马上提出反对意见:“我们不能只考虑社会效益,还要算算经济帐。赛马节每年就一次,时间又短,投入这么多人力、物力,到底能吸引多少游客,带来多少收益,经济账我们算过没有?”

    大家一听,舒展的眉头又紧锁起来。普布看着徐致远。

    徐致远说:“勿容置疑,赛马节的季节性是客观存在的。时间短,游客相对集中,肯定会给我们的组织工作带来许多困难。但是我们并非无路可走,我们完全可以依靠产品开发和市场运作缓解这个压力,通过扩大和拉长旅游项目来弥补项目单一带来的损失。”

    普布问:“你打算怎么做?”

    “据我了解,传统的赛马节除了固定的比赛内容外,牧民们还自发举行一些歌舞表演、趣味竞技比赛和物资交易活动。我们可以向政府建议,调整活动的组织方式和内容,让游客在欣赏美丽的藏北草原风光同时,参与牧民的自娱自乐活动。比如,体验骑马射箭,和牧民载歌载舞,参加趣味体育竞技等等。同时,举办好牧民的物资交易活动,让游客成为草原集贸市场的大买家,不仅让游客尽兴,还能给牧民带来丰厚的收入。”

    会场气氛很快转向。有的频频点头,有的投去赞许的目光。

    徐致远说:“如果今后条件成熟,我们还可以把格萨尔王的说唱表演也融进赛马节。我相信一定能成为我们又一个黄金旅游线路!”

    普布局长被他描绘的前景打动了,补充道:“今后我们还可以把羊八井温泉、纳木错湖、那曲赛马节、唐古拉雪山口这些独具特色的藏北景点串连成线,形成规模,就不怕受季节性影响了!”

    徐致远举起一张报纸,说:“最近‘高原日报’连续刊登了藏羚羊生存和保护的文章,政府也向全社会呼吁保护藏羚羊。我们还可以拓展一个公益性的旅游项目,在带领游客欣赏美丽的藏北风光的同时,动员更多的人成为藏羚羊保护的志愿者,把藏北游变成游客的心灵之约,爱心之游!”

    普布激动不已,说:“徐主任分析得很有道理。去年全区的旅游总收入突破了亿元,外汇达一千多万美元,而且每年都在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长,旅游业已经成为全区经济增长雷打不动的支柱产业。但是,我们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了社会责任。我们一定要把这次赛马节项目开发好,争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徐主任,这个项目我们是头一次做,没什么经验可取,一定会遇到不少困难,你要多费心啊!”

    徐致远说:“我一定抓紧筹划,争取在最短的时间拿出方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