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二章都护军书至 (第1/2页)
我带着陈诚和熊式辉与八月十七日早晨到达南翔的,我们到的有些晚,因为半路在苏州停车了,接上了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冯焕章精神抖擞,他一直以来就以抗日领袖自居,七七事变,天从人愿,他大展身手的时候终于到了。华北二十九军宋哲元、山东韩复渠都是西北军的老人儿,甚至西北边防军由于起家部队有一部分来自国民二军,也被认为与冯焕章颇有渊源,外界舆论和国民党内都以为负责北方抗日战事指挥的非他莫属,国民党元老邹鲁访冯玉祥说:“既然要打,北方军队应由您指挥才好。”冯玉祥谦虚地答道:“北方军队复杂,总以蒋先生为宜。”常凯申却别出心裁跟大家开了个玩笑,把他任命为负责上海战事的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实际上就是架空了他,因为这个战区现在都是黄埔系军队,没人会听从冯焕章的指挥。冯玉祥后来在日记中这样吐槽:“三战区为人家(指蒋介石)直属部队,我曾作一月无言之司令长官。”当然,冯玉祥在公开场合又是另一番道理,他说:“我们只要能抗日,不必军队一定要听我的指挥。我们只要能救国,不必一定自己处很高的地位,此间军队,我都不甚熟悉,若必处处听我指挥,必致败了大事。” 8月上旬,南京发表冯玉祥兼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负责范围包括江苏省长江以南和浙江全省,司令长官部中将参议葛云龙认为“这不能不说是南辕北辙的决定”。老常玩这一手别人也没法儿纯说是权术,因为京沪区乃重中之重,由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挂帅理所当然。还在6月初,冯玉祥就曾视察苏浙边区抗日准备,在张发奎陪同下实地走访嘉兴、乍浦、澉浦等地的国防工事。任命下来,冯玉祥没有手下幕僚那样感到“不对劲”,15日即赴苏州就任新职。张治中和冯玉祥是安徽巢县同乡,第一时间表示欢迎,冯玉祥复电:“此后共在一区,抗敌救国,互相策勉,尤愿一致在大元帅(蒋介石)领导之下,牺牲小我,而谋民族复兴。” 冯玉祥身经百战,也曾经是大军统帅,他的战场感觉还是敏锐的,很快对淞沪会战和整个抗战的发展有了预测并电告常凯申:“此次对日作战,恐非短期间所能结局,即预备一千万后备军,亦不为多,至少应先成立二百万方能足用。各地环境不同,人才因之而异,各有长短,各有需要。例如江苏一带财富之区,人文蔚起,谋略有余,对于征兵,反有所惧。最好北由冀、鲁、豫、皖等省,南由滇、黔、桂、湘等省,迅速招兵,不至误事。各地方因军事长官开往前方应战,以致后方多负责无人,防空防jianian,及后方医院,均未能周备,极应指定专员办理。”日军增兵上海后,冯玉祥致电蒋介石:“敌源源增援,分扰沿海各要点,时有登陆之举,虽登陆后,又被击退,然其力量已日渐雄厚,故我方增兵,实在必要。上海附近陆上之敌人,应速解决,以免其援兵获得掩护,继续登陆。敬乞钧座于一周内再调拨十万大兵,增援首都以东之战区,以固此全国精华之要地。” 冯将司令部设在无锡小箕山,他居住在五里湖金城湾的鱼池头高攀龙读书处——高子水居。淞沪会战刚开始时,西北野战集团军群秘密东进,实施南风行动,西北陆航主力部署于扬州等地机场,提供空中掩护,老冯很过了一段快活悠闲日子,可惜随着虹口大捷和罗店反击战胜利后,西野完成了淞沪作战任务,西北陆航也西返,中央空军独力难支,被日军夺取了制空权,九月初日军飞机就在小箕山对面山上投下2个*。并不时有日军飞机在冯居住的村庄上空盘旋,据各方报告,是无锡汉jianian与日军联络通的消息。后来,日军飞机又轰炸宝界桥,弹落河内,水面上浮有许多死鱼。冯玉祥有感作诗一首,名《二百多鱼》。 因为冯玉祥与中央军将领素少渊源,指挥调度根本不灵,他索性后来放手让副司令顾祝同做主。白崇禧几度赴前线视察,据其回忆,冯玉祥很怕空袭,“白天不在战区长官部,住在离上海约150华里之宜兴张公洞,除偶尔夜间到战区长官部,白天就把私章交给顾(祝同)副长官,公事由顾处理”。白崇禧察觉其中微妙,回到南京与军政部长何应钦商量:“我以为西北部队如宋哲元、石友三、石敬亭、孙连仲、刘汝明、冯治安等有爱国之热诚,又是冯玉祥一手造成之部队,他们对程潜之指挥不大接受。不如在黄河以北、山东北部、河北等地,开辟一新战区——第六战区,由冯玉祥负责,兵力若连同韩复榘部至少有15万人以上。”蒋介石采纳建议,觉得自己不方便出面,便叫白崇禧问问冯玉祥的意思,冯玉祥说:“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