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血海飘香 (第2/2页)
1930年以中尉衔在中美洲国家尼加拉瓜帮助该国组织国民警卫队,他的两个前任都是被手下的人杀掉的,他断定,当地人的敌意不是没有缘故的,尽管他的西班牙文不怎么好,但他从不用翻译,在没有说法对方承认自己应当受罚之后,他也从不轻易处罚一个人,由此得到军心。有一次他听说有100名匪徒抢劫了一个村庄,便带了12个人追击,毙伤9人,抢回了被劫财产,因表现特别英勇此获得海军十字勋章。 在上海陆战四团的经历让1933年卡尔逊重新来到中国。但洋味十足的上海已不能满足他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渴望。因此,卡尔逊来到北平。卡尔逊把在北平的主要时间都用在了了解中国文化上。作为公使馆的警卫副官,他发现,在北平的美国驻军中每月总要有100多人受到不同程度的纪律处分,其中很大部分是由于与当地中国居民发生文化冲突所致。后来,卡尔逊为在北平的美国人开办了一个中国语言、历史和文化的学习班。这个学习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几个月后,受到纪律处分的人已逐渐减到每月不足十人。 从1935年8月到1937年7月在陆战队美国总统罗斯福营当指挥官,并在陆战队学校进修。这段经历,使得他成为总统大人的心腹。 1937年春天,对中国有了深厚感情的卡尔逊申请第三次去中国执行任务的申请被批准了。起身前往中国前一周,卡尔逊受到了罗斯福总统的单独接见。对国际政治嗅觉敏锐的罗斯福已经感觉到在中国正在密布的战争阴云,他给了卡尔逊一项十分特殊的任务:“希望你不时地给我写信,告诉我你眼里的中国已经发生的和将要发生些什么。”“这些信我们保守秘密,只有你我两人知道。”罗斯福说,“我猜想,今年夏天中国的政局将会发生突变,我想直接了解那里的情况并听到你这位军官的看法。”亚美利加的大统领是如此英明,1937年8月,卡尔逊乘“麦金利总统号”客轮进入黄浦江时,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的炮声隆隆作响。卡尔逊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他放弃了去北平学习汉语的计划,转而在上海美国总领事馆海军武官处任职,在这里,他们有着重要的任务:观战。 在上海观察战场是一项“既简单又令人痛苦”的工作。卡尔逊和其他观察员只消在能够俯瞰苏州河的屋顶上或公共租界边缘楼房中租一个窗口,就能清楚地看到这场战争的详情。不过他最喜欢的观战地点其实是阿班的原住所百老汇大厦,这货在真实历史上把上海最高楼的荣誉保持到了七十年代。虽然日军不允许大楼管理员外的人在大厦居住,但是大厦的电梯运作正常,而且阿班有他从日本海军陆战队那儿弄到的通行证。于是八月二十日下午,卡尔逊就和阿班一起,坐美国领事馆的车,带着高倍望远镜,跨过了外白渡桥,在北岸的日本哨兵检查后,他们来到了百老汇大厦。他们果然看到了一出精彩的战事。 这就是东集团提前发动的对以汇山码头为目标的攻势。19日17时,张治中接到第87师师长王敬久电话,第87师左翼已突入杨树浦日租界至岳州路附近。张治中请示淞沪前指后,虽然淞沪前指给了他注意防止敌人海军炮火威胁,尽量减少我军伤亡的建议,但是张依然决心立即扩大战果,突入贯穿日租界至汇山码头,截断日军左右翼联络,而后向东西两个方向压迫歼灭日军。当晚张治中率重要幕僚进驻江湾叶家花园第87师司令部部署一切,命坦克配属第36、87师,朝百老汇路、唐山路及华德路一线推进,全面总攻据守日租界的日本海军陆战队,规定在20日零点以炮声为号发起总攻。 在进攻前,战车第一连连长郭恒健向张治中指出,坦克车况太差,应先予以整修补充;敌军火力猛,己方步兵难跟上协同。但这被张治中误解为装甲兵缺乏斗志借故拖延,强令坦克即刻参战冲击杨树浦,此后张治中深感懊悔。 卡尔逊目睹了20日午后,中方猛攻唐山路一带的情景。该地日军原为第11战队水兵陆战队,这时候却换成了新从日本国内增援来的月冈大队。原来8月16日夜间,长谷川由于日军北部防线连日遭到猛攻,几小时内连续向海军军令部发了两封求救电报,军令部一口气给他从佐世保军港和旅顺军港派了四个大队的增援。其中月冈寅重少佐的大队是在佐世保刚编成的,有500精兵,乘坐快速驱逐舰于19日夜到达上海,20日晨便投入东部支队作战(当时已改称第9大队,下辖第19、20中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