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尖兵_第一百二十三章昭和家国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昭和家国恨 (第2/2页)

亲王雍仁成婚。按照当时的皇室规章,皇族的妃子必须是皇室或者是贵族。但是势津子的父亲恒雄的身份只是平民。按父亲的籍贯是不可能嫁到皇族,势津子最后选择成为叔父子爵松平保男的养女取得贵族的身份成婚。

      势津子的爷爷是维护日本传统的悲剧英雄,自己是欧美教育的淑女,又嫁入了皇室,博得了皇太后的欢心,她的多样性迎合了各种阶层的胃口,可称得上好评如潮。贞明皇后生了四个儿子,最想要的就是女儿,她把势津子当做了自己的女儿一样的疼爱,还在女儿节的时候到势津子的娘家参观女儿节人形在。势津子的闺蜜圈也很广泛,桦山正子的父亲伯爵桦山爱辅是日美友好协会的会长,堪称日本国内亲英美派的头面人物,无巧不成书的,秩父宫雍仁的立场也以亲英美而著名,刚好王妃势津子又是英美教育的产物,这是偶然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渐渐地,秩父宫家的沙龙成了政经两界亲英美人士们聚会的地方。

      从皇室内部而言,和儿子的关系中,贞明皇后也是偏爱次子,次子的生日和节子同一天,老婆又和节子同名,真是巧合的可以。另一方面,节子和长子的关系也是最差的。节子本人是反感战争的,昭和干的事就不多用说了。前面提到的和良子的关系,也进一步疏离了母子关系。昭和还为了老婆主张废除女官制度,贞明是坚决不肯的。

      随着昭和天皇在一群统制派军阀们的簇拥下向着战争跑得飞快,国内反对他们的势力也渐渐聚集在了秩父宫的周围,这里面有皇族里不得志的人,就像不甘寂寞的花子女王,有亲英美的政界、财界人士,如桦山爱辅等,更厉害的是陆海军里不得志的军官们,如台湾总督小林、后来的华中方面军司令松井石根大将、军司令柳川平助等。

      不过,裕仁在二十年代还是顾不得去嫉妒皇太弟的群众基础的,他忙着与军方新一代勾结,篡夺国家政权呢。昭和君臣第一击是通过皇姑屯事件,推翻长州藩出身的首相田中义一。田中义一(1864年7月25日-1929年9月29日),日本山口县人,日本陆军大学毕业,继山县有朋之后长州藩第二代领导人,陆军大将。政友会第五任总裁,日本第26任首相,作为军人政治家有超群的策划能力和良好的视野,长期在日本军政两界呼风唤雨,在国内实行高压政策。摧残议会政治,在国外推行满蒙分离政策,阻挠中国统一。田中义一在进入政界竞选首相前,曾经是陆军大将、陆相,可正是由于他是陆军中长州藩的总舵主,裕仁与陆军的新一代将领们,把他选做了第一个攻击对象。

      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田中义一主持召开有外务省、军部、朝鲜总督府、关东厅、驻华公使及总领事等要员参加的“东方会议”,制订了《对华政策纲领》,确定了将中国本土的“满蒙”加以“区别”,确保日本在中国东北特殊权益的“根本方针”,并为达到这一目的,不惜采取“断然自卫措施”。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田中与军部出现分歧。军部主张靠关东军武力解决。田中却认为为避免英美列强干涉,要靠张作霖。田中的如意算盘是,以架设索伦、吉会、长哈三条铁路和联络中东、吉会二线的两条铁路、共计五条借款铁路为由,迫张作霖同意;五条铁路一通,而且铁路沿线20公里的土地是日本租借地。满蒙与关内分离便实质性地实现,日本对满洲的控制也就水到渠成,无须关东军再去动兵了。这就是田中炮制的《满蒙新五路协约》。

      田中与张作霖关系甚深。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马贼张作霖被日军以俄国间谍罪名捕获。要被枪毙的关口,陆军参谋田中义一向福岛安正少将请命,将张作霖从枪口下救出。20多年后,马贼张作霖成了中国的东北王,参谋田中义一也成了日本首相。田中绝不白救命。从日本人枪口下逃命的张作霖,也深知他这个东北王一天也离不开日本枪口的支持。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奉军的作战计划多半出自日本人之手;第二次直奉战争,日军全力支持张作霖,使奉军把直系军队赶过江南,张作霖成为北京的统治者。1925年底郭松龄倒戈,率军直扑沈阳。当时东北军的精锐几乎都掌握在郭松龄手里,若无日本方面调遣驻朝鲜龙山的军队直插沈阳紧急增援,恐怕张作霖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所以田中说,“张作霖如我弟弟”。他不相信张作霖会不答应他的条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