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世帝唐_第二百九十七章:誓死效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七章:誓死效忠 (第1/2页)

    右武卫的驻地不是没有什么可看的,而是程咬金不想让其他人抢了右武卫在这

    里驻扎的机会。

    若是其他卫的将军知道殷清风的那些设计,都不用去找太子求情,会直接杀到

    他面前要求有福同享的。当然,他也知道,等到明年学院开课之后,他的小算盘就

    拨不响了,但多一天是一天嘛。

    过了右武卫驻地不久,程咬金便将讲解的位置让给了殷清风。

    众人的视线都被前方的建筑所吸引,根本没人注意他俩人位置的变化。

    前方的建筑不是有多奇妙,而是太简单——宽阔的城门外两边竟然向外延展出

    很长一段又长又宽的高墙。

    这两道墙与城墙同高;朝向水泥路这一边的顶端,每隔半米就有一个窗口。

    瓮城,又称月城、曲池,是我国古代城池中依附于城门、与城墙连为一体的附

    属建筑。瓮城多呈半圆形,少数呈方形或矩形。当敌人攻入瓮城时,如将主城门和

    瓮城门关闭,守军即可对敌形成“瓮中捉鳖“之势。

    西汉时期甘肃居延甲渠侯官治所坞门门外的曲壁、匈奴所筑统万城都有类似瓮

    城的建筑,但瓮城真正兴盛要开始于五代和北宋时期。

    中庞青云屠杀被赵二虎劝降的太平军降兵的地方,便是在中国历史上

    规模最大的瓮城——南京通济门里进行的。

    每个城池的瓮城至所以要建在城门内,设计者的依据是道家思想——“国有利

    器,不示于人”。

    但殷清风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瓮城虽然有利于守城,但太过于被动。若是守军要用到瓮城的时候,要么是守

    卫力量不足而诱使敌军入内进行有效的击杀,要么就是城门已经无法守住,只能靠

    瓮城来做最后的抵抗。

    殷清风在设计瓮城时,将它挪到城门外,将半圆形变成两道直墙。并且在直墙

    朝南的这两端提上字:上联:升官发才请往他处。下联:贪生畏死勿进此门。

    李世民虽然没搞清楚这两道直墙的作用,但这两句话是他写的,只是没想到殷

    清风会把字留在这里。

    李世民是在当了皇帝之后,才有时间练出一手被人称赞的飞白体。若是真以字

    体的功力来论,这两句题词当下还真轮不到他来写。但谁叫人家身份摆在那儿呢,

    殷清风不拍他马屁拍谁的?

    大佬们看了就知道这字出自谁之手,所以,他们把议论的焦点放在了字的内容上。

    等议论与歌颂结束了,轮到殷清风来讲解这两道墙的用途了。

    “这两道墙的顶端也是一个甬道,弓弩手从城墙进去后可以从窗口向下射击,

    而不用担心会被敌人射杀。”

    众人虽然隐隐猜到这两道墙的用途,但这话真从殷清风嘴里冒出来,他们才敢

    确定自己猜得没错。

    “天哪~~~那以后谁还敢从城门处攻城?”“明知进去一个死一个,谁还敢从城门

    进攻?”“若是在城外每隔几十米就建一道这样的墙呢”“嘶~~~”“躲都没地方躲

    啊~~~”“反正某家面对这样的城池,最好的结果就是在野战中取胜,攻城就别想了”

    程咬金笑嘻嘻的问道:“若是你们来攻打这座城,有什么办法?”

    有人嘟囔道:“除了围困,还有办法吗?”

    有人反对道:“围困有什么用?你说,你要留下多少兵马围困?如果其余的兵

    马在下一个城池遇到的情况也同样咋办?叫某说,撤军!除了撤军没有任何办法!”

    刚才还在冥思苦想的人立刻放弃思索了。

    里说道:“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在以往的历史中,

    真正依靠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