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世帝唐_第二百九十七章:誓死效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七章:誓死效忠 (第2/2页)

困来取胜的战役,最后的结果都是两败俱伤。

    攻城一方看似不用在城头上消耗士兵,但围困期间消耗的粮草怎么解决?攻城

    方都是远道而来,一旦粮草不继,后果可是灾难性的。

    面对这样的城池,只能用远程攻城器械——投石车砸烂砸倒。砸倒一堵墙容

    易,十堵墙呢?能找到多少石头来砸?

    大佬们越想越心寒,越想就越佩服殷清风。

    历史上不是没有以守城而著称的名将,但成就他们名声的还是依靠那些浴血奋

    战的士兵。谁人曾像殷清风这样,只在城外建起几座高墙就让敌人望之退却?

    他守了可不是一座城,而是所有!

    天下各处的城池若都进行这样的改建,那些想造反的人还是死了心思吧。训练

    有素的士兵都攻不破,还能指望那些被裹挟的民众?

    有了这样的改建,以后的城池还要什么护城河?有了这样的改建,以后的城池

    里只要训练弓弩兵就好了,刀盾兵也无用武之地了

    大佬们能想明白,李世民自然也能想明白,“淮阳侯殷清风!”

    殷清风立刻回应道:“臣在!”

    李世民严肃的说道:“你立刻选派工匠送到工部!”

    “喏!”

    李世民又喊道:“工部尚书杨恭仁!”

    杨恭仁上前一步,“臣在!”

    李世民对他喝道:“你现在就回去选派官员,明日让他们带领淮阳侯送来的工

    匠前往边塞各城,务必在年前将各个城池修建完毕!”

    杨恭仁躬身应道:“臣杨恭仁领命!”

    他向其他人拱了拱手,转身快步向回走。

    李世民又喝道:“秦叔宝、刘鸿基、尉迟恭本太子命你们现在回去抽调各

    卫弓弩兵明日随行!”

    被点到名字的武勋从人群中走出,“臣XXX领命!”然后一同往回走。

    虽然突厥每次袭边都不会攻城,但那些边城若是进行这样的改建后若是再遇战

    事,只留下弓弩兵守城就好,骑兵和步兵就可以出城作战了。

    既然殷清风已经帮边军找到了另一种守城的方式和利器,就必须马上用起来。

    要知道,自从大唐立国后,突厥人就一直没有停止对大唐的侵边。早一天改进早一

    天减少士兵的伤亡。

    不管是组织官员还是抽调弓弩手,都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所以才让杨恭仁和

    几个卫军的将领立即去执行。但殷清风还要留下来讲解,他暂时不能离开。

    原先那些不想落一个阿谀的人,现在也顾不得这些了,纷纷向李世民进谏,然

    李世民封赏殷清风。

    程咬金因练兵有功而晋封上柱国,殷清风的功劳可比他大多了,若是不对他进

    行封赏,他们要落下一个‘妒忌贤能、察举不明’的名声,而李世民则要落下一个

    ‘有功不赏’的恶名。

    殷清风心里一跳,刚想说话,李世民一摆手,“某当初给淮阳侯的命令是建造

    皇家军事学院,现在我等连学院的大门还没进去吧不着急不着急”

    大佬们也只是说说官场话,谁不知道今天的重头戏还没上演?但是,在重头戏

    还没上演之前就收获这么多惊喜,接下来还有什么在等着他们?

    “哈哈哈走,看看淮阳侯还有什么妙想~~~”

    除了之前的惊吓,这一路走来都是他难以想象的惊喜——殷清风在几个月前向

    他汇报时都不曾提到。所以,即使李世民现在就想封赏殷清风,他也要忍到最后。

    李世民转过身,抬头看着学院的大门方向。

    学院的大门是一道重檐庑殿顶式的门楼,上面从右到左是欧阳询题的字:大唐

    帝国皇家军事学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