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神鬼都想跟珍珠公主恋爱_第二十四章 奏请出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奏请出巡 (第1/1页)

      第二十四章奏请出巡

      追仙太子率领全体文武百官上香、磕头、作揖。

      徐阶说:“文武百官各就各位入座,静听祭祀礼乐,静观祭祀舞蹈。”

      礼乐司的五十五位乐手演奏起了祭祀礼乐,九十九位绝色舞女,全部身着朴素的服装,跳起了优雅、庄重、肃穆的祭祀舞蹈。

      祭祀礼乐、舞蹈结束后,徐阶宣布:“祭祀圆满礼成,文武百官到斋宫吃斋饭。”

      祭祀结束,吃了斋饭后,追仙太子率领文武百官,浩浩荡荡地回到了紫禁城。

      当日,杜皇后没有支持追仙太子代表皇帝巡游天下的想法,追仙太子怕母后过分为他担惊受怕,也不争辩。从天坛回到紫禁城后,便到西苑毓德宫给皇帝递交奏折。

      皇帝身穿黄色龙袍坐在宝座上。

      皇帝戴的皇冠又称平天冠,由綖(yan)板、旒、冠武、玉簪等组成。綖板用桐木制作,前圆(略呈弧形)后方,外面覆盖着有文彩的丝织品,上(表)为玄色,下(里)为红色。长合周尺二尺四寸,宽一尺二寸,前后各垂十二旒。旒以系玉的五彩丝线为缫(同藻),每旒穿有赤、白、青、黄、黑五色玉珠十二颗,缫上有结(称为“就”)使玉珠之间相隔一定距离。綖板下为长条形玉衡,用以承托綖板并固定在冠武上。玉衡两端垂充耳一对,充耳用玄紞(dǎn,丝线)系黈纩(tǒukuàng,明代指黄色玉珠)和白玉瑱(tiàn,玉珠)各一颗。冠武是冠的主体部分,圆筒形,用竹丝编成胎,再冒以皁(黑色)纱。冠武上饰长方形金池一对(前后各一)、葵花形金簪纽一对、缨纽二对及金条(条状金饰)若干。朱缨从冠武两侧缨纽处向外穿出,系结并虚悬于颔下。玉簪自右向左插在冠武的金簪纽内,簪首呈正方形。另有朱纮一根,一端系在冠武左侧玉簪(簪脚)上,再从颔下绕至冠武右侧,仍系于玉簪(簪首)上,余端下垂。

      皇冕的顶端由綖板构成,取“平直如水”之意,寓意治天下要公平,无论贵贱亲疏平等对待;

      垂下来的丝线上面镶嵌着各种宝石,取“垂拱而治”之意,一方面表现帝王皇权的神圣尊贵不可侵犯,一方面寄托皇帝圣明,无为而治的美好愿望。

      追仙太子满心认为,自己代表父皇巡游全国的理由非常充足,父皇一定会答应自己的请求。不料皇帝看了追仙太子的奏折,竟然跟杜皇后一样的想法。

      皇帝说:“皇儿,你现在还年轻,做这么多事情,吃不消的,还是稳中求进,先去江南一带、沿海一带巡游、历练一番,等你积累了经验,再做进一步打算吧。”

      哪个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儿女呢?虽然皇帝以前不是十分喜欢追仙太子,但是,他存活下来的子女并不多,何况前面的两个太子已经夭折了,皇帝的心里真的是再也经受不起丧子之痛的打击了。而且,每次重新确立太子的时候,整个朝廷明争暗斗,互相倾轧,互相伤害,动荡不安,实际上也是对国家和大明王朝的伤害,所以,皇帝实在是害怕追仙太子再出什么差错。

      父皇和母后都反对自己巡游全国,这下追仙太子没招了。

      梦蝶用心音跟追仙太子说:“太子殿下,您不是有一个高参吗?怎么不找他出主意呢?”

      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追仙太子拍了一下脑袋:“哎呀,是啊!”

      追仙太子赶紧命邓公公去传一向欣赏自己也支持自己的老师高拱来商量对策。

      高拱到了慈庆宫,跟追仙太子说:“太子殿下,现在事情已经成这个样子了,您也不要过于激进,违拗皇上和皇后的意愿,否则容易弄巧成拙。您不妨先走出京城再做进一步打算,到时候便可以相机行事,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了。或许,如果您前面的工作做得很好的话,皇上有可能改变主意,让您巡游全国了呢。”

      追仙太子一拍手:“对呀,姜还是老的辣。还是老师棋高一着,考虑周详。咱们就这样做吧。”

      “老师,”追仙太子接着说,“这次出巡,你得全程陪同我,给我做高参。”

      “没问题,太子殿下。老臣的主要职责就是全力辅佐太子殿下啊!”高拱很爽快地答应了追仙太子的要求。

      高拱知道,追仙太子在书本知识、理论水平上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但是缺乏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他也很想全力辅佐追仙太子,让他尽快地成长起来,早日成为一个完全具备帝王才能的合格储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