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朝堂争锋 (第1/1页)
第二十五章朝堂争锋 皇帝说:“太子想身体力行,多些历练,增强处理朝政的能力,是很好的想法,精神可嘉。但是,你尚年轻,体力不够,经验不足,不宜承担过多繁重的工作,不宜巡游全国,先去江南沿线到广东、南海一带游历一下吧。” 追仙太子本以为皇帝不会当着朝堂之上众多大臣驳回自己的请求,结果还是不同意他巡游全国,便不再固执己见。 “儿臣遵命!”追仙太子说道。 皇帝又问:“太子决定何时动身?让哪些大臣及随从人员陪同?” 追仙太子回答道:“儿臣拟定于元宵节后正式启程,陪同人员有太师、内阁大学士高拱、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讲学士邹应龙、太常寺丞、提点武当山一一道长及他的两个徒弟觉慧和觉智、日常近侍邓公公、侍卫长龙虎将军高岚、贴身女侍卫锦衣卫特勤詹事府正三品少詹事铁风姑娘带领十个锦衣卫官兵及碧雪、春兰、夏荷、秋菊、腊梅等贴身侍女。” 皇帝说:“嗯,太子的安全、警卫工作是最重要的,还需加强力量。众位爱卿可有合适人选?” 确实,姜还是老的辣。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追仙太子虽然平时有高岚、铁风二人做保卫工作,但是,出了京城,社会环境复杂多了,还应多带一些人马才是。 追仙太子马上说:“请调锦衣卫经历沈炼,一共带二十个锦衣卫就行了。” 景王朱载圳、内阁首辅严嵩、严嵩走狗、干儿子、通政使王环国等人正想趁机安插自己的人混进追仙太子出游的队伍里,没想到追仙太子自己抢先点将了,有点懊恼得很。 皇帝说:“准太子所奏。命刚才太子所点大臣及随行人员尽快协助太子做好出游准备工作,以期按时出发。” 高拱、邹应龙、高岚、铁风、沈炼和一一道长等人上前一步出列,齐声答应道:“遵命!” 皇帝已经有点倦怠了,连着打了几个呵欠,只想早点回到西苑修仙炼丹,但是,他仍然耐着性子问道:“众位爱卿,还有何事要奏?” 朝堂上,一片寂静。大臣们都东张西望的,你望望我,我看看你,没有谁表示要奏报什么。 大臣们平时有什么事情,已经给皇帝奏报过了,现在看到皇帝倦怠的样子,更加觉得没必要没事找事了,只想早点退朝,去做自己的工作。 大内总管崔文很善于掌握时机的,立即朗声说道:“各位大人无本可奏,......” 正当崔文准备喊“退朝”的时候,景王朱载圳突然出列:“等等!” 景王朱载圳这一喊,让正准备退朝的大臣们深感意外。大家看到景王的穿着与追仙太子基本一样,只是头上戴的王冕稍有差别,追仙太子头上戴的九旒冕,景王朱载圳头上戴的是八旒冕,仅仅就是这点区别。大家都知道,这是不符合祖制的,作为储君,太子与一般的皇子的衣着是有着严格的差别的。由此可见景王朱载圳对太子之位有觊觎之心。平时,徐阶、高拱、张居正、沈炼、李默、邹应龙、杨博、沈良材、葛守礼及以前的聂豹等众多大臣对此就颇有微词。皇帝也有所耳闻,心中已经担心这样下去,兄弟间甚至整个朝廷上早晚会出大问题的。虽然皇帝以前有点偏爱景王朱载圳,但是,既然太子之位已经确立了人选,那么,为着朝廷稳定的大局着想,任何人就得维护和尊重已经形成的事实,维护和尊重在任太子的绝对地位和权威。因此,皇帝一直想找个机会,把景王调出京城,避免两兄弟嫌隙越来越大,到将来弄得不可收拾。 看到景王朱载圳有本要奏,皇帝也有点感到意外,问:“景王,你有何事要奏?” 朱载圳说:“父皇,既然您认为太子哥哥巡游全国,精力不济,父皇准许他沿江南沿线到广东、南海一带巡游,儿臣愿为父皇分忧,儿臣恳请父皇同意儿臣沿中原往陕西、乌斯藏一带巡游一下,收集第一手治国理政的资料,以资父皇决策参考。” 内阁首辅严嵩立即出列声援景王朱载圳:“皇上,景王也已成人,各方面才能可堪重任,愿为皇上分忧,可喜可贺!臣支持景王殿下参加巡游工作!” 王环国出列说:“臣附议!” 陆炳出列说:“臣附议!” 严世蕃出列说:“臣附议!” 路楷出列说:“臣附议!” 宣大总督杨顺出列说:“臣附议!” 刑部尚书何鳌出列说:“臣附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