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神鬼都想跟珍珠公主恋爱_第一百二十三章 古老的马渡关之飞渡传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 古老的马渡关之飞渡传说 (第1/1页)

    第一百二十三章古老的马渡关之飞渡传说

    听了达州府知府崔官和东乡县知县汪华为的介绍,追仙太子才知道自己在紫禁城吃的大米原来来自东乡县。

    在四川副使雷逵、四川按察司副使宋国华、达州府知府崔官和东乡县知县汪华为等人的陪同下,追仙太子一行人又去游览了离城不远的江口湖。

    江口湖像一颗镶嵌在大巴山里的翡翠一样,清澈、明亮、翠绿,迷人得很。大家先后游览了云雾寨、鸡窝石、三斗峡、普光寺、黄石白鹤林等地方。

    在东乡县驿站住了一晚,在四川副使雷逵、四川按察司副使宋国华、达州知府崔官和东乡县知县汪华为的陪同下,追仙太子一行人又来到著名的马渡游览。马渡有“川东小桂林”之称。马渡关就雄踞于沙溪河畔。当地百姓也来给追仙太子一行人做向导。

    追仙太子问崔官:“崔大人,这个马渡关有什么故事?”

    崔官说:“太子殿下,关于马渡关的故事啊,汪知县比我熟悉,由他跟您讲吧。”

    “禀告太子殿下,关于马渡关,有两个不同版本的传说。”汪华为说道。

    接着,汪华为就讲起了关于马渡关的两个传说。

    一个传说说的是,东汉建安18年(公元213年),三国名将猛张飞进军巴州,经过瓦窑坝,在隘口打了一仗,行军到了沙溪河,突遇河水陡涨,大军滞留了好几天。军情紧迫,形势逼人,张飞心烦意躁,急得没有办法,每天都借酒浇愁。

    有可能是酒壮英雄胆,也有可能是军务紧急,不敢怠慢,醉意朦胧的张飞在晚上三更时分,绰矛扬鞭,策马飞渡。这一跃,竟飞渡一河两县。

    当地人惊异得很,被张飞的神勇感动了,在张飞飞渡的地方勒石刻碑“张飞跃马飞渡”,并从此将这个乡场的名字更名为“马渡关”。

    另一个传说说的是,相传三国时,猛将张飞得到丞相诸葛孔明的将令,带领自己的军队走大路夺巴州尔后会师雒城。有一天,张飞率领部将雷铜,率领着几千骑兵,在傍晚的时候抵达沙溪河畔阆英场。张飞本来打算星夜兼程进军,没有料到河水陡涨,波涛汹涌,一时也没有舟桥可渡,便下令安营扎寨。

    然而,张飞忘记了临行前军师诸葛亮的一再叮嘱,照常饮酒。当天晚上,张飞酩酊大醉,豪情勃发,就想效仿刘备当年马跃檀溪。于是,张飞命令雷铜二更造饭,三更过河,奇袭对岸险关。三更时分,月亮落下,张飞一马当先飞驰到沙溪河岸边,见到沙溪河仍然是恶浪滔天,顿时兴起,手提丈八蛇矛,紧催胯下乌龙驹,大吼一声,跃马扬鞭,腾空而起,飞到了对岸。壮士们看到张飞稳稳地落在北岸而人马滴水未沾,纷纷跃马飞渡,全军尽数而过。

    当地人感到无比惊异,就在张飞跃马飞渡的地方立石刻碑“张飞跃马飞渡”,并将原先的场名“阆英场”改为“马渡关”。

    追仙太子听了汪华为讲的关于马渡关的两个传说,感叹道:“张飞真英雄也!他这个沙溪飞渡跟刘皇叔马跃檀溪何其相似啊!只不过刘备马跃檀溪是为了逃命,张飞飞渡沙溪是为了急行军去打仗。”

    “共同点是,两个人心里都很着急。”春兰快人快语地说道。

    “嗯,你很聪明!”追仙太子点点头说。

    得到追仙太子的夸奖,春兰心里很高兴。

    碧雪问道:“太子殿下,您刚才说到刘备马跃檀溪,您给我们讲一讲这个故事吧。”

    “呵呵,你想听这个故事啊,高大人博览群书,高大人来讲一讲吧。”追仙太子笑着说。

    夏荷笑着说:“高大人,快讲吧。我也喜欢听故事。”

    其他人也都很想听一听,看看这两个故事,到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全都望着高拱,洗耳恭听着。

    “好啊,太子殿下让老夫讲这个故事,老夫就却之不恭了。”于是,高拱就讲起了刘备当年马跃檀溪的故事:

    《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说道,刘备被曹cao打败,到荆州投靠刘表。因为都是汉室后裔,刘表待刘备倒是不薄。兄弟再亲,也怕妯娌不一心啊。刘表的妻子蔡夫人和她的哥哥蔡瑁总怀疑刘备有吞并荆州的野心。

    蔡夫人每天都提醒刘表:“刘备常居荆州,久必为患,不可不防。”

    刘表说:“玄德乃是很仁义的人啊,断不如此。”

    有一次打仗,刘备缴获了一匹名叫“的卢”的千里马。刘表看见了,非常喜爱,称赞不已。刘备知道刘表想要这匹马,便将马送给刘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