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歇马镇_第十章 盛尧箐一语惊人 大太太走进熙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盛尧箐一语惊人 大太太走进熙园 (第1/2页)

    因为这个原因,老爷格外喜欢冉秋云、看好为仁。

    他有意识地培养为仁,稍大之后,老爷就有意识地让为仁打理谭家的生意。

    为仁没有辜负老爷的期望,他把生意打理的井井有条,有声有色。

    除了他做事沉稳之外,还喜欢听取别人的意见,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不懂就问,问老爷,问掌柜,甚至请教伙计。

    最重要的是,为仁把大太太当成自己的母亲,每天晚上,不管什么时候回府,他第一个要见的人就是大娘。他还经常带大太太喜欢吃的东西,他还陪大娘在一起用晚膳,用膳的时候,他就把白天经历的、知道的事情说给大娘听。

    每次,大娘到隐龙寺去进香,为仁都会和母亲冉秋云一同陪大太太去。

    为仁心知大娘膝下无子,相较而言,大娘的岁月比膝下有三个儿子的林蕴姗的岁月难挨多了,故而为仁常去和园,为的就是多陪伴大娘,以排遣她的寂寞和孤独。

    这种想法不是在成人之后才有的,在他懂事的时候就有了。

    当然,这和母亲冉秋云的教育和引导是分不开的——在为仁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冉秋云只要去和园,必会带着他。

    在谭家大院,在为仁的孩提时代,他和大娘在一起的时间不少。

    这就是大娘一听说为仁生病便立即去平园看望他的主要原因。

    “秋云,赵妈怎么没有陪着你来?”大太太道。

    冉秋云每日清晨去和园,都是赵妈在旁边伺候着的,所以,大太太才有此一问。

    这正是冉秋云所希望的——她没让赵妈陪着到和园便是要引起大太太的注意。

    大太太已习惯于赵妈陪着冉秋云来和园了。

    她伺候冉秋云几十年,做事麻利,动作轻巧,有眼力劲儿,总能把秋云的一切都伺候得妥贴周到。

    赵妈的娘家在李家铺,她常从娘家背来一些土特产,大太太特别喜欢赵妈从李家铺弄来的那些新鲜时蔬:红薯、地瓜、黄豆,红豆,花生,芝麻等等。

    她原是公主,身份尊贵——从小生活在皇宫,锦衣玉食,什么山珍海味没有吃过!见惯了这些的她却对赵妈带来的这些再普通不过的土产时蔬欢喜的不得了。

    “大姐,赵妈——她这几天遇到点了糟心的事儿。”

    “什么事,meimei快跟我说说?”

    冉秋云便把事情的原委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大太太。

    大太太沉思片刻,然后道:“meimei,这件事情,我们一定要过问,待会儿用早膳的时候,我便跟老爷说。让老爷想办法帮一帮仲文。”

    “仲文那后生,我也很喜欢,他逢年过节都到潭府来问候你我,他只要来,就给我按摩、针灸、刮痧,每次此后伺候完之后,我的身子骨啊,就要舒坦好些日子。”

    梳洗打扮好了以后,大太太留冉秋云在安怡斋用早膳。

    三个人走进安怡斋的时候,老爷已经坐在餐桌旁等候大太太和冉秋云了,餐桌上已经摆好了玉米粥,大米粥,青菜香菇包,白菜猪rou煎饺,玉米饼,红薯。小菜有水煮花生,豆腐乳,红辣椒和萝卜干。

    难怪大太太会提到赵妈呢,桌上的食物,有好几样是赵妈从李家铺弄来土产。

    冉秋云扶着大太太坐下以后,老爷看了看阿玉:“秋云,赵妈呢?”

    老爷也注意到了赵妈的缺省。

    大太太便借此机会把赵家的事情告诉了老爷。

    老爷听罢眉头紧锁。沉思片刻,然后道:“秋云,你告诉赵妈,叫她莫急,这件事,我来安排。仲文在乡里行医将近二十几年,口碑一直很好,从来没有出过差错,我估计问题出在刘家。”

    “老爷已经想好如何行事了?”大太太道。

    “今天,茅知县一定会过府贺寿,我先问一下案子的来龙去脉,再和茅知县打一个招呼,让他别急着审理仲文的案子,给我一点时日,我马上就派人到青州去把若愚兄请到歇马镇来。”

    “他回乡丁忧,有时间做这件事情——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只要有案子,他浑身就来劲儿,仲文的案子交给他,我想会有一个好结果。”

    大太太和冉秋云对视片刻:“秋云,你别担心,请欧阳大人出面,仲文的案子就有指望了。”

    欧阳若愚是谭国凯的至交,十九年前,两人曾同朝为官,欧阳若愚的父亲欧阳鹏是仵作出生,曾做到提刑之职。

    欧阳若愚从小受父亲影响,迷上了刑狱之事,长到十七岁的时候,曾和父亲一起查办过好几个案子,小小年纪就崭露头角。

    欧阳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