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七千里江山 (第1/1页)
北国又南侵了。 对于这个时代的黎民百姓而言,吃饱穿暖和衣食住行才是他们所思考的事情。 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劳动大众们,怎么可能会在乎那些又高又远的事情他们一天到晚实在乎打到多少猎物,捕到多少鱼,收货了多少粮食,织了几匹布 所以,一场来自北方的灭国之战已经敲响了战争的号角,而南方陈国的百姓们依旧平淡的过着日子。 北国南侵,几乎是一年一度。 北国苦寒,南国四季如春。花花世界怎能不让北国羡慕 每到秋季天高云淡时,北方的蛮族就会举族入侵。数千万人中老弱病残,妇孺青年尽皆骑马配箭。他们上马为兵,下马为民。举族南侵,声势浩大。 此刻北方蛮族在大夏皇帝耶律齐的带领下,他们驱使着成群结队的牛羊,海量的草料和数百万的兵卒南下。 先锋已至嘉峪关! 而此时,象征着南国救世主的镇国公虞垩。 正在荥城调兵遣将,前往北方镇守边疆。 对于北国的南侵,陈都的少年天子自然是知晓的。 在十二道金令的催促下,虞垩也终于点齐了兵马北上。 …… “大人,传国公爷口谕!” 荥城城外的大营内。 黄逸生正恭敬的聆听着传令官的命令。 传令官背负羽弓,头戴高帽,腰配大刀。 此刻正在大营内朗声说道:“北国蛮族入侵,先锋大军已然叩关,陈国七千里江山危在旦夕。尔等速速拔营,前往散关镇守。” 黄逸生上前,与传令官合了兵符。确认无误后,他便率领兵甲们恭敬领了军令。 北方要打仗的事情,黄逸生在半个月都知道了。 他前几天回家打扫了卫生,收拾了屋子,还和小山村里的村民们告别。 此刻黄逸生握着手中的半块兵符,不禁有些唏嘘道:“打仗了,我在荥城作威作福的日子终于结束了。我黄逸生本一山村布衣,承蒙国公爷抬爱,此番北上,我必然要做出一番大功绩来回报虞垩的人情……” 传令官宣读完军令后,随及又呼喝道:“抬上来!” 只见一对兵卒汗流浃背的抬来四口大箱子。 在传令官的示意下,兵卒们把箱子打开。只见四口大箱子里装满了大荥钱。 黄逸生不解。 眼神示意传令官解释。 传令官从怀里掏出一方大印,然后正色道:“国公爷口谕,封黄督头为征北大将军。你此番此番北上,可自由招兵。行节制兵马便宜之权,事事不必亲自禀告。这四万大荥钱乃督头军费,黎民血膏。还望督头国事为重,切勿贪墨。” 黄逸生恭敬接过大印。 大印上悍然刻着“征北大将军之印”! 封自己做征北大将军 黄逸生低下头来,眼神微眯。 让自己招兵买马实际上不过是一个空头支票而已 四万荥钱,百余兵卒而已。 这个征北大将军,未免太水了吧! …… 国公府。 “郭闻亮,本国公爷交代的事情你安排好了没?”虞垩问道。 传令官郭闻亮立马跪拜道:“国公爷,小的已经办妥了。黄督头已经授印拔营,不日就要北上。” “嗯……”虞垩轻轻的扶着茶杯。“征北大将军可是我大陈奇杰,他此番北方抗蛮,为国尽忠。他的行踪一定要注意啊!切莫让敌国钻到空子,伤了大将军……” 传令官郭闻亮心中一动。“国公爷在上,小的必会守口如瓶,不让蛮族探子知道征北大将军的行踪!” “是啊!”镇国公虞垩意味深长的笑了起来,拍了拍郭闻亮的肩膀。“征北大将军的行踪一定不能泄露哦!” 郭闻亮福至心灵,终于明白了镇国公的暗示。“是啊,征北大将军行踪至关重要,小的心中已有分寸了……” “那你下去吧!”镇国公虞垩面无表情挥了挥手。精致的瓷器茶杯已经化作白色的瓷粉从指尖滑落。 黄逸生,如果你被蛮族围攻,你背后的修仙者到底是救你还是不救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