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征伐_第六章 抵达散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抵达散关 (第1/1页)

    北国大军压境。

    南国迅速作出了防范。

    原先早就有隙的陈国大王和镇国公虞垩此时已经和好如初。

    荥城内内外外的暗谍都悄然撤走了,而镇国公虞垩在陈王连发十二道金令的催促下,率军向嘉峪关挺近。

    北国发兵七百万,围攻嘉峪关。

    出兵一百万围攻葫芦州。

    出兵五百万,围攻西极关。

    出兵二百万,围攻散关。

    而陈国五座雄关之一的一线天,则被蛮族选择性的放弃了。

    一线天,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美誉。

    这里是悬崖峭壁,怪石嶙峋。山底下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无论是有多少兵卒前来,都穿梭那羊肠小道。因此只需要在山顶备一圆木,便可将蛮族兵卒全部撵下山崖去。

    因此一线天关隘上,只驻扎着一个约摸两万人的兵团。

    而蛮族则放弃了攻击难度最大的关隘。

    此番蛮族叩关的主力则在嘉峪关。

    嘉峪关往东,则是陈国富饶的北方粮仓之地……河套平原。河套平原上十一个郡,为北方五座雄关的驻守兵卒提供源源不断的粮草和辎重。

    如果嘉峪关破了,河套平原一失。陈国前线的粮草供应便会断绝。没有了粮草供应,整个北方边疆都会不战而败。

    蛮族大夏皇帝耶律齐御驾亲征,出现在嘉峪关的城下。此番蛮族大有破关南下的决心。

    虞垩也结束了与陈国大王的谈判和对抗,终于再一次获得了大量的政治权力后。然后出兵直奔嘉峪关而来。

    ……

    黄逸生此刻还在雍城的城门外面。

    他还不知道一场赌上两国国运的对抗战,已经在嘉峪关打响。

    这场残酷的灭(卫)国之战,让任何一个失败的国度都输不起。

    散关乃陈国北方五座雄关之一。

    此时黄逸生率领着百余兵卒,他们已经在雍城领取了作战武器。

    其实他们从荥城出发时是有武器的,只不过刚刚走过陈都。黄逸生实在是忍不住底下兄弟抱怨,于是同意他们把身上重达五十余斤的武器装备都卖掉了。

    征北大将军的军衔很高,但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百户督头而已。但唬人的效果是真好。

    但征北大将军的手令的确好用。

    于是在一份盖上“征北大将军之印”的手令下,兵武库只好配发了一百人的武器装备。

    黄逸生不急。

    按照以往经验,蛮族会在冬天来临后退兵的。

    此时散关的攻防战想必激烈万分。

    他才没那么傻,蠢呼呼的上前做炮灰。

    他之所以来北方驻守边疆,其实还是受了镇国公虞垩的情。自己一个乡村布衣,承蒙国公爷抬爱,让自己做了一个百户督头,如今还封自己当征北大将军。

    依菡经常告诉他,做人要知恩图报。所以国家有难,他就带着百十余弟兄北上数千里……

    但是,这些恩情还不足以让黄逸生用命回报。

    因此他一路上拖拖踏踏的赶路,为的就是想让冬天早点到来,自己好早点回家。

    过了雍城,再走四天左右便是目的地散关了。

    散关乃北方五座雄关之一。

    虽然不是嘉峪关那种决胜之地,但也承担了蛮族二百万兵卒的围攻。

    ……

    辽阔的原野上突兀的出现了一座巨城。

    这座巨城蔓延数十里。

    仿佛横嵌在地平线的巨石般,几乎遮挡了大半的阳光。

    巨城的城墙又高又厚,城墙上站满了密密麻麻兵卒。

    鉴于后方依旧安全,因此散关的西门还未关闭。只留下一个小门,小门上站着一派兵吏。进出城门都要反复查验搜索。

    黄逸生的身份和符节都是货真价实的,这些门头小吏自然不敢怠慢来自朝廷的征北大将军。

    于是,来自陈国南方荥城的百余宪兵就这样堂而皇之的走进了帝国大厦的绞rou作坊。

    征北大将军的名头很是响亮。

    但对于兵部的大佬们都知道这个名头的水分。

    散关镇守大将石戟。

    这是一个靠着残酷军功而爬上一方封疆大吏的铁血军人。对于黄逸生的到来,他一个月前就已经知道了。

    “不过是一山野村夫……”石戟不以为意,选择性的忽视了这件事。

    北方五座雄关,其镇守大将皆是一方英烈。他们掌一方军政,赋税自由,且具有铸币权和发行权。

    黄逸生一行人进入散关,和传令官验明兵符后。随及划了一大片地方给他扎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