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有工厂_第258章 鬼才(感谢羡慕嫉妒恨啊万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8章 鬼才(感谢羡慕嫉妒恨啊万赏!) (第1/3页)

    下午。

    刚刚拿下大订单的王琛心情非常好,他把厂里管理层们都召集在一起开会,商量水泥厂扩建的事情。

    会议室。

    坐在会议桌正中央的王琛看着下面一群人,没有着急说扩建的事情,而是交代道:“今天险些发生事故,大家引以为鉴,以后每天下班后,机修工必须把所有机器设备都检查一遍,确定没有问题明天才能继续开工。”

    因为他们是小厂,没有成立工程设备部,所以机修狗归生产部管理,经理王勇立刻自我检讨道:“老板,这件事是我疏忽了,等开完会,我会把您的命令传达下去。”

    王琛瞥瞥他,敲敲桌子道:“不是把我的命令传达下去,而是要执行透彻,我不希望再发生类似的情况,如果有,你自己辞职吧。”

    王勇自知理亏,连忙点头答应下来。

    说完设备安全方面的事情,王琛又闲扯了几句订单的事,最后回归到正题,看着众人道:“咱们厂里的真实产能只有年产量三十万吨左右,这点大家都知道。”

    “嗯。”

    “我们晓得。”

    “老板,产能跟不上咋办?”

    “是把活外包还是怎么样?我认识几个不错的作坊,生产水泥质量都有保证。”

    几个经理你一言我一句说了起来。

    王琛扬了扬手,让大家安静下来,这才道:“如今厂里每年订单量高达一百一十六万吨,我觉得扩建势在必行。”

    “老板,扩建得花不少钱呢。”财政部经理少妇李海霞仔细介绍道:“前阵子采购部刚刚采购了两个月生产量的原料,花了六百多万,如今财务账面上只剩下三百多万,马上又要发工资,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咱们没钱扩建。”

    王琛笑呵呵道:“钱的事情我个人会解决,不用你们担心,我现在想知道的是,扩建需要去哪些部门申报?”

    沈霞接话道:“这个我知道,水泥厂扩建的话需要先到省发改委报批,报批下来后要去工商、税务变更信息,另外,还需要注意好几点。”她把所知的都说了出来。

    王琛听得很仔细。

    水泥厂想要扩建的话,首先得有生产许可证,他们厂里有,不用担心,其次,申报的产能规模必须是一百万吨以上,当然了,可以分成几期来建设,最后,占地面积、人员及机械的配备等等都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要环保啊之类的,污染大的设备不让用等等。

    说完,沈霞补充了一句,“要是审批下来,咱们可以去税务部门申请工业废渣利用方面的免税政策,能节省不少成本。”

    王琛蹙眉道:“后面那些容易办到,省发改委那边咱们不认识人,好像不太容易报批下来吧?毕竟国家对水泥这块管制的很严格。”

    “是很难。”综合办的美妇秦烟有点八卦道:“我听说如高那边有家中型水泥厂去报批扩建成大型水泥厂都被否决了,咱们实力还不如别人,很有可能也报批失败。”

    听到这话王琛沉思起来。

    发改委不同于其他政府部门,那是直接归国五院管辖的,哪怕自己认识云老能利用的上省里的关系也没用,因为发改委根本不属于省里管辖。

    想到这,他有点头疼。

    听秦烟的话,看样子自己水泥厂很有可能报批失败。

    可是发展又势在必行。

    是的,自己水泥生产不用担心,在北宋有生产基地,但是总要掩人耳目吧?

    年产量三十万吨勉强还能扯到五十万吨,但是你扯扯一百一十六万吨试试看,别说市里、省里要查,要是传出去,估计国家都会派人过来查,到时就不是交税不交税的问题了。

    找梅姐走走关系?

    找张良走走关系?

    这两条路子好像都有可能行得通。

    但是王琛最终还是否决了,第一,梅姐和自己说过,最近有事情去京城要忙一个月,现在去麻烦不太好,第二,张良方面还没做出点成绩就要人家帮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啊!

    最终他觉得还得靠自己,这点王琛还是十分放心的,自己有的是本事,只需要做两件事就能解决目前的困境,第一件事是去报批,第二件……嗯,回来等消息。

    好吧,他确实没辙。

    正想着呢,会议室门被敲响了。

    谁呀?

    不知道在开会吗?

    王琛蹙眉朝着门外喊道:“进来。”

    门从外面推开,居然是门卫老扎,他笑容满面道:“老板,有人找您。”

    “谁找我?”王琛以为是客户,那哪怕再忙都得放下手头的事情去瞅瞅。

    老扎忙道:“对方说是新华日报的记者,具体我就不知道了。”

    啊?

    新华日报?

    王琛懵了,这可是省委直属事业单位媒体,准确说是机关报了,怎么会来厂里找自己?

    该不会厂里有什么污染被这群人盯上了吧?

    一想到这,王琛有点坐蜡了,要是厂里被机关报批评,回头真的抬不起头了,他顾不得继续开会,侧头道:“沈霞,你给他们继续开会,我出去一下。”

    “好。”沈霞答应下来。

    王琛起身离开。

    在门卫的带领下前去欢迎记者。

    ……

    会客室。

    王琛见到了新华日报的女记者和助理,毕竟是纸质媒体,不像是电视台采访需要摄影师等等。

    女记者二十五六岁,长得挺漂亮,波浪卷的黑发配上小巧精致的脸庞,让人悦目不已,助理是个三十多岁男子,皮肤很黑,一米七五样子。

    经过交流,王琛得知女记者姓成,看对方态度挺好,不太像来找茬的,只不过嘛,记者找茬一般都不会流露于表面,所以王琛没敢放松警惕。

    成记者没有立刻打开录音笔,而是道:“王总,占用您宝贵的一些时间,行吗?”

    都到这个时候了,肯定不能说不行啊,王琛嗯道:“好。”

    成记者打开录音笔,问道:“根据得到可靠消息,贵厂今天差点发生安全事故,是这样吗?”

    被问到这个问题王琛脸都绿了啊。

    卧槽,事情都解决了,还有记者上门?

    得,这次厂里名声要臭了。

    正不知道怎么回答,成记者又接下去说道:“而且我听说您是冒着丢失每个月三万吨订单的风险,去解决了这起有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是这样吗?”

    诶,听着不太像找茬啊,王琛没太弄明白,含糊道:“差不多吧。”

    成记者笑眯眯道:“能把当时的情况说一遍吗?”

    王琛无奈,只好把之前发生的事情说了遍,稍微修饰了下。

    听完后,成记者一脸佩服道:“先前我采访斯建沈经理的时候,对方也是这样说,王总,那么我想询问,是什么让您冒着大额订单丢失的风险去做这件事?”

    王琛眨眨眼,道:“我和沈经理说过,企业最大的财富是员工,他们来我厂里上班,我肯定要让他们平平安安回去,钱没有了可以再赚,但是人命只有一条,所以当时哪怕只是有一万分之一的可能发生安全事故,我都会竭力阻止。”

    成记者动容道:“这世道像您这样有良心、品格高尚的老板已经不多了。”

    男助理也是一脸钦佩道:“是啊,王总,您实在太棒了。”

    又采访了几句。

    随后,王琛带着成记者他们去生料车间现场看了看,成记者顺带着采访了丁惠珍和其他目睹上午情况的工人们。

    最后,王琛塞了个大红包过去,亲自把人送到门口。

    看样子不像是来找茬的,相反,有点像好事。

    王琛不是第一次被媒体报道了,比如说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