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3节 (第1/3页)
,叔仲惠伯也列席。 于是,三桓家长会共有四人出席,即所谓的“三加一”模式。 其中,公孙敖为长辈,其余三人为同辈。 按规矩,家长会由尊长主持,也就是由公孙敖主持。 “大侄子,二侄子,三侄子,三个大侄子。”公孙敖已经有些乱了阵脚,说出话来也有些混乱。“那个什么,啊,那个什么” 公孙敖一来是有些紧张,二来,这事情说出来很丢人,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哼哼唧唧说不出来。 一旁叔仲惠伯看着难受,于是主动为他解围:“大伯,您要是不好说,让我来说吧。” 叔仲惠伯虽说在这里地位最低并且仅仅是列席资格,但是他为人豪爽,善于交际,因此交游极广,大家都很喜欢他。而这次从宫里传出来的消息,首先就到了他这里。 “那行,那你来吧。”公孙敖自然巴不得这样。 其实,事情一点也不复杂,叔仲惠伯三言两语,把事情说得清清楚楚。 “如今,襄仲叔叔不干了,已经和主公商量好了,要攻打孟孙家族。大概的情况就是这样,我说完了。”最后叔仲惠伯这样说。说起来,其实东门襄仲跟大家的亲戚程度与公孙敖是一样的,大家都是桓公的后代。 大家都没说话,公孙敖是没有主意,叔孙得臣和季文子都知道这完全是公孙敖的过错,好汉做事好汉当,他就应该承担责任。而叔仲惠伯本身就是列席,介绍情况可以,发表意见就不太合适了。 眼看着没人说话,公孙敖忍不住了,他急眼了。 “大侄子们,你们不能见死不救啊,啊季友叔叔经常教导我们说要互相扶助,要同舟共济。如今伯父我遇上难题了,你们都不说话了,啊我们鲁国的传统美德都哪儿去了”公孙敖发火了,他辈分高,有发火的资格。 公孙敖发火了,大家就不能继续装傻了。按年龄,该是叔孙得臣发言。 “伯父,这个事情我们是爱莫能助啊。这件事情,说到天上去都是您老人家理亏啊,唉。”叔孙得臣表态,基本上就是不管。 公孙敖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又看季文子。 季文子发言了:“伯父,按说我们三桓是应该互相扶持,可是,这事情我们还真是难办啊。” 公孙敖的表情很失望,他原以为季文子能伸出援手呢。 “唉,看来你们真是见死不救了,我,我怎么办啊呜呜呜呜”公孙敖说着,哭了。他是一个感情比较脆弱的人。 公孙敖哭了,三个晚辈看着,倒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伯父,两位哥哥,我说几句话行吗”叔仲惠伯说话了。三个人看看他,都点点头。于是,叔仲惠伯说了下去:“我记得季友爷爷活着的时候经常把我们这些晚辈叫到一起,给我们讲道理。有一次季友爷爷让我们看一个三足鼎,对我们说:你们看,这个三足鼎如果少了一个脚,就根本立不住;如果多了一个脚呢又会立不稳。只有这个三足鼎,放在哪里,不论地平不平,都能立稳。这就像我们三桓的三个家族,我们只有互相提携,互相帮助,才能长盛不衰。” 叔仲惠伯说到这里,停顿了一阵,他要给大家一些思考的时间。 果然,听了叔仲惠伯的话,每个人都开始思考。 季文子当然记得叔仲惠伯所说的那段故事,事实上他还记得更多爷爷说过的话,因为很多话爷爷只对他说过。 爷爷对他说过齐国国家和高家的事情:“孩子,从周朝开始到现在,三百多年过去了,有过多少公子公孙可是,有几个公子公孙如今还能家道不衰的按常规,公子是卿的待遇,公孙是大夫的待遇,之后待遇递减,到五世亲绝之后,也就是平头老百姓了。可是,为什么齐国的高家和国家能够世世为上卿不是因为他们的祖上是周王任命的上卿,而是因为这两家互相提携,共同进退。为什么当初庆父和叔牙犯罪而死,我还要让他们的儿子做卿因为我们都是桓公的后代,只要我们三家像国家和高家一样同舟共济,互相提携,我们三家就也能世世为卿,子孙后代,永世昌盛。” 想到这里,季文子说话了:“是啊,爷爷说过,我们三家,如果灭亡了一家,另外两家也不能存在下去。伯父,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我们三个晚辈一块去找襄仲叔叔为伯父求情,不知有没有用” 听了季文子的话,公孙敖的眼中又放射出希望的光芒。 “没那么简单啊,襄仲叔叔这个人一向是个不吃亏的人,单单去求情没用的。我看,除非伯父把小婶子还给襄仲叔叔,否则说什么也没用。”叔孙得臣说。他的态度也有了变化,这也算在提建议。 “那,那还不如杀了我。”公孙敖斩钉截铁地拒绝了。见色忘命,说的就是他这样的人。 那哥三个一听,哭笑不得。 叔仲惠伯想了想,又说话了:“伯父,我有一个建议。其实,襄仲叔叔现在也未必就是真想要小婶子了,不过面子他是要的。所以,一边向襄仲叔叔赔礼道歉,一边把小婶子给送回去,谁也别要了,这样,襄仲叔叔倒也可能接受。这可是底线了,如果伯父还是不同意的话,对不起,我是无能为力了,我先告辞了。” 说完,叔仲惠伯起身,就要走。叔孙得臣和季文子也都起身,也准备走。 公孙敖一看这架势,自己要是再坚持,恐怕真要掉脑袋了,急忙拦住三人:“喂喂喂,大侄子们,我,我接受还不行吗” 现在,算是达成一致。大家认为,叔仲惠伯跟东门襄仲关系最好,又只是三桓的旁支,因此派他去向东门襄仲说和最合适。叔仲惠伯也没推辞,一口应承下来。 “大侄子,全靠你了。啊,这个忙你帮我,我以后也给你在莒国找个美女做老婆。”公孙敖对叔仲惠伯说。 “嘿嘿。”叔仲惠伯没接这个茬,心说找谁做媒也不能找你啊。 妥协 东门襄仲一边派手下组织家兵,联络公室的队伍,准备攻打公孙敖。一边,东门襄仲心里也有些打鼓。一来,为了个女人就这样兄弟相残,传出去名声一定不好听,何况就算灭了公孙敖,出了这口气,还能把那个女人娶回来吗公孙敖都过了一水了,自己还好意思娶吗二来,公孙敖家里也不是白给的,如果叔孙和季孙两家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