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刚说春秋_第11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3节 (第2/3页)

公孙敖联合起来,那鹿死谁手还真是难说呢。

    可是,如果不攻打公孙敖,一来一口恶气出不来,二来,话已经说出去了,总不能就这么收回吧

    正在烦闷,叔仲惠伯来了。

    “叔,听说您要攻打公孙敖伯父啊”叔仲惠伯进来就问。

    “啊,对,对啊。他抢了我老婆,不,是偷了。大侄子你说,做这样没屁眼的事,是不是该打”东门襄仲说。他一向喜欢叔仲惠伯。

    “叔,听我说好吧据我所知,对内用兵叫作乱,对外用兵叫做寇。对外用兵呢,怎么说大家都有伤亡;对内用兵呢,死的可就都是自家人了。手心手背都是rou啊,血浓于水啊,一笔写不出两个姬字啊。两千多年以后要是有人把这段故事写下来,说是鲁国为什么内乱了,结果是因为一个女人,你说咱们丢不丢人咱们内乱了,外面的敌人可就有机会来侵略我们了。我看,和平万岁吧。”叔仲惠伯虽然辈分低,可是人家的话说得有理。

    “可是这事情不怪我啊,都是他自己招的不是吗”

    “叔啊,地球人都知道这事情是公孙敖伯父不对,这不,昨天开家长会大家还都批评了他,说大家都是兄弟,这样做太不厚道了,他也认了错。叔啊,公孙敖伯父那些毛病您还不知道吗没什么爱好,就是好个色。看在大家都是桓公后代的分上,就别跟他计较了。”叔仲惠伯这话软硬兼施,等于告诉东门襄仲三桓已经在一块商量过对策了。

    “那,那我老婆就白白归他了”东门襄仲还是想不通。换了谁,谁也想不通。

    “我这么想啊:你说那个女人如果就给了公孙敖伯父呢,可是那是襄仲叔叔的老婆;如果襄仲叔叔要回来呢,可是她又跟公孙敖伯父上过床了。我看这样行不,叔叔也别娶她了,我去劝劝公孙敖伯父,让他把那女人送回莒国,再让他把聘礼给您送回来,再赔个罪。这样,咱们就当没发生过这件事情,今后还是一家人,怎样”叔仲惠伯不说这是他们跟公孙敖商量好的,只说是自己的建议。

    “那,好吧。”东门襄仲同意了。

    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了。

    就这样,叔仲惠伯把两边都摆平了,一场家族危机顺利渡过。

    这也是三桓家族的第一次同舟共济,三家第一次感受到了互相帮助的力量。

    卷款私奔

    事情是过去了,但是后遗症留下来了。

    公孙敖的名声本来就说不上好,现在更差劲了。

    在朝廷,每次看见东门襄仲都很尴尬。

    在家里,声己对他没什么好脸色,这么多年感情了,现在jiejie死了,还不给自己转正,待遇提不上去在其次,关键是伤自尊心啊。两个儿子也阴阳怪气的,见了他跟看见怪物一样。

    还有,公孙敖总觉得自己吃了大亏,为什么呢因为当初东门襄仲的聘礼是送到女方家去了,也不能要回来。所以,赔给东门襄仲的聘礼是自己这里搭进去的。想想看,聘礼出了不少,结果才爽了几天,就把人给送回去了,亏不亏

    公孙敖就觉得这日子越过越没劲,这心情越来越烦,看什么都不顺眼,看谁都不是好人。这简直就不是在过日子,简直就是熬月份。

    “我哪里是公孙敖啊,我是公孙敖掉水里了,我叫公孙熬算了。”

    从此,公孙敖私下里给自己改了个名字:公孙熬。

    越是这样,公孙熬就越是想念那个被自己送回莒国的美女。

    转眼第二年秋天到了,周襄王崩了。

    周襄王崩了,鲁国自然应该派人前去吊唁。臧文仲已经老得门牙都管不住口水了,自然不能去;东门襄仲刚刚出了几趟差,也不想动了。轮下来,轮到了公孙熬。

    “爹,去吧,就当散散心。”两个儿子勉励他。其实,爹能不能散心不重要,重要的是,爹走了,大家都能散散心。

    就这样,公孙熬带着丧礼上路了。

    一路上,公孙熬没心思去想周王的事情,他只是怀念莒女。

    “活人还想不过来呢,还想死人”公孙熬对自己说。看见丧礼,又想起聘礼来,心情更糟糕。

    眼看走到了伟大首都洛邑,远远地已经看到了洛邑城。

    “走,往回走。”公孙熬给御者下令。

    “怎么往回走”御者很惊奇,问了一句。

    “去莒国。”

    公孙熬作出了一个旷古以来没有过的决定,他决定放弃去周王室吊唁的任务,到莒国去寻找莒女,追求自己的爱情。

    天哪,伟大的爱情故事啊。

    天哪,为了心爱女人抛家舍业啊。

    天哪,为了一个女人,置国家的利益于不顾啊。

    不管怎样,公孙熬卷款潜逃到莒国去了。

    也不知道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还是公孙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总之,公孙熬到莒国找到了莒女,并且莒国参照政治避难国际规则给了他大夫的待遇。从此,公孙熬跟小老婆就在莒国过上了非人的生活。

    非人的生活,也就是神仙一般的生活。

    卷款潜逃并在国外包二奶的祖师爷就是公孙熬了。

    公孙熬事件成为当时的国际事件,同时也成为民间街谈巷议的主要话题。公孙熬私奔之后,鲁文公不得不紧急派人前往周王室吊唁并解释,这个人选毫无疑问只能是东门襄仲。东门襄仲很不愿意,他很愤怒:“该死的公孙熬,干什么都让我给他擦屁股。”

    东门襄仲到了洛邑,立即发现周襄王的驾崩不是新闻,公孙熬携款私奔才是新闻,很多人都来向他打听:“喂,有什么内幕透露一下。”“公孙熬私奔,你有什么感想”“那个女人真的有那么sao吗”

    自古以来,八卦都是人们感兴趣的东西。

    “该死的公孙熬,老子要没收你家的封邑,让你老婆孩子去喝西北风。”东门襄仲咬牙切齿地发誓。

    可是,东门襄仲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在伟大首都发誓的时候,三桓又召开了一次紧急家长会。之后,三桓找到鲁文公,一通成功的忽悠,于是公孙熬的大儿子孟孙谷接替孟孙家家长职位,同时继承了公孙熬的封邑和司马职务。

    三桓,依然鼎立在鲁国权力场中。等东门襄仲回到鲁国,黄花菜都凉了,只得接受现实。

    在鲁国国内,公孙熬的事迹家喻户晓,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