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节 (第3/3页)
多人都说:“看人家公孙熬,那么大个家业都可以舍弃,我们还有什么舍不得的呢”
从那之后,私奔在鲁国成为一种时尚。 几千年以后,英国温莎公爵放弃爵位,与美国寡妇私奔西班牙,真可谓公孙熬转世。 第一二八章绯闻引发的谋杀案 公孙熬的爱情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吗我们索性把公孙熬的故事说完。 鲁文公八年前619年公孙熬私奔,到了鲁文公十年前617年,公孙熬在莒国待了两年,生了两个儿子。这时候,他想回鲁国了。可是,走容易,回来可就难了。往轻里说,公孙熬算是私奔;往重里说,他就算叛逃,而且是卷款叛逃。如今要回来,不走走路子,疏通疏通关系,那是绝对不行的。 来看看公孙熬是怎么折腾的。 生命在于折腾 公孙熬把想回鲁国的事情派人告诉了儿子孟孙谷,孟孙谷虽然对老爹也有意见,但是那毕竟是老爹啊,这总在外面漂着也不是个办法。于是,孟孙谷去找叔仲惠伯去了。 叫上了叔仲惠伯,两人去找东门襄仲去了。为什么要找东门襄仲冤有头,债有主,只要东门襄仲不反对,谁还得罪这个人 “叔,你看,公孙熬伯父想叶落归根,可是,没有您的批准,他不敢回来。您看,就让他回来吧。”叔仲惠伯向东门襄仲请求。 “什么,他还有脸回来莒国不是挺好吗回来干什么”东门襄仲听说是公孙熬的事情,勃然大怒,他算是恨死公孙熬了。 “叔啊,公孙熬伯父是做得不对,可是再不对,他也是您的堂哥啊。再说了,祖上怎么教导咱们亲亲上恩啊。不就是为了一个女人吗公孙熬伯父没什么志气,您不能也跟他一般见识啊。为了一个女人而坏了兄弟情感,这样的事情您怎么会做呢”别说,叔仲惠伯还真有两把刷子,连说大道理带拍马屁,说得东门襄仲直点头。 “那,女人的事情就算了,卷款潜逃的事情怎么说”东门襄仲有点松口。 “嗨,不就一点公款吗咱们关起门来说话,谁还没贪污过公款啊” “那行吧,让他回来吧。不过说好了,回来之后只能在家里老老实实待着,朝廷上没他的事。”东门襄仲同意了,不过提了个条件:在家养老,官职没有。 就这样,公孙熬带着三奶和两个小儿子,从莒国回到了伟大祖国。 公孙熬在鲁国家里待了三年,这三年哪里也没有去,就在家里待着了。三年之后,公孙熬又怀念莒国的生活了。某一天早上,公孙熬拾掇拾掇,带着三奶和两个小儿子,出门上路。 “爹,你去哪里”孟孙谷连忙过来问。 “去莒国。” “去莒国为什么去莒国” “我愿意。” “你要想清楚啊。” “没什么好想的。” 就这样,公孙熬又带着三奶和两个孩子移民莒国了。 故事结束了还差一点。 正所谓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如果说第一次移民莒国是叛逃,那么公孙熬第二次移民莒国就完全是合法的。可问题是,第一次固然是叛逃,那时候公孙熬是鲁国的卿,按照政治避难国际规则,他理所当然在莒国享受大夫待遇,有房有车有地。可是第二次不一样了,他这次的身份就是鲁国老百姓,连离休老干部都不算,这样的身份到了莒国,那是什么都没有,不算你非法移民就算给面子了。 好在公孙熬还有积蓄。但靠着这点积蓄在莒国过日子,那叫一个不爽。 也就过了一年,公孙熬坐吃山空,眼看着生活水平从豪华奔向小康,再这么下去,很快就该从小康奔初级阶段了。怎么办还能怎么办 公孙熬毅然决然决定回到伟大祖国的怀抱,而伟大祖国张开了伟大的怀抱,东门襄仲再一次同意公孙熬回来。 伴奏音乐:归来吧,归来呦,浪迹天涯的游子。 落叶归根 可是,公孙熬却再也看不见祖国的油菜花了。就在他准备回国的时候,突发急病死在了齐国。他不是在莒国吗怎么死在了齐国原来,尽管鲁国与莒国相邻,但是从曲阜到莒国的道路难行,所以通常都要走北线从齐国绕行。 不知道为什么,听说公孙熬死了,东门襄仲变卦了,他决定禁止公孙熬的遗体回国。 俗话常说:走着出去,躺着回来。这下可好,躺着回不来了。 古人对死人是很讲究的,一个人活着,在哪里无所谓。但是死了之后一定要千方百计落叶归根,否则就成了孤魂野鬼,没有人供奉,就是饿鬼。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人老了,老婆死了。 人生最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人老了,孩子死了。 人生最最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人死了,老婆还年轻,孩子还小。 公孙熬的孤儿寡母守着公孙熬的尸体,痛哭流涕,不知道该怎么办。 有人觉得他们可怜,给他们出主意:你们啊,把公孙熬的棺材放到齐鲁交界的堂阜去,鲁国人一定会把棺材弄回去的。 好主意。 当个人问题搞成国际问题之后,问题往往就容易解决了。 公孙熬的棺材就这样放在了齐鲁边界。 齐国人在看热闹,于是鲁国人受不了了。 这个时候,公孙熬的大儿子孟孙谷已经走在了公孙熬的前面,因为孟孙谷的儿子还小,孟家的家长就由公孙熬的二儿子孟孙难接任了。孟孙难的母亲就是声己,声己恨死了公孙熬,因此孟孙难一开始对父亲尸体落叶归根的事情也睁只眼闭只眼。可是,如今父亲的尸体成了国际笑话,孟孙难受不了了,于是来到朝廷请求把父亲的尸体运回来。东门襄仲一开始不同意,孟孙难就跟他玩坐地泡,你不同意,我就静坐示威。不仅我一个人静坐示威,还要让我全家都来静坐示威。 眼看事情要闹成群体**件了,东门襄仲害怕了。 “去去去吧,怎么说你爹也是咱们一家人,去把棺材接回来吧。”东门襄仲松了口。 当个人事件搞成群体**件之后,事情往往就容易解决了。 就这样,公孙熬总算落叶归根了。基本上,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