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节 (第3/3页)
如果拒绝你,一定会用最严厉的口气。 “你还好意思来楚国人不是对你很好吗啊你来干什么替楚国人刺探情报告诉你,晋国不欢迎你,晋国人民不欢迎你。趁我还没有想清楚是不是要扣留你之前,给我消失掉。”郤克看见公孙归父就气不打一处来,一通臭骂,把公孙归父骂了出来。
公孙归父灰溜溜地从晋国回国,走到宋国的时候,传来了一个噩耗:鲁宣公薨了。 “坏事了。”公孙归父暗自叫苦,这个节骨眼上,鲁宣公薨了,自己又在外面,鲁国不是成了三桓的天下 确实坏事了。 自从公孙归父去了晋国,三桓就开始行动了,世界上没有人会坐以待毙。 鲁宣公胆战心惊,从前还有公孙归父给壮胆,如今公孙归父也不在,自己随时可能被三桓干掉。另一方面,鲁宣公对公孙归父去晋国不抱希望,本来晋国人就不喜欢他们,再加上现在是郤克执政,这个刻薄的家伙是最记仇的,他能给公孙归父什么好脸 鲁宣公天天晚上做噩梦,几天时间瘦了十几斤。终于,在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薨了。 三桓弹冠相庆,相约来到朝廷。 按规矩,由六卿决定谁来继位,公孙归父不在,于是三桓和臧宣叔、子叔声伯公孙婴齐,宣公的侄子一道宣布太子继位,就是鲁成公。 大事商量妥当,三桓就开始发难了。 “各位,当年东门襄仲废嫡立庶,结果导致诸侯都瞧不起我们,晋国人因此与我们疏远,这些都是东门襄仲的责任。之后,东门襄仲还卖国求荣,把汶西的土地割给了齐国人。再后来,公孙归父千方百计挑拨我们和宣公的关系,跟楚国打得火热。各位,新账老账要算个总账,大家说怎么办吧”季文子辈分高资格老,说话也没客气。 孟献子和宣伯双双响应,要求严惩东门家族;声伯没话可说,他也不喜欢公孙归父,可是也不愿意落井下石。 “老臧,你的意见呢”宣伯问。有些威逼的味道。 “哼,既然你们要铲除他们,我还有什么好说把他们全家驱逐出境就是了。”臧宣叔说。他为公孙归父不平,但是他也知道驱逐东门家族总比灭门要好。 当天,司寇臧宣叔宣布:东门家族为不受欢迎的家族,立即驱逐出境。 东门家族被驱逐到了齐国。 公孙归父在路上得知噩耗,痛哭一场,前往齐国避难去了。 机关算尽,最终落得个流落异乡。 在这场生死存亡的斗争中,三桓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两面讨好 公孙归父的逃走,意味着鲁国的政治格局重新划分。 声伯接替了公孙归父的位置,实际上代表公室。三桓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季文子在朝廷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大。鲁成公尽管也对三桓存有戒心,但是看见父亲和公孙归父的下场,他决定还是以和为贵。 亲晋派的三桓得势之后,鲁国外交政策必然地进行了修正,从鲁宣公时期的投齐联楚修正为全面投靠晋国。鲁成公元年,鲁国派出臧宣叔前往晋国,修复与晋国的关系,与晋国结盟。 鲁国外交政策的变化直接导致齐国和楚国对鲁国的不满,之后,齐国进攻鲁国并夺取汶阳,鲁国向晋国求援,晋国郤克领军出兵援鲁抗齐,于是就有了晋齐鞍之战见第三部 第一一三章,鲁国夺回汶阳。 当世界上有两个老大的时候,世界人民就很难有安生日子过了。 投靠了晋老大,楚老大就很生气。 鞍之战刚刚结束,晋军收兵回朝抱老婆去了,这边楚老大出动了,子重领军。根据老大尽量不打老大的国际事务原则,楚军先是攻打卫国,随后屁股歪一歪,移师鲁国的蜀地,要找鲁国出气。 晋老大走了,楚老大来了,鲁国人慌了。 紧急内阁会议。 “各位,怎么办怎么办”鲁成公没主意。 “赶紧找晋老大来帮忙吧。”臧宣叔建议。听口气,就带着嘲讽,他是亲齐派,很讨厌晋国人。 “老臧,你太不耿直了,明知道晋国人刚走,不可能来救我们。”宣伯回了一句。他知道晋国人的德行,所以随后加了一句:“超级大国都是纸老虎。” 晋老大很显然是靠不住的,那么就只剩下一条路可走了:向楚国人求和。 “宣叔啊,要不,您辛苦一趟,走一趟楚军大营”鲁成公也看清了形势。 “别介,楚国人已经出来很久了,我们不去他们也要撤军了。如今让我去轻而易举得到这个功劳,嘿嘿,我可不敢。”臧宣叔刚才被宣伯抢白,此时翻翻白眼,拒绝接受这个任务。 鲁成公干瞪眼,这里人人都能不尿他。 说起来,孟献子这个人很实在,看鲁成公下不来台,臧宣叔和宣伯又互不买账,他挺身而出了。 “这样,我去吧,算我捡个功劳。不过,楚国人是很贪的,我不能空手而去。”孟献子主动提出要去楚军大营。 就这样,孟献子去了楚军大营求和。 其实,楚国人也并不一定要打鲁国,他们是要这个面子,你晋国打了我的盟友齐国,我就打你的盟国。 孟献子带着玉器珠宝前去求和,子重很爽快地答应了,不仅答应了,而且不收珠宝。楚国人高风亮节才不是。 “珠宝你们拿回去,我们不缺这个,你们给我们木工、裁缝、织工各一百人就行了。另外,派个公子去我们那里做人质。”子重看重的是人,技术工人,楚国最需要的就是技术工人。 无可奈何,第二天,鲁国如数送上楚国要求的技术工人以及鲁成公的弟弟公子公衡作为人质。 这就行了不行。 楚国人随后在蜀地召开盟会,楚国子重、齐国晏弱、宋国华元、卫国孙良夫、郑国的公子去疾、陈国的公孙宁、蔡景公、许灵公参加盟会。因为是在鲁国的地盘上,鲁成公只得亲自出席。 可以说,除了晋国,全世界都参加了这次盟会,而晋国睁只眼闭只眼,假装不知道。 新外交政策 鲁国现在开始检讨自己的外交政策,既然晋国靠不住,是不是应该投靠楚国呢 内阁会议。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