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2节 (第1/3页)
就是荒唐。 历史人物,绝不应该用好人和坏人来划分。一种更合理的划分是:适应环境的人和不适应环境的人。 有时候我们会问,是什么构成了历史是什么在推动历史的发展爱情还是仇恨利益还是**感情还是理智 仇恨,是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仇恨,也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 所以,复仇也就构成了历史故事的重要题材。 吴国和越国,当时世界东南的两个蛮夷国家,短时间内崛起,但是很快消亡。这两个国家的崛起,就是仇恨发酵的结果。当仇恨远去,泡沫随之破裂,一切归于寂静。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个复仇人物先后登场,伍子胥和越王勾践,一个家仇,一个国恨。他们报仇的过程绝对是一个传奇接着一个传奇,他们的坚忍不拔和忍辱负重令人叹为观止,因而也就必然贡献给我们许多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至今令我们感伤或者激励着我们前行,譬如伍子胥的日暮途穷和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 伍子胥和伯嚭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对人物,一个忠臣,一个jianian臣。可是,历史的真实不要简单用忠或者jianian来定义。 伍子胥和伯嚭具有相似的身世,从深仇大恨的角度来说,伯嚭比伍子胥有过之而无不及。从伯宗到伯郤宛,从晋国到楚国,伯嚭的先辈已经连续三代冤死。对于伯嚭来说,或者对于每一个连续三代为国尽忠却惨遭横死的人来说,除了报仇,还需要什么需要反思。当悲剧总是光临同一家人的时候,如何适应这个世界就是这一家人最迫切想要知道的答案了。 从人生的角度来看,伯嚭是成功的,他不仅为自己的父辈报了仇,而且成功地完成了转型,避免了父辈的悲剧在自己这一代人身上重演。只是遗憾的是,伍子胥重蹈了父亲的覆辙。所以,伍子胥的人生只成功了一半,那就是报仇的部分。当然,伍子胥在他失败的一半中做了一件正确的事,那就是把自己的儿子移民到了国外。 历史,往往存在大量的虚构和篡改。虚构,往往出于人们的美好愿望,这是笔者愿意将之保留的原因;篡改,则一定是出于蒙蔽大众的目的,这才是笔者一定要还原真相的理由。 中国历史上第一美女西施被夹在国仇家恨之间,就如同鲜血中的一朵玫瑰,怎样去形容她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而范蠡是个集中了伍子胥和伯嚭两个人的优点的人,权力、金钱、美女,他样样俱全。帅哥美女的爱情故事尽管传奇多于真实,我们还是应该成全他们。 人生的模板毫无疑问应当是范帅哥,可是,伍子胥这个悲剧人物被抬到了至高的地位,而伯嚭成了他的反面。于是,一段历史毫不留情地遭到篡改。 伯嚭并没有死,jianian臣并没有被诛杀,被诛杀的只是历史真相。 伯嚭在越国的地位甚至并不低于他在吴国的地位,他从吴国太宰摇身一变成了越国太宰,照样贪污,继续受贿,过着幸福的生活。可能某些正义之士会感到愤懑,可能普罗大众会感到失落。可是,历史真相就是如此,千百年来都是如此。 学习历史不是为了逃避现实,因为,真实的历史就是现实的一部分。 历史不是梦想,历史就在眼前,历史就在每个人的手中或者脚下。 就像体制改革,晋国的内阁制和楚国的王权制都已经走向了末路,下一步是走向分裂,还是迈向改革,历史的选择不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中吗 第一六一章吴国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卜算子宋王观 按照史记的体例,帝王为“本纪”,诸侯为“世家”。 而“世家”排第一位的不是辈分最高的姜太公建立的齐国,也不是地位最高的周公创立的鲁国,也不是爵位最高的商人后裔创立的宋国,而是吴国。为什么司马迁的姥姥是吴国人 答案错误。 真正的原因是:周朝原本应该是吴国的。 离家出走的男人 商朝末年,周国国君是古公亶音沾父。周国在古公亶父的时候已经是西部实力最强的国家了,因此商王任命古公亶父为周公。古公亶父有三个嫡子,大儿子叫太伯又作泰伯,二儿子叫仲雍,又叫吴仲,小儿子叫季历。 按照周的宗法制度,太伯是君位的继承人。可是,有一个问题摆在面前:太伯没有儿子。那么太伯之后,谁来继位从前还没有遇上过这样的事情。 小儿子季历的嫡长子叫做姬昌,聪明能干,用史记的说法叫“有圣瑞”。古公亶父于是有个想法:太伯之后,姬昌继位。 可是,问题又来了。如果姬昌继位,他父亲季历怎么办那么,是不是季历先继位 可是,问题又来了。如果季历继位,他哥哥仲雍怎么摆按理,仲雍排在季历的前面。那么,仲雍继位之后再传给季历,季历再传给姬昌 可是,问题又来了,仲雍有儿子,那么仲雍之后就应该传给儿子,而不是弟弟。 那么,干脆废了太伯和仲雍,直接让季历继位可是这也不行,一来这是破坏规矩,二来,太伯和仲雍本身也很贤能,没有理由废他们。 古公亶父为了这个问题,想得脑仁都痛,也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来。 父亲愁眉苦脸、心绪不宁,太伯和仲雍都看在眼里,怎么办太伯和仲雍于是去找父亲,提出愿意让弟弟接任国君,可是古公亶父没有同意,他知道两个儿子都很孝顺,不想让他们受委屈。 尽管拒绝了太伯和仲雍的请求,古公亶父心结未去,依然情绪不佳。不多久,古公亶父病倒了。 “兄弟,机会来了。”太伯对仲雍说。 “什么机会大哥,你可不要乱来啊。”仲雍担心哥哥要对父亲不利。 “兄弟,你想到哪里去了”太伯瞪了弟弟一眼,有些不满意:“我说的机会是咱们两人可以借口去衡山为父亲采药,趁机出走,那么,国君的位置自然就留给季历了。” “原来如此。”仲雍恍然大悟。 于是,兄弟二人去见父亲,说是传说中南岳衡山有仙草包治百病,两人想去采药,为父亲治病。 古公亶父其实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