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刚说春秋_第14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3节 (第2/3页)

 巫臣的来到,给了吴王寿梦意外之喜,他万万没有想到中原老大会主动派人出使吴国。

    吴王寿梦给了巫臣隆重的欢迎仪式,巫臣是个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人物,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是他的特长,三言两语之后,就摸清了吴王的底牌。

    “土老鳖,容易忽悠。”巫臣为吴王寿梦作了定位,他知道吴王寿梦很急于与中原诸侯交往,很渴望获得承认。

    巫臣首先代表晋景公问候了吴王寿梦,然后说了一堆两国历史上血浓于水的兄弟情谊的故事,说到听说吴王最近访问了鲁国,非常关注吴国的发展,希望能够尽一点绵薄之力为大哥国家的繁荣强盛作出贡献。

    随后,双方就国际事务进行了交流,说着说着,说到了楚国。

    “狗日的楚国太傲慢了,蛮夷。”吴王寿梦提起楚国就是一肚子火,嘴上也就不干不净起来。

    “大王,您说得太对了,楚国就是蛮夷。不瞒您说,根据我们最近的情报,楚国正准备吞并吴国呢。而我家主公这次派我来,就是为了提醒您要提高警惕。”巫臣先把自己的祖国骂了一通,然后把话引到了正题上。

    “不怕,吴楚之间山水相隔,怕他们个球。”吴王寿梦没当回事。

    “话不是这么说,楚国灭了这么多国家,哪个不是山水相隔的何况,吴国腹地都是平原,万一被楚国攻破了屏障,岂不是无险可守”

    “那,那我们也不怕,顶多跟他们拼了。”

    “大王,别这样,有我们晋国在,怎么能坐视大哥国家的危险于不顾呢这不,我带来了三十乘战车,我家主公说了,只要您一声令下,我们愿意帮助你们建立军队,教授战法。您也知道,晋国的战术打法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只要我们帮助你们建立起军队来,加上大王您的英明领导和吴国人民的尚武精神,还怕楚国人么”巫臣提出了建议,顺便拍了一通马屁。

    吴王寿梦被感动了,血浓于水啊,尽管血的浓度已经稀释到跟水差不多了,可是还是浓于水啊。

    “晋国兄弟的恩情,我们没齿不忘啊。”吴王寿梦表示。他没有想到的是,晋国人来帮他并不是因为他也姓姬,而是想利用他对付楚国人。

    不管怎样,现在巫臣成了吴国的总军事顾问。

    野蛮人的行动

    吴国人此前打仗是不用马也不用车的,自然也就没有战车,甚至连盔甲也没有。打仗的时候就是大家手持刀叉棍棒,一边吼一边冲杀,直到消灭对手或者被对手消灭。

    不过,吴国人对死看得不重,打仗十分勇猛。

    巫臣把吴国的贵族们集中起来,进行军事训练,教给他们怎么驾车,怎么在车上射箭,怎么在车上格斗。此外,还教给他们怎么布阵,怎么进攻和怎么防守。巫臣还带来了战鼓和战旗,告诉吴国人怎么统一指挥。

    巫臣还给大家讲晋楚大战,讲一鼓作气。

    吴国人这下算是开了眼了,这不就是传说的先进文化吗

    对于车战的应用,其实巫臣比纯粹的晋国人更有心得,因为南方山多,巫臣具有各种地形下使用战车作战的经验。

    在巫臣的悉心指导下,吴国人迅速学会了车战,学会了排兵布阵。

    巫臣知道,这帮不要命的蛮子一旦掌握了先进的战法,其战斗力将是令人恐怖的。

    “蛮子不可怕,就怕蛮子有文化。”巫臣暗自感慨。

    三个月时间过去,巫臣决定回到晋国复命了。

    临行前,巫臣留下了十五乘战车以及战车上的乘员给吴国,作为晋**事顾问。此外,他把儿子巫狐庸也留给了吴王寿梦。

    “大王,为了表达吴晋两国之间的兄弟之情,我把儿子留下来为大王效力。”巫臣说。

    “好,好,你放心,你儿子就是我儿子,我会好好待他。”吴王寿梦再一次感动了。

    巫臣走了,因为夏姬盼着他回去。时间长了,要是夏姬再跟别人跑了,那不是亏大了巫狐庸留下来了,他成为吴国的外交官,专门负责与北方诸侯之间的联络。

    巫臣走后,按照巫臣临行前的建议,吴王寿梦出兵攻打楚国的附庸国巢国在安徽境内巢湖一带。一来演练先进打法,二来配合中原诸侯的抗楚战争。巢国一开始并没有把蛮夷小国吴国放在眼里,看着吴国人驾车的技术都很二五眼,以为这就是一支乌合之众。谁知道一旦交锋,吴国士兵都是些不要命的,巢国哪里见过这样的,惨败而归,立即向楚国求救。

    于是,子重、子反急忙率军来救巢国,等他们到了,吴国人已经撤了。屁股一歪,攻打楚国的另一个附庸国徐国今徐州境内去了,没办法,子重、子反领兵支援徐国去了。

    等到楚军到了徐国,吴国人又转而攻打楚国的州来今安徽凤台了。于是子重和子反又去救州来,可是吴国人又撤了。

    一年当中,吴国人七次入侵徐国、巢国以及州来,子重、子反也奔波了七次,真的是疲于奔命了。

    现在,楚国人真的麻烦了。北面有强大而狡猾的晋国人,东面有蛮横而不要命的吴国人。最糟糕的是,吴国人现在和晋国人勾结在了一起。

    关于州来,顺便说说。

    州来原本是个小国,春秋时被楚国吞并。后来被吴国占领,后来又被楚国夺回,后来又被吴国夺去。后来吴王夫差把蔡国迁到州来,因此州来改名为下蔡。再后来,吴国灭亡之后,州来又成了楚国的地盘。再后来,在秦的打击下,楚国东迁,这里又成了秦楚必争之地。早晨,秦兵打过来了,百姓们便说自己是秦国的良民,把秦国的门牌翻过来,晚上楚军攻过来了,百姓们便说自己是楚国的顺民,把楚国的门牌翻过来,以此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这也是“朝秦暮楚”这个成语的来源之一。

    第一六三章吴国人的原生态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这是**的战略战术,但是,这不是他的发明,谁的发明吴国人。

    吴国人尽管不够文明,但是他们很聪明。他们知道自己不是楚国人的对手,但是,他们知道该怎样对付楚国人。

    再回想国共内战时期**的战略战术“各个击破,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来自先轸,我们现在可以知道,**的战略战术都来源于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