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节 (第3/3页)
秋。
现在我们知道了,为什么古人爱读春秋。 战败楚国 吴国人与鲁国人的交往比较频繁,一来吴王寿梦对鲁国的印象非常好,二来两国之间的距离比较近,三来,鲁国不是强国,吴国在与他们交往中心理上不会有负担。 吴王寿梦十六年前570年,也就是晋悼公三年,晋国又开始强大起来,在中原与楚国争夺霸主。楚国令尹子重决定对吴国进行一次“外科手术式”的打击,以便让吴国停止侵扰,从而让楚国可以集中精力对付晋国人。 春天,楚国人出兵了,子重亲自挂帅,还专门挑选了擅长山地作战的精兵。此前,吴楚双方并没有实质性的交手,而这一次,子重是下了决心要给吴国人一点颜色看看。 楚国大军进入吴国境内,第一目标为鸠兹今安徽芜湖市东南。楚国人的实力没得说,一举拿下鸠兹。随后,楚军进逼衡山今安徽当涂县横山。 吴军主力并没有出现,只有小股部队在楚军侧翼sao扰。吴军都是轻装,再加上周围地形不是山就是湖泊,吴国人来去如风。这么说吧,就是抗楚游击队。而楚国人行动迟滞,感到应付起来非常费力。 “令尹,此地地形复杂,我们大军行动不便,再加上雨季就要到来,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不如让我率领小股精兵插入吴国腹地,扫平道路。”子重手下悍将邓廖提了这么个建议。 于是,子重给了邓廖一百乘战车、三千步卒,让他率先出发。子重率领大军就驻扎在衡山之外,等待消息。 三天之后,消息来了。不是一个消息,是一群消息,因为残兵败将逃回来一群。原来,楚军在山水之间盘旋前进,道路十分艰难,不是高低不平就是泥泞不堪,不说走路,就是推车都把大家搞得筋疲力尽。等到大家累得半死的时候,吴国人杀到了。本来吴国人就是以逸待劳,再加上其凶狠程度远远超过楚国人,这仗还怎么打邓廖被活捉,楚军几乎全军覆没,只有不到三十乘战车和三百名步兵逃回。 子重现在傻眼了,邓廖算得上自己手下第一战将了,又勇猛又有智谋,如今邓廖被俘,军心震动。而眼前非山即水,又开始下雨,自己车多人多也没有用。进攻没有把握,留守则缺乏意义。 “撤”子重下令撤军了。 回到楚国,子重不敢说这次出兵损兵折将。 “我们一举拿下了吴国的鸠兹,打得蛮子们抱头鼠窜,心惊胆战,再也不敢来犯了。”回到朝廷,子重这样自我表扬。 为了显示这一次的胜利货真价实,子重设庆功宴,宴请高级将领。 按照子重的计划,庆功宴将一连进行十天。可是实际上只进行了三天,因为第三天的时候东面传来消息:吴国人攻打楚国,夺取了驾。驾是哪里今天安徽无为县境内。 子重虽然脸皮够厚,可是到这个时候也挂不住了。 “算了,庆功宴结束了,该回哪儿回哪儿吧。”子重撤销了庆功宴。 第二天开始,整个楚国都在流传子重的故事:大将被捉,重要城市被占,还要开庆功宴。 “你这人真子重。”楚国人骂人不要脸的时候,都这么说。 子重受不了了,终于在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突发心肌梗塞而死。 爽约晋国 吴国大胜楚国并且气死子重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世界,晋悼公非常高兴,于是决定当年在鸡泽今河北邯郸举行盟会,特邀吴王寿梦参加,并派荀会到淮河北岸迎候吴王。事见第四部 第一三八章 晋国特使把邀请函送到了吴王寿梦手中,寿梦非常高兴,当即应允。晋国特使高高兴兴回去复命,那一边晋国人开始筹备会议。 送走了晋国特使,吴王寿梦盘算着这一次带谁去见世面,想来想去,觉得该把老大带去。要不怎么说吴国人没文化呢,按照中原的规矩,国君出国,国家留给太子监守,国君绝不与太子同时出动,怕的就是发生意外的时候被全窝端了。如今美国总统和副总统从来不同时出现在同一场合,也就是这个意思。 可是吴王寿梦不懂这些,准备带着太子诸樊前往鸡泽。 “爹爹,我觉得咱们还是小心点,我听说越文明越促掐吴语,意为jianian诈,这么大老远的,咱们又没有跟晋国打过交道,别稀里糊涂去了,被人家算计了。”诸樊提出一点反对意见来,他听说过不少晋国人的故事,感觉晋国人不太靠谱。 吴王寿梦一听,觉得有道理,于是他把巫狐庸找来了。虽说名义上是在吴国和晋国之间行走,巫狐庸实际上基本就待在吴国了,因为父亲巫臣发现晋国的权力斗争比楚国还要激烈,所以留个后手,等于是把儿子安置在了吴国。 “阿巫,有件事情我拿不定主意,晋国在鸡泽召开盟会,请我参加,我也答应了,你看看,我是该去还是不该去”吴王寿梦问巫狐庸。 巫狐庸一听,笑了。从前,吴王寿梦有点一根筋,现在看来有进步了。 “大王,该不该去,问您自己啊,您要是去,想干什么”巫狐庸反问了一句。 “哎,对啊,你等等,我想想。”吴王寿梦还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当时想了想,说:“其实也不想干什么,就想看看盟会是怎么回事。” “那我告诉您盟会是怎么回事,盟会,就是所有国家都到一起,其中一个国家是老大,其余国家都要跟着老大混。虽然都是国君参加,但是老大的国君才算国君,其余国家的国君只能拍马屁,说好听的。大王,我再问您,您能当老大吗”巫狐庸继续提问。 “我,我当不了。” “那,您会拍马屁吗” “我,我不会。” “那您去干什么” 巫狐庸最后这个问题把吴王寿梦给问得愣住了,他想了又想,实在想不出答案,只好反问:“那,那别的国家为什么要去” “但凡去的国家,要么临近晋国,不敢不去;要么是需要晋国的保护,也不敢不去。咱们吴国既不临近晋国,也不需要他们保护,为什么要去拍他们的马屁呢” 吴王寿梦听着有道理,他开始犹豫了。 “再说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