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刚说春秋_第15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3节 (第1/3页)

    地说,心说你可别给脸不要脸了。

    子产就知道韩起会直接从商人手上买,也想到了会被请来说这件事情。

    “元帅,给你说说历史吧。早年我们的祖先桓公原本在周朝王室,后来封了这块地方,那时候我们家族和商人们一起来到这里,共同开辟这块土地,和睦相处。当时我们订了盟约:尔无我叛,我无强贾。商人忠实于郑国,郑国也绝不对商人强买强卖,不提过分要求,不掠夺,不干涉他们拥有宝物。按照这个誓词,我们互相支持,共同富裕。如今您为了两国友好来到了郑国,却让我们强行从商人手中夺取玉环给你,等于让我们违背当初的誓言,恐怕不行啊。如果您得到这只玉环,却失去了诸侯,我想您恐怕也不会这么干。所以,我实在看不出来您得到玉环有什么好处。”子产还是这一套,又加上了盟誓这个概念。

    韩起一看,这玉环看来无论如何都没戏了。

    “我,我太糊涂了,竟然为了一只玉环换来两种罪过,我,我不要还不行吗”韩起服了。

    像韩起这样的**分子,可以说还是良知尚存的**分子。

    临回国之前,韩起向郑国六卿每人赠送了一匹好马,并且私下会见子产,又赠送了他玉璧两对和好马四匹。

    这一趟**之旅,韩起算是折了本。不过,也算是接受了一次再教育。

    “**,也是要有节制的啊。”韩起一路上在感慨。

    倒霉的陆浑戎

    从郑国回到晋国,韩起作了一个反思。

    俗话说:大国一反思,小国就倒霉。

    韩起反思的结果就是这些年晋国除了**,确实没干过什么正经事了,如果就这样下去,自己恐怕不会有什么好名声留下来了。

    怎么办韩起找来了中行吴商量,六卿当中,也就是中行吴还有点儿实干精神。

    “简单,找个蛮夷国家出口气。”中行吴说。

    “也好,找谁”

    “陆浑戎啊,他们跟楚国人混在一起,就打他们。楚国人这些年让我们吃了不少苍蝇,我们也让他们吃一个。”

    “那好,全权委托给你了。”

    为什么韩起对中行吴这么信任因为中行吴对付戎狄有很多实战经验的。

    第二年,韩起派屠蒯去了周王室,请求让晋国祭祀王室境内的洛水和三涂山在今河南省嵩山县境内。

    晋国人无缘无故来祭祀洛水和三涂山王室的人也不是傻瓜,当即猜到晋国人的目标根本不是洛水和三涂山,而是瞄准了洛水南面的陆浑戎。

    到九月,中行吴率领晋**队渡过洛水,装模作样要祭祀洛水,陆浑戎早就听到了消息,纷纷要来看热闹。他们不知道,这个中行吴最擅长的就是偷袭。

    表面上装模作样要祭祀洛水,暗地里中行吴迅速率军南下,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袭击了陆浑戎。

    陆浑戎全国被灭,国君仓皇逃到了楚国,一部分人逃到了周朝的地盘上,被早有准备的周朝王室的军队活捉,成了王室的战利品。

    这一回,轮到楚国没脾气了,楚平王也只能干瞪眼。没办法,只好找块地方安置了陆浑戎的国君。在前往安置地之前,楚平王设宴欢送了陆浑戎的国君。当然,现在他已经不是国君,而是一个楚国小地主。

    “你们怎么这么不小心中行吴可是著名的不讲信用的人啊,明知道他领军,怎么不加戒备”楚平王说,他觉得陆浑戎的国君很傻很天真。

    “可是,我听说中行吴这个人很诚实、很厚道啊。”

    “怎么会他很狡猾,很喜欢偷袭啊。”

    “不对啊,两年前他攻打鲜虞的故事大王不知道吗”

    “咳,你不知道他四年前攻打鲜虞的故事吗”

    “啊,四年前他还攻打过鲜虞”

    “唉,看来你们死得不冤。”

    中行吴攻打鲜虞的故事看来很重要,而四年前和两年前的两次攻打看来又绝对不一样,那么,让我们来看看中行吴是怎样攻打鲜虞的。

    中行吴

    中行吴,前中军主帅荀偃的儿子,晋国上军元帅。

    荀偃是著名的**分子,中行吴则有些瞧不起父亲,觉得父亲太rou,除了**什么都不会。所以,中行吴一直以来就下定了决心要立下战功,为中行家挽回一点形象。

    中行吴的性格比较孤傲,想法有时候很怪异。他话不多,三天不说一句话是很常见的事情,所以谁也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中行吴第一次领军打仗是在晋平公十七年前541年,就是王子围篡位的那一年。

    那时候还是赵武为中军帅,在南面不敢与楚国争雄,于是决定在北面做些文章。在太原一带有一个山戎国家叫做无终,联合周围的狄人国家对抗晋国,赵武决定讨伐他们,不过,赵武本人不想去,于是把任务派给了上军帅。

    上军帅是中行吴,上军佐是魏舒,两人率军北上,攻打戎狄联盟。

    “敌人是步兵,我们是车兵,可是战斗的地方狭小而且地势不平,如果对方用十个步兵围攻我们一乘战车,就一定可以取胜。所以,我建议我们放弃战车,全部改为步兵。”在战斗之前,魏舒提了一个建议。

    “好啊,当初文公的时候不是就设了三个步兵军专门对付狄人吗”中行吴觉得很合理。

    于是,晋军放弃战车,全数改为步兵。

    要知道,在战车上打仗的都是贵族,而步兵地位要低很多。所以,放弃战车,也就等于贵族要等同于一般士兵了。军令之下,尽管大家不愿意,还是不得不下了车。可是,中行吴的一个家臣说什么也不肯下车,还说了“当步兵还不如去死”的话。

    “你奶奶个头,老子这个姓就是步兵的意思,你竟然这样羞辱步兵,胆儿肥了你”中行吴大怒,他一向最恨的就是别人瞧不起步兵。中行吴说得没错,当初就是因为祖爷爷荀林父担任步兵军中行的元帅,才有了中行这个姓氏。

    中行吴也没客气,把这个家臣砍了示众。

    大家一看,好嘛,敢情中行吴是又一个韩厥加魏绛啊。其实不是,中行吴只是恨别人说步兵的坏话。

    不管怎样,晋军士气大振。

    紧接着,晋军按照地形排布了阵势,前面两阵用来诱敌,后面五阵则以包抄的方式攻击敌人的侧翼。结果,戎狄那点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