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刚说春秋_第17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5节 (第3/3页)

臣,贪污受贿什么都干,而且背叛自己的君主和国家;可是话说回来,他又是勾践和越国的救命恩人,没有他帮助,越国早就没了。

    勾践不知道该说什么,愣愣地发呆。

    “伯嚭,你这个小人,这个时候,还有脸出来见我们大王”范蠡没客气,开口斥责他。

    伯嚭看了范蠡一眼,并不恼火,满脸堆笑地说:“此言差矣,对越国的功劳,只怕我也不比你小啊。”

    勾践这个时候说话了:“太宰,说起来呢,你是我们的恩人。可是,换句话说,你就是吴国的祸端。那么,你说你来想要什么我怎么敢用你呢”

    勾践的意思,你走了就算了,别在这里待着了。

    “大王,大家都以为吴国是我祸害的,其实不然。我不过是吴王的一个谋臣,决断都在吴王那里。当初在会稽我劝吴王与大王您讲和,那是为了您好,也是为了吴国好,难道那时候我就想吴国亡国吴国之所以亡国,那是吴王穷兵黩武、不体恤百姓的结果,与我有什么关系越国不灭吴国,楚国也会灭吴国。

    再说了,大王您有今天,那也是我伯嚭的功劳吗当然不是,那是大王高瞻远瞩,坚忍不拔的结果。在座的各位跟我一样,都不过是为大王做了些微薄的工作。换了别人,就算是当初我同样为他出力,他能够有今天吗

    说我害了吴国,那是在抬举我,我有这么大能力吗

    说来说去,大王有今天,是大王的英明;吴王有今天,是吴王的无能。在座各位如果把吴国灭亡的责任推给我,实际上就是在把越国强盛的功劳归到自己头上。

    大王如此英明,过去能为大王效力,我深感荣幸之至;如果今后还能为大王效劳,那是我的福分。如果大王鄙视我嫌弃我,我也无怨无悔。”

    伯嚭的一番话,说得满座鸦雀无声。

    有道理吗没有道理吗

    的确,吴国的灭亡,与伯嚭有多大关系呢

    “太宰,你说得太有道理了。人要懂得感恩,我宣布,从今天起,你就是越国的太宰。除了原有封邑保留之外,另有封赏。”勾践宣布,他很欣赏伯嚭刚才说的那段话。

    伯嚭,还是太宰,越国的太宰。

    关于伯嚭,史书上的记载矛盾颇多。

    史记吴太伯世家:越王灭吴,诛太宰嚭。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乃葬吴王而诛太宰嚭。

    史记伍子胥列传:越王勾践遂灭吴,杀王夫差;而诛太宰嚭,以不忠于其君,而外受重赂,与己比周也。

    吴越春秋:越王谓太宰嚭曰:“子为臣不忠无信,亡国灭君。”乃诛嚭并妻子。

    上面这些记载都说伯嚭被诛杀,真是这样吗

    谎言一大堆。

    来看看真相。

    国语:对伯嚭的下落没有记载。

    左传哀公二十二年:冬十一月丁卯,越灭吴。请使吴王居甬东,辞曰:“孤老矣,焉能事君”乃缢。越人以归。

    左传哀公二十四年:季孙惧,使因大宰嚭而纳赂焉,乃止。

    大宰嚭就是伯嚭。

    越灭吴在哀公二十二年,两年之后,鲁哀公到越国访问,想要通过越国的帮助铲除三桓。在越国,越王勾践的太子适郢非常喜欢鲁哀公,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客居越国的鲁国人公孙有山于是给季孙通风报信,季孙就派人给伯嚭送了很多贿赂,请他帮忙阻止了这件事。

    这段记录明确地说明以下事实:首先,越国灭了吴国两年后,伯嚭依然是太宰,当然不是吴国的,而是越国的;其次,伯嚭的风格还没有变,还是喜欢受贿;第三,伯嚭很受勾践信任,所以他才能替季孙把事情办成。

    这段记载出于左传,因为事关鲁国,所以可信度毋庸置疑。

    所以,伯嚭不仅没有死,还过得很滋润。

    对于伯嚭,也许不用太过苛责。如果你的祖上三代都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你也会换一条道走走。从这个角度说,伯嚭是善于反思的,反思也是成功的。

    那么,为什么包括司马迁在内的史家都要篡改这段历史呢

    因为需要。

    因为什么需要

    因为历史的需要。

    历史,常常被历史篡改。

    称霸

    灭了吴国,越国声名大振。

    按照早就确定的计划,越军北上,沿着当年吴军北上的路线挺进中原。

    中原震恐,因为吴军的实力大家见过,如今越军比吴军还要强横,谁能抵挡

    越军挺进到了宋国的彭城,不过,他们不是来打宋国的。

    “要称霸,就要显示武力;显示武力,是为了不动用武力。”这是范蠡告诉勾践的,他们都对称霸感兴趣。

    早在一年前,范蠡就已经派人去了鲁国,越国人和吴国人一样,认定鲁国的地位最适合作为召集人,与鲁国修好是称霸的条件之一。

    鲁国人当然愿意当这个召集人。

    所以,当越军北上的时候,鲁国的使节已经出发,召集全世界诸侯到彭城参加盟会。

    诸侯们去了吗谁敢不去

    于是,彭城大会,晋国、楚国、齐国、宋国、郑国等国家全部参加。盟会上没有任何争议,大家一致推举越王勾践为盟主。勾践采纳了范蠡的建议,同样邀请王室代表出席,宣布向周朝王室进贡,自称越公而不是越王。周元王任命勾践为伯,赐了一块祭祀用的rou。

    现在,从法理上、实力上,越王勾践都是盟主。

    越王勾践,春秋第五霸,名正言顺的春秋第五霸。这一年,是越王勾践二十五年前472年

    所以,春秋五霸应该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晋悼公、越王勾践。

    当上了盟主,勾践决定给小弟们发红包了。

    淮上的那块地原本是楚国和吴国争夺了许多年的,后来一直在吴国控制之下,现在,越王勾践无条件给了楚国人。

    吴国还从宋国手里抢了不少地盘,勾践全部还给了宋国。

    此外,为了对鲁国的组织工作表示感谢,泗水以东的一百多里地都给了鲁国。

    “哇,越大哥好慷慨。”得到了好处的国家这么说,没得到的也这样说。

    勾践真的这么慷慨吗真这么慷慨。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