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6节 (第1/3页)
为什么这么慷慨这是有原因的。【】 越国的地盘本来就没有吴国大,现在地盘骤然扩大,管理上怕顾不过来,送出去几块地,什么也不影响,这是第一;第二,用这几块地拉拢几个邻国,对于还不稳定的新的越国来说,是合算的;第三,把原先吴国的地盘肢解掉,可以有效防范吴国人的造反。 这个主意,当然还是范蠡给出的。 范蠡 越国大军浩浩荡荡,回到了越国。越国人民举国沸腾,这下算是发了战争财了。二十年前被抢走的现在都抢回来了,还要多。 回到越国的第二天,还没有来得及论功行赏,就有人来报,说是计然突然得了神经病,时哭时笑,整天胡言乱语。 “怎么刚刚灭了吴国,计先生就疯了真是命中无福啊。”勾践有些奇怪,派人去看了,说是确实疯了,谁都不认识了。 没办法,勾践下令给了计然儿子一块地,给计然养老。 那计然为什么疯了呢范蠡最清楚,典型的装疯。 早年计然曾经对范蠡说过勾践不能共富贵,范蠡始终有些怀疑。不过两件事让范蠡相信了计然的判断,一件是勾践竟然尝了夫差的粪,这说明勾践做事已经没有心理底线,他什么都做得出来;另一件是勾践任命伯嚭为越国太宰,这等于告诉大家他现在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也就告诉了大家他现在不需要什么样的人。 范蠡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去做。早在彭城的时候,范蠡就想过一走了之,可是想起来还有一件事必须要回来做,这才跟着越军回来了。 什么事风流韵事。 为色忘命,即便范蠡这样的人,也是如此。 范蠡早就看上了西施,早到什么时候 吴地书中说:“嘉兴县南一百里有语儿亭,勾践令范蠡取西施以献夫差,西施于路与范蠡潜通,三年始达于吴,遂生一子。至此亭,其子一岁能言,因名语儿亭。” 也就是说,在西施培训的三年期间,范蠡已经跟西施上了床,还生了一个孩子,孩子还很聪明。这样说来,吴王夫差娶的竟然是个孩子他妈。 这个说法太玄,不足信。 但是不管怎样,范蠡是看上了西施。并且,就在西施培训的三年时间里,已经利用职权之便,与西施有了一腿。 灭了吴国,勾践把西施送回了自己的后宫,交给夫人看管。夫人不太高兴,毕竟西施风情万种,对自己是个威胁,怎么办找个借口杀了她有说法,夫人把西施沉到了西湖。不过,这个说法不被采信。 范蠡自然知道西施的处境非常危险,于是在越军北上之前就派人回来,找到了夫人,请她把西施留下来给自己处置。勾践夫人当年在吴国跟范蠡也是一个屋子睡了三年,感情没得说,既然范蠡这样说了,知道范蠡有想法有办法,于是好好养着西施。 现在,范蠡回来了。 范蠡有什么办法最简单的办法。 “夫人,你把西施偷运出宫,交给我,然后就没事了。”范蠡去见夫人,出了这么个主意。 夫人一听,这叫什么主意啊最傻的主意啊,没一点技术含量啊。 “那,大王问起来怎么说”夫人问。 “就说西施是亡国的祸水,留着不吉祥,所以给沉到湖里去了。” “就这么简单大王怪罪怎么办” “不会,大王不是好色的人。否则,根本就不会送回来了。” 于是,当天晚上,西施被送出了后宫,由范蠡接回家中。 范蠡说得没错,过了很长时间,勾践才想起来问一问西施的事情,夫人照着范蠡教的话说了,勾践点点头,觉得夫人做得挺好。 范蠡得到了西施,盼这一天盼了十多年了,终于得偿心愿。 如果说在认识西施之前是帮助勾践打吴国的话,那么在认识西施之后,范蠡就纯粹是为了自己打吴国了,因为唯有拿下吴国,才能得到美人。 美人已在手,下一步怎么办 一个字:走。 范蠡走,明走不暗走。 “大王,我听说君忧臣劳,君辱臣死。当初大王受辱,而我没有去死,就是为了今天灭掉吴国。如今大功告成了,我也没脸在大王身边待下去了。”范蠡去找勾践,直言要走。 “别介,是不是听到什么人说你坏话了谁要是敢说你坏话,我就杀他全家。范先生,你一定要留下来,我把国家一半的税赋都分给你。如果你不留下来,我就杀了你,还杀你全家。”勾践有些吃惊,之后极力挽留,最后那两句话,半认真半开玩笑。 “我知道大王的意思了,您可以按照你的命令执行,我按照我的想法去做。”范蠡笑了,也是半认真半开玩笑的样子。 几天之后,范蠡失踪了,全家不知去向。 越绝书曰:“西施亡吴国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才子佳人,终成眷属。 据史记:“范蠡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 范蠡干什么去了弃官从商了。如今官员辞职经商被称为“下海”,就是从“乘舟浮海”而来。 范蠡后来运用计然七策,到处发财,先后改名鸱夷子皮、陶朱公和范伯,在齐国、楚国都是富甲一方。 要权有权,霸主越国的头号权臣;要钱有钱,最富的齐国的头号财主;要美女有美女,中国第一美女西施。 不贪污,不受贿,不拍马屁,不贪恋权贵。 范蠡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是富裕的一生,也是快乐的一生。 范蠡的一生,一个字:值。 丢了范蠡,越王勾践悲痛欲绝。于是,命令工匠用上等的金属制成范蠡的像,每天礼拜。命令大夫们每十天也要礼拜一次。 同时,把会稽山四周三百里土地划为范蠡的封地,发誓说:“后代子孙,有敢侵占范蠡这块封土的,让他在越国不得善终,天地神灵,四方的官长都可以为我的话作证。” 文种 灭吴的三大功臣中,计然回家养老,范蠡人间蒸发,就只剩下了文种一个人。 三人当中,勾践最信赖的是范蠡,最佩服的是计然,最不放心的是文种。文种这人的性格跟伍子胥有些类似,说话不太讲究场合,也不太讲究策略,因此勾践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