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刚说春秋_第20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1节 (第2/3页)

而且他知道如果不是良霄的爷爷子良当年的力争,整个穆族早就不存在了,看到良家破败,总觉得心中有点不是滋味,总想着要想个什么办法帮一帮良霄的家族。

    从晋国回来,子产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什么办法鬼办法。

    因为生前比较专横,良霄死后,郑国人经常用良霄的鬼魂来互相吓唬。有的时候天晚之后大家在一起说笑,有人说一声“良霄来了”,大家就赶紧各自逃命而去。

    其实,谁也没有见过良霄的鬼魂。

    去年,驷带死了;今年年初,子石又死了。这两位都是良霄的仇人,因此民间流传说这两位都是被良霄的鬼魂所杀的。

    从晋国回来,子产把良霄的儿子良止立为大夫,顺便把子孔的儿子公孙泄立为大夫。这样,穆族所有兄弟的后代都算有了着落。

    “我们已经立了良霄的儿子良止为大夫,良霄有人祭祀了,再也不会出来兴妖作怪了,大家安心吧。”子产通告了全国,从那之后,真的再也没有听说过良霄闹鬼的事情。

    世间本无鬼,心中才有鬼。有的时候,驱鬼的办法恰恰是装神弄鬼。

    说起来,子产是个很重亲情的人,他希望所有的叔伯兄弟都有饭吃。现在,他做到了。

    对于子产的做法,很多人有疑问,可是,他们不问。只有一个人,有疑问一定会问。

    “叔啊,为什么立了良止,良霄的鬼魂就不闹事了”游吉来问子产,他跟子产的关系最好,但是从来不会拍子产的马屁,有什么看法都当面提出来。

    “历来呢,到处游荡闹事的都是孤魂野鬼,如果他有了归宿,就不会闹事了。良止做了大夫,可以祭祀良霄了,也就是他的鬼魂有了归宿了,当然就不闹事了。”子产一本正经地说,忽悠人也要有理论才行。

    “那,为什么还要立公孙泄为大夫呢”游吉又问,说起来,子孔可是所有家族的仇人。

    “嗨,再怎么说,子孔也是我叔叔你叔爷啊。良霄闹事,他儿子就做了大夫;子孔不闹事,儿子就当老农民,这不公平啊。如果这样的话,子孔的鬼魂又该出来了。所以啊,干脆两人一块当大夫吧。”子产说,其实他只是不忍心让子孔的后人混得太惨。

    拆迁问题

    拆迁问题,自古就有。

    来看看子产怎样对待拆迁问题。

    郑简公三十六年前530年,郑简公薨了。

    葬礼确定了,葬地在郑国的祖坟。于是,有一个问题出来,从宫室到墓地怎么走法。确定了走哪条路之后,就要把这条路上的所有建筑拆除。

    首先确定了最近捷的走法,可是,游吉家的宗庙就在这条路上。

    拆,还是不拆

    这一天,子产沿路考察,看看要拆哪些房子。游吉命令家里的人拿着工具在自己的宗庙周围,但是不要真的去拆。

    “这是谁家的怎么不拆”子产到了这里,问道。

    “这是游吉家的宗庙,我们实在不忍心拆毁。不过我家主人说了,如果您一定要我们拆,我们就拆。”游吉的家人这么回答,都是游吉教好了的。

    “那别拆了,另外选一条道。”子产说。他不愿意拆别人的房子。

    于是,另外选了一条道。

    这条道上又碰上了新问题。

    一个掌管公墓的大夫的家就在这条路上,拆了他家,那么上午就能把棺木运到墓地;不拆绕道的话,要到中午才能到。

    “拆吧,否则那么多外国宾客要在墓地等到中午。”游吉建议拆,拆自己家的不愿意,拆别人家的不犹豫。

    “不拆,绕道走。”子产瞪了游吉一眼,毫不犹豫地回答他。“外国使者们不远千里来到郑国,一两个月都走了,还在乎等到中午不拆这房子对外国宾客没什么影响,又能不sao扰百姓,为什么要拆”

    于是,子产没有拆一家的房子,葬礼当天,所有人在墓地等到了中午,也没有人有怨言。外国宾客不仅没有表示不满,而且对子产不损害本国百姓利益的做法大为赞赏。

    对此,左传中君子说道:子产于是乎知礼。礼,无毁人以自成也。

    子产是个懂得礼的人,礼,是不允许损人利己的。

    后世有许多当国者为了取悦老外而损害本国百姓的利益,不仅本国百姓愤慨,就是老外也瞧不起你。在这个问题上,真的需要向子产学习。

    子产懂得一个简单的道理,国家靠的是百姓,而不是老外,所以取悦百姓比取悦老外更重要。

    可惜,不是所有的当国者都明白这个道理。

    郑简公去世的第二年,子皮也去世了。

    听到子皮去世的消息,子产哭了。没有子皮的支持,他就当不上郑国的执政;没有子皮的力挺,他的执政方针就无法实行下去。所以尽管子皮是自己的侄子辈,子产对子皮非常尊重。

    “完了完了,只有子皮最了解我啊,你走了,谁来帮我呢”子产哭着说,他是真的悲痛。

    没有子皮的信任和无条件的支持,子产就不会成为一代名相。子皮能够为了国家的利益任用贤能,放弃权力,的确难能可贵。

    无神论者

    子产不信鬼神,不信卜筮,也不信星象,他是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

    郑简公去世之后,郑定公继位,郑定公五年前525年,这一年发生了两个天文现象。夏天的时候,发生了日食;到了冬天,彗星扫过大火星,尾巴一直到了银河。

    天象异常,于是,当时著名的几位天文学家,也就是星象学者纷纷发出警报。

    鲁国的申须和梓慎都是著名天文学家,两人在一起讨论了一番。

    “慧,所以除旧布新也。”申须首先发言,为大家贡献了一个成语:除旧布新。申须得出结论:明年要发生火灾了。

    梓慎作了进一步的推演,得出更加精准的结论:“宋国、卫国、郑国和陈国将要发生火灾。”

    郑国人裨灶也是著名天文学家,一测算,也得出了结论。

    “相国,我夜观天象,发现明年陈卫郑宋四国会同日发生火灾,不过如果我们用瓘斝玉瓒来祭祀神灵,郑国就能躲过去。”裨灶把自己预测的结果向子产作了汇报,满怀希望能够得到表扬。

    “嘿嘿,天上的事情跟地上的事情有什么关系别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