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1节 (第1/3页)
他不想跟老聃再这么绕圈子下去。【】 “老先生,你能忍,我不能忍。小宗吃香的喝辣的,占着最好的土地,拿着最高的薪水,手中掌握着权力,反而王族和大宗只能跟着喝汤,像孙子一样夹着尾巴求生,这是什么世道不行,我要改变这一切,要把小宗打倒在地,再踏上一万只脚,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借着酒劲,王子朝恨恨地说,一只手重重地拍在桌子上,菜汤飞溅出来。 老聃摇了摇头,轻轻地擦掉溅到脸上的菜汤。 “我看,算了吧,别争这些了。当初王室东迁的时候,人家小宗出了很大的力。俗话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道德经。只要自己过得去,就不要争那么多了。”老聃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不支持王子朝。 王子朝瞪了他一眼,这话他不爱听。 “老先生,别说这些废话了吧,咱们直来直去。我们准备跟小宗决战,一举歼灭他们,怎么样,你是不是加入我们一旦成功,您就是司空,怎么样”宾起插话了,他是个性急的人,索性把话说明白了,还带着利诱。 老聃愣了一下,老了老了的,还弄出这种事情来。再年轻二十岁,或许还考虑下。 “那,先预祝你们成功吧。不过,我老了,不中用了。再说了,能吃饱饭我就满足了,没什么志向,你们还是去找有志向的人吧。再者说了,夫惟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道德经。打打杀杀这种事情,我不赞成,还是和谐的好。”老聃拒绝了,因为这跟他的理论差得太远。 “你决定了”宾起恶狠狠地问。 “我什么也没有决定。”老聃说。 老聃的话很明白,依然不愿意加入王子朝的阵营。 “王子,杀了他灭口。”宾起不再理睬老聃,转而向王子朝建议。 老聃心中咯噔一下,心说自己怎么这么倒霉,没招谁没惹谁,知足常乐,结果还是这么个下场。 “算了,老先生是个老实人,既然有胆量拒绝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出卖我们呢”王子朝拒绝了宾起的建议,把老聃送走了。 回到家中,老聃长出一口气,总算放下心来。不过随后,他又为国家担心了。 “唉,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道德经。”老聃哀叹。看来,和平就快过去,兵荒马乱的日子就快到来了。 寻求国际支持 王子朝知道,单单靠自己的力量是对付不了小宗的,就算王族和大宗团结起来,也没有胜算。要对付小宗,必须寻求外援。 寻求哪里的外援 王子朝作过一个分析,逐一进行了排除。 晋国是不可能依靠的,因为晋国和单家的关系这些年来一直很铁,而刘家和晋国范家已经结成世代姻亲。 楚国也不可能依靠,现在的楚国是楚平王时期,根本无心也无力争霸,王室的事情动不动会惊动全世界,楚平王没有胆量介入,这是其一。更重要的一点是,如果请楚国帮忙,那就等于立即宣布背弃了中原诸侯,得不偿失。 齐国呢齐国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齐国人有办法肯出力而且跟晋国人明争暗斗,同时也很讨厌小宗。可是问题是,齐国人太远,远水不解近渴。 宋国人不行,太弱;卫国人也不行,他们就是晋国的跟班。吴国人呢更不行,一来他们是蛮夷,二来也是太远。 算来算去,只有郑国最合适。 所有诸侯国中,就属郑国跟王室的血缘关系最近,当然,这并不重要。郑国的优势在于紧挨着王室的地盘,随时可以出兵。而且,现在郑国是子产执政,敢想敢干还有办法,就算是晋国人也对他敬畏三分,说不准他们能帮上忙。 于是王子朝派人前往郑国,暗中找到子产寻求帮助。 “这事情我们愿意帮忙,不过必须从长计议,争取晋国六卿中至少一半的支持,这样才能避免晋国介入。所以,不要急,我们先制定一个计划。”子产的答复非常令人鼓舞,既然子产答应的事情,他一定会全力去做。 王子朝非常高兴,信心大增。 可是,美梦容易醒,就如美人容易跑一样,世间的好景总是不长。 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年,从郑国传来一个噩耗,子产去世了。 “啊”王子朝大失所望,他知道,现在,他只能靠自己了。 第二二七章世间本无鬼 郑简公三十一年前535年,也就是子产铸刑鼎的第二年,子产前往晋国访问。 到了晋国,才知道晋平公正病着呢。中军元帅韩起亲自接见了子产,两人见过礼,子产就问起晋平公的病来。 “不瞒你说,我们主公已经病了三个月了,药没少吃,该祭祀的也都祭祀了,按理说鬼神也不该来打扰了,可是病一点不见好。昨天晚上,主公又梦见一只黄熊到了卧室的门口,你知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恶鬼啊”韩起知道子产有学问,因此请教起来。 “嗨,凭着贵国国君的英明领导,还有元帅您的无私奉献,什么恶鬼会来放心,没事的。”子产根本就不相信有鬼,说完这话,再看韩起,好像是满脸的质疑,似乎这只是子产在安慰他。子产一看,看来说实话反而让人怀疑,既然这样,那就忽悠忽悠你吧。“不过呢,我听说上古的时候尧在羽山杀了鲧,鲧的灵魂就变成了黄熊,后来夏商周三代都祭祀他。如今晋国是盟主,大概应该祭祀他,估计就是没有祭祀他所以导致了贵国国君的病吧。” “哎,有道理。”这下,韩起眼前一亮,似乎找到了答案。“那什么,你先坐坐,我失陪一下。” 韩起匆匆走了,他去见晋平公去了。 第二天,晋国祭祀了鲧。 随后的几天,晋平公的病情持续好转。 所以,很多时候,病都是被自己吓出来的;很多时候,心理暗示是能治好自己的病的。 到子产走的时候,晋平公为了表达自己的感谢,把莒国进献的两个方鼎赠送给了子产。韩起等一帮六卿们也都不甘落后,纷纷送礼给子产。 “哎,说实话没人信,装神弄鬼反而有礼收。”子产哭笑不得,带着一大堆礼物回郑国了。 装神弄鬼 子产和良霄的关系一直不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