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刚说春秋_第22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5节 (第2/3页)

一个晏子兄,搞得大家以为他们是好朋友。

    如果说孔子去伟大首都算是镀了一层金,去齐国等于又镀了一层金。

    平心而论,在齐国的两年,孔子还是长了不少见识。

    最初孔子对于管仲颇不以为然,认为他违背周礼,不是个值得尊重的人。

    没有去齐国之前孔子断言管仲是个不懂得圣贤之道的人,有学生问管仲是不是节俭,孔子就说:“管仲有三个家,还设了三个管家,怎么能说他节俭呢”又有学生问管仲是不是懂得周礼,孔子就说:“国君的宫门建屏风照壁,管仲的家门也建;国君在堂上设置放酒杯的几座,管仲在家里也设置。管仲如果懂得周礼的话,谁还不懂”

    按论语。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可是到了齐国,孔子发现自己的看法有问题了。经过两年在齐国的生活,孔子发现自己完全错了,管仲的高明完全不是自己所能想象的。

    在离开齐国之前,子路又问起孔子对管仲的评价,这一次,他得到了完全不同的回答。

    “老师,当初管仲和召忽一起辅佐公子纠,后来公子纠被齐桓公所杀,召忽自杀,管仲却不去死,岂不是不仁”子路问道。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他感觉最近孔子总在称赞管仲。

    “怎么能这么说呢管仲九次集合天下诸侯,称霸天下,却不是靠武力。这就是他的仁德啊,还有比这更大的仁德吗”孔子瞥了子路一眼,心说我都进步了,你还没进步。

    按论语。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管仲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可是,子路想不通,当初贬低管仲的是你,如今赞扬管仲的还是你。好吧,我给你一点一点来。子路是个轴脾气,什么事情想不通,就一定要追问到底。

    “那,老师说管仲是个什么人”

    “是个伟大的人。”

    “不对,我觉得是个小人。”子路要跟老师争辩了,他经常跟老师争辩。“当年管仲游说齐襄公,结果齐襄公没尿他,说明他口才不行;想扶立公子纠,结果又失败了,说明他能力不行;家族在齐国被灭了,却一点也不伤心,说明他没心没肺;被关在槛车里却一点也不惭愧,是没脸没皮;当初要害死齐桓公,后来却投奔齐桓公,这是没有贞cao;召忽殉难,他却偷生,是没有仁德。这样的人是标准的小人啊,老师怎么说他是伟大的人呢”

    子路的这一套,全都是从孔子那里学来的,如今用来反问孔子。孔子笑了笑,对付子路,还是有把握的。

    “管仲不是没有口才,是齐襄公自己没有大脑;管仲也不是没有能力,是天时不对;管仲也不是没心没肺,是他知道天命;管仲也不是没脸没皮,是懂得克制自己;管仲也不是没有贞cao,是知道权变;管仲也不是没有仁德,你想想啊,召忽是个一般的人才,如果不死呢,迟早也会被俘虏,还不如死了博一个好名声。可是管仲是什么人他的能力是辅佐天子教导诸侯的,死了就是一堆烂rou,不死则功盖天下,泽被后代,为什么要去死呢子路啊,你真是不懂得这里面的道理啊。”孔子一番话,听得子路晕头转向,好像老师从前不是这么说的啊,可是听起来还很有道理啊。

    这一段见于说苑,原文不录。

    “可是,可是老师说过管仲不懂周礼啊。”子路怯怯地问。他怕再问下去,老师该说他傻了。

    “关键是仁德,如果人没有仁德,懂礼有什么用懂音乐又有什么用”孔子反问,子路无言以对。

    按论语。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可是,子路还是想不通,想了想,又问:“老师,那,管仲这么多优点,可是,他聚敛了那么多财产,不都是从别人手中抢的吗”

    孔子瞪了他一眼,心说这小子怎么这么多问题

    “不错啊,管仲的财产是不少,可是都是该得的啊。所以,就算是他抢了别人的财产,别人也都服气啊。譬如他夺了伯氏的封邑,伯氏一下子从小康回到了温饱,人家到死也没有一句怨言啊。”这倒是实话,孔子见过伯氏的后人,到现在也都不怨恨管子。

    子路还是一头雾水,不过他相信老师说的都是对的,管仲从坏人变好人了。

    按论语。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四十而不惑

    就在孔子回到鲁国的当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晋国,回国的路上特地去了一趟齐国,然后经过鲁国回国。

    到鲁国的时候,季札的长子突发心肌梗塞而死,于是季札决定就地葬掉儿子再走。孔子听说了,说:“季札是吴国最懂礼仪的人,我们要去观摩一下。”

    于是,孔子带着几个弟子去现场观摩季札怎样埋葬儿子。

    季札首先找人挖了墓xue,墓xue不深,还没有挖到泉水。季札长子入殓的时候,就穿着平时穿的衣服。下葬以后,又在墓地上堆土,长宽和墓xue相当,高度到可以让人靠。土堆好之后,季札袒露左臂,望右绕着土堆走,一边走一边哭,走了三圈。之后季札对着墓说:“骨rou又回到土里去,这是命中注定的事情。你的灵魂无所不在,无所不在。”说完,季札就带着随从上路了。

    “嗯,季札的做法完全符合礼制。”孔子对学生们说,他也算是又学到了知识。

    因为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在鲁国官场有什么前途,所以孔子现在开始专心教学,把这当成了自己一生的职业,谋生的唯一方式。因此,从这个时候开始,孔子在教学和学问上狠下工夫,不再像从前那样虚浮,对于世态也看得比较淡定起来。

    心态摆对了,位置摆对了,孔子的境界也就开始有了大幅的提升。

    按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