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刚说春秋_第23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0节 (第3/3页)

马上就想到了自己是怎样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三桓能让自己坐上来,也能让自己滚下去。现在要想的恐怕不应该是复兴公室,而是怎样避免成为第二个鲁昭公。想到这里,鲁定公的激情又回到了冰点。“恐怕不妥啊。”

    孔子从鲁定公的表情变化察觉到了鲁定公内心的恐惧和犹豫。

    “主公,我知道这件事情主公不方便出面,这样,我来组织攻打成地。”

    “这个,那就试试吧。反正堕三都就是你负责的,以后也不用请示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鲁定公先把自己撇干净,准备看看热闹再说。

    现在,主角们都在看热闹,跑龙套的孔子热情高涨。

    孔子非常兴奋,立即派大夫申句须和乐颀率领公室军队攻打成地。公室的军队远远少于成地的部队,根本不是公敛处父的对手。而申句须和乐颀是一百分的不愿意,硬着头皮率领部队出发了。

    公室军队来到成地驻扎,公敛处父命令关闭城门,拒不出战。申句须和乐颀在城外装模作样挑战了几天,一边挑战一边祈祷成地军队千万不要出来。公敛处父很给面子,他知道自己的军队一个冲锋就能把公室军队打回曲阜,不过他不愿意那样,把事情闹大了,谁都没有好处。

    几天之后,申句须和乐颀收兵回曲阜。

    堕三都行动至此宣告半途而废,而成地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拆迁钉子户。

    子路挨训

    屁股决定脑袋。

    同一件事情,站在不同的立场,目的就不同。

    在堕三都的问题上,三桓是为了削弱家臣的力量,而孔子是为了削弱三桓的力量。所以,事情开始的时候大家的方向是一致的,但是随着事态的进展,大家的分歧日渐加大,也就从盟友成为敌人。

    这,就是三桓和孔子之间的微妙关系。

    尽管堕三都中途而废,孔子还是在想尽办法要削弱三桓。因为,三桓对孔子的意见越来越大,孔子对三桓的不满也越来越大。

    子路为季孙打工,屁股自然而然就坐在了季孙家的立场上。因此,孔子对他也越来越不满。只是,子路对孔子还是一如既往的敬重和崇拜。

    公山不狃被赶走,费地重新回到季孙家族的手中,季孙斯决定聘请一个新的费邑宰。

    “子路,有没有好的人选啊,给我推荐一个费邑宰。”季孙斯信任子路,让他推荐一个人选。

    子路非常高兴,这下可以拉兄弟们一把了。闪念之间,子路想好了人选。

    “那,我觉得我的师弟高柴不错,这人很公正,而且很本分,是齐国人,所以思路比较开放。”子路推荐了最好的朋友高柴,这下可以共事了。

    “好,你带他来谈谈吧。”季孙斯决定面试一下。

    子路兴冲冲来到了孔子的家,找高柴的同时,去看望一下老师,他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来看望老师了。

    为了表示对老师的敬重,也为了证明自己混得不错,子路穿了一套新衣服,看上去十分华丽。

    “子路,你来做什么”孔子看见子路,既不满又高兴。不满是因为子路很长时间没来。高兴是子路终于还是来了。

    “来看望老师,还有件事情要请教老师。”子路说,他总是这么直率,直接把目的说出来。

    孔子突然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子路,看得子路都有些茫然,老师要干什么

    “子路,来看望我就来看望我,穿得这么花哨干什么”孔子眯着眼问,问得子路有点发愣,老师平时穿衣都很讲究啊,自己穿得时髦点难道不对吗

    “老师,这,有什么不合适吗”

    “长江源于岷山,它的源头,水的极大处也就是浮起酒杯;到了江津,不并列船只,不避开风势,简直就渡不过去,不都是下游许多水流注入的原因吗你看你现在穿得这么花哨,颜色这样鲜艳,天下谁还能超过你呢”孔子的意思,你别这么招摇,你能混到今天,还不是大家帮助你的结果

    子路一听,知道老师对自己有看法了,算了,不跟老师争了,顺着他算了。

    子路急忙退了出去,自己还有些衣服在这里,于是换上从前的旧衣服,再来见孔子。

    训斥了子路一顿,孔子心情好了很多,再看见子路进来,态度也就温和了许多。

    “子路啊,你记住,我告诉你:爱忽悠的人,不可靠;爱出风头的人,不靠谱。把自己的才智表现在外面的人,是小人。所以,君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说话的要领。能就说能,不能就说不能,这是行为的准则。说话合乎要领就是智;行为合乎准则就是仁。又智又仁,还有谁能超过你呢”孔子又是一通大道理,听得子路直点头。

    “老师教训得对。”子路说,倒是出于真心。

    “说吧,什么事情”孔子心情好了很多,和气地问。

    子路把季孙让他推荐费邑宰,而自己推荐了高柴的事情说了一遍,请求老师同意高柴担任费邑宰。

    费邑是季孙家的大本营,费邑宰的权势甚至不低于季孙家的大管家,而季孙家族实际上掌管了鲁国的国政。所以,费邑宰绝对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子路觉得,能够让自己的弟子得到这个位置,孔子应该非常高兴才对。

    可是,子路想错了。

    “这怎么行高柴要能力没能力,要学问没学问,要风度没风度,要高度没高度,让他去当费邑宰,这不是害人家吗”孔子激烈反对,劈头盖脸斥责子路。

    “这,我觉得高柴性格稳重但是有原则,没有问题啊。”子路争辩,他觉得高柴不错。

    “啊呸。”孔子更加生气了,咽了一口吐沫,大声说:“他那点学问,能干什么不再学习五年以上,他甭想去当官。”

    “老师,那里有百姓,有土地,不一定非要读书才能学到东西啊。”子路还在争辩,他觉得自己在季孙家当管家也能学到很多知识。

    “哼,你就狡辩吧,我就讨厌这种狡辩的人。”孔子很生气,话说出来也有些火药味了。

    按论语。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