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里的春天_第5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节 (第2/3页)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颓废要不得,这股风会把你吹起的,一定”

    过了不久,他倒真的吹起来了。年底,王纬宇来找于而龙,多少有些奚落的口吻,问着:“你干吗不拦住他”

    “谁”

    “钟楼怪人。”

    “什么事”

    “他正式申请出国,到他女儿那里去,和家人团聚。”

    他能说些什么呢

    于而龙想都想不到:度过了对他来说是最难熬的岁月,从剃成阴阳头,到成为敲钟人为止的苦痛历程,是不容易的:现在,和煦的春光又温暖了每个人的心窝,他居然提出要走,实在是不可思议。

    “看看你器重的专家党员吧”王纬宇说得比较婉转,不曾用拉进党来等等粗俗字眼。

    于而龙哪有工夫理他,把革委会主任撂在客厅里,下楼找廖老头去了。

    二十多年来,于而龙不曾用如此高的嗓门和总工程师讲过话,甚至和他大发雷霆的时候,也得自觉收敛降个调。于而龙那该死的脾气,跟谁少吵过架呢现在,几乎是大吵大喊,也不怕隔音性能不良的楼房,传到在楼上客厅里坐着的客人耳朵里去。让他笑去吧,那只号丧的乌鸦“收回你那个愚蠢到家的念头,老廖,我怀疑你神经是否健全理智是否正常你在歇斯底里,明白吗,简直糊涂到了家你老天拔地的跑到外国去做什么列宁都劝那个唱低音的夏里亚平从美国回到俄罗斯,可你,老兄,倒要远离祖国。去把申请书讨回来,马上去,王纬宇就在楼上我家。”

    “不”廖思源知道于而龙是最难通过的一关,二十多年来,命运使他们紧紧扭在一起,那种分不出是友谊,还是爱情的相互之间的关系,会对他产生相当强的影响。如果于而龙执意不让他走,真害怕自己没准会动摇的,他咬定牙关,不退让地声称:“那是经过我深思熟虑以后,才作出的决定。”

    “狗屁决定”于而龙嚷嚷着,声震屋宇,如果说刚才是g调的话,现在的腔调起码够上升到d调了。“一张技术图纸,也许你拍板说了算数;在政治上,你是小学生。不,办出这种傻事,只有幼儿园孩子的水平”于而龙在他房间里转来转去,一脑门官司,看什么也不顺眼,尤其那电炉上熬着的中药,咕嘟咕嘟地冒泡,似乎在嘲笑他多管闲事。

    “好了好了,咱们不要吵架”

    “谁跟你吵来着,就听你一个人嚷嚷”

    廖思源看着从不服输认账的于而龙,想起他在优待室里共同生活的两年,竟然学会了英语,那顽强不屈的劲头,看样子一定要拚命说服自己的。

    “好,我们来平心静气地谈一谈吧老廖,你百分之百地错了。你不应该走,柳暗花明又一村,现在,中国有希望了,我们已经看见曙光了,一句话,从黑斑鸠岛上熬过来啦记得跟你讲过我这段往事吧怎么偏偏到了光明普照,大地回春的日子,你倒想出了馊不可闻的主意呢”

    “正是现在,我才走。”

    “糊涂那么艰难的日子,你倒挺得住”

    “那时,我也想过走的念头。”廖思源沉默了一会儿以后,声音更低了。“当我终于知道她已经离开人间以后”他看了一眼桌上镜框里的速写像,那是眼睛睁得很大,有着惊奇夹杂惶恐感情的廖师母,于莲凭记忆里的印象,画出这位没有等到丈夫放出来的可怜的妻子。

    “当时,你为什么不走你女儿来过信要你去,在优待室,你给我看过。”

    “我想过。可是那时候提出申请走的话,我的良心不允许。”

    “为什么”

    “我不能只顾自己逃生,而工厂,是我们两个一块搞的,有罪同当,不论多大过错,我也该承担我的百分之五十的责任。一古脑儿全留给你,罪过你一个人顶,惩罚你一个人受,我做不出那种事的,那不是君子行为。可怜哪,到时候,连游斗都没个伴,那是不是太孤单了”

    于而龙直摇头,他不喜欢知识分子这种孤高耿介的古道热肠。

    “再说,你是我结识的第一个**员,又一块合作了二十多年,在优待室里朝夕相处了好几载,既是难友,也是知己。你说我能撇下你,抛弃朋友,背叛同志吗那太缺乏一点做人的基本道德。现在,当然不同了”

    他听着听着停住脚步,望着在动力学上有很深造诣的专家,是一位知识分子味道多么浓厚的老夫子呵他想起那位死在敌人屠刀下的秀才老先生,他们有着许多共同之处,最明显的,就是那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经过数千年文化教养传统的熏陶,而形成的知识分子特有素质“士为知己者死”的古色古香的感情。

    要不得啊老兄

    “不对,老廖,你这种过时的感情拉倒了吧着眼点不应该放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上,这些恩恩怨怨对于大局来讲,是小而言之的东西。我谢谢你的关切,要懂得,我也是那种不值得提倡的人情味多了一点的人。将军早批评我好感情用事,我来到屋里同你嚷嚷,就充分说明我的弱点;不过,我还是忍不住要来,因为一步棋往往决定全局,老廖,你要慎重再慎重啊”

    他握住于而龙的手:“老于,原谅我吧,我实在有点辜负你,对你不起”他的语音显出不大自然的样子。

    于而龙不耐烦地甩开了廖思源,动作几乎有点粗鲁,他讨厌婆婆mama:“为什么到底为什么”他迫切想找到原因,关键在什么地方日子好过了,他怎么倒要走了

    “我太老了。”

    “谁也不年轻。”

    “心灵上的伤痕,是永远也不能愈合的。”

    “老廖,打碎牙,往肚内咽,死过的人,难道还怕死吗”

    他沉重地叹了口气:“回天无力,老于,让我走吧,我还是走了的好”

    是这样吗也许。那么无需再问了,他,可能太伤心,太疲倦,也太悲观了。

    当初造这座寺院的人,决想不到几百年后,会有这样一对朋友,处在这样的心情里凭栏远眺的。在他们身边的一块山石上,迎面刻着“莫回头”三个苏东坡体肥放大字,那原是鼓舞参拜的香客,沿着崎岖山路继续往上攀登。但是于而龙却目不转睛地思索着那言简意赅的三个字,想着在人生的途程上,有时倒需要回过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