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八六 冰心 (第1/2页)
一八六冰心 辰旦浓眉倒立。【】两全之策开什么玩笑星子略带怜悯的声音刺激着辰旦的耳膜,辰旦只想气势汹汹地甩下一句话:朕无须你的两全之策,朕必亲取箫尺那贼子的项上人头不死不休然后拂袖而去,翌日再将箫尺的人头掷于他面前,让这孽子不见棺材不掉泪但辰旦终于什么都没做,只是一言不发,死死地盯着星子。 星子亦对望着辰旦,忽然淡淡一笑:“父皇,你放心,儿臣虽然不可能为了您去杀箫尺大哥,但哪怕所有的人都背弃您而去,儿臣也会守在你身边,直到最后一刻请您再相信儿臣一次” 星子声音虽轻如花朝月夜的清风拂面,入耳却胜过惊雷轰鸣,不经意间,一语便戳到了辰旦的痛处所有的人都背弃朕而去数十年来,朕养的满朝文武百官,良将弼臣,如今事到临头,竟然无一人挺身而出,担当重任连日的烦恼苦闷如潮水般涌来,辰旦如遭电击,一时身体僵硬动弹不得,怔怔地望了星子半晌,终于喃喃开口,似是自言自语:“你说什么朕信你凭凭什么信你” 辰旦茫然无助的眼神,倏然刺痛了星子。记得当初身陷西突厥,国王摩德也是前倨后恭。先将自己关在铁牢中,用尽了酷刑,甚至要处以剜心焚身的极刑。但我从刑台上死里逃生之后,仅仅过了一天,摩德濒临绝境,又不得不俯首帖耳求助于我。今日父皇的处境何其相似只是对父皇而言,要他相信我,要他心甘情愿来恳求我,却又比笃信真神的摩德国王难得多了 “父皇”星子深深俯首,再抬起头来时,目光已转为热烈,宝石般的蓝眸于灯光下熠熠生光,似蓝冰之下的一丛火焰烈烈燃烧,声音亦炽热而诚挚:“凭什么但凭您是儿臣的父皇不管儿臣犯下了多少大逆不道的滔天罪过,您永远都是儿臣的父皇,是儿臣在这世上唯一血脉相连的至亲您肯原谅儿臣,儿臣也不会辜负您儿臣绝不相信天家无情,一代又一代,都只能陷于兄弟阋墙、夫妻反目、父子成仇的宿命儿臣待您的心,从未改变过分毫。惟愿父皇一生平安,儿臣愿敬奉晨昏,服侍父皇终老儿臣不惜一切代价” 星子慷慨陈词,辰旦并没有象往常那样跳起来怒斥,在星子火一般的目光下,似乎有些惊讶,有些不知所措,眼中更有深深的疑虑,仿佛听见了什么奇谈怪论。 星子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近乎耳语:“如果如果儿臣说,儿臣早在西突厥时,早在回到父皇身边之前,就已经得知养母过世的消息了呢” 什么如一道霹雳凌空闪过,辰旦面色一变,震动不已。他早就知道了养母已不在人世这是何意他知道那农妇是怎么死的吗 辰旦一直认为,星子叛君投敌,犯下了无数十恶大罪,又将自己迷昏挟持,无所不为。后来肯自首求恕,归国途中,虽受尽酷刑仍隐忍顺从,一则是他另有所图,二则是因朕拿了阿贞胁迫他,他为了养母的平安而不得不忍气吞声。当时辰旦处处受制于星子,拿阿贞为挟,便象是汪洋大海中捞得的一块救命浮木回京后,星子束手受擒,坦然就死,辰旦百思不得其解,更坚定了这种看法,他不惜性命,只是为了保全他养母。但孽子若早就知道了阿贞已死,又如何甘心受朕的摆布且慢,他远在万里之外,又怎么能得知上京戈乐山的消息莫不是来诳朕的 星子不待辰旦质问,即为他解开了疑惑。这小心翼翼隐藏已久的伤疤,不料此时由自己亲手揭开,仿佛眼睁睁目睹着心头那流血不尽的淋漓伤口 星子忍着酸楚疼痛,尽量平静地道来,如潺湲溪流缓缓而过:“儿臣与师父临别时,曾托付师父探望养母,伺机救她脱困。师父特意绕道上京,照儿臣的提示,寻到了戈乐山中软禁养母的小院,却意外只见到了养母的新坟。后儿臣与师父重逢之际,师父即告知了儿臣此噩耗。儿臣自然震惊难言,悲痛欲绝,但又抱了万一的希望,不相信养母已遭遇不幸,欲回上京开棺查验后再作决断,故未及时向父皇禀报。不过,儿臣料得父皇应该早就得知此消息了。”星子仍是留了一手,只字不提蒙铸所告之事,也不多质问辰旦阿贞的死因。 辰旦的脸色顿时青一阵白一阵,就连座下的彩锦金丝绣垫也似生出了许多尖锐的荆棘,扎得他无法安坐,鼻尖沁出微微的细汗。辰旦装做若无其事地用汗巾拭了拭,掩饰着心中的慌乱。星子的言下之意已是了然,暗讽朕拿他养母逼迫,已非正当行径,知道他养母已然过世仍以此胁迫,就更是上不得台面的小人之举了。而听他说出“遭遇不幸”几字,辰旦愈发猜不透,星子到底是否知道了他养母的死因 星子正式返回赤火军营之前便知道养母已死,竟能隐而不发,不曾显出半点异样,故意装作不知,哄得朕团团转难怪不得,他会专门去开棺,原来是早有准备辰旦尴尬难堪,加之惊怒交集,更夹了几分后怕畏惧,心头如打翻了五味瓶,难以言说诸般复杂情绪。 辰旦许久方定下神,哑着嗓子,不甘地问了一句:“你若早就知道,为何故布迷阵,与朕虚以委蛇”问完又心生懊悔,这岂不成了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自证了么岂不是直承朕一直瞒了他朕以为拿住了他的软肋,却不想反落入了他的圈套。原来那不是救命的稻草,而只是钓鱼的诱饵如此可悲而可笑问此问题,岂非更加自取其辱 “虚以委蛇父皇你难道永远都不能明白么”星子语气陡然转为急促,炯炯逼人的目光,闪耀着不灭的火焰,深深地凝视了辰旦半晌,星子终于收敛了眼中的咄咄锋芒,低下头去,眉宇间透出一丝伤感,如平静的湖面划过一道浅浅的涟漪,渐渐扩散无痕。“父皇,儿臣绝不是虚以委蛇。儿臣自知曾屡次欺瞒父皇,罪孽深重,不敢求父皇宽宥,斧钺加身,亦不敢逃避责罚,只要能消减父皇戒心,只要能让父皇稍许满意,儿臣皆愿为之,故不得不行此下策” “这么说,你还是来对朕行苦rou计了”辰旦冷笑道,声音仍寒冷如极地之冰,却压不下心底的些微触动,似有什么坚硬如铁的东西正在缓缓溶解。 犹记得朕赐予他那副扎满了银针的金丝护膝,他戴上之后,足足硬撑了大半个月,不曾取下片刻。每日戴着那护膝骑马奔波跋涉,更整夜整夜长跪朕的御榻前服侍,那是怎样的锥心刺骨的剧痛想一想就令人毛骨悚然。难道真的如他所言,只因朕是他的亲生父亲,他只是为了让朕稍减戒心,让朕稍许满意不过,就算是行苦rou计,这本钱也下得太大了,他究竟想到从朕这里得到什么 哪怕星子说的是真的,哪怕他一片赤子之心拳拳,辰旦仍极不喜欢这感觉。是了,这孽子尚在宫中当值,做朕的御前侍卫时,曾有一次故意大闹京城,豪赌欢宴,引得万人空巷,轰动一时。朕究其原因,他反倒理直气壮,只是不愿意朕约束他,派人跟踪他,让他不得自由,他借此与朕示威他亲口告诉朕,他愿意的事,不惜代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