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 秋色连波 (第2/3页)
,你去调遣。你出兵六万从泾原路出发,我出兵五万从鄜延路出发。我在分兵一万骑兵给狄青,让他绕道到兴庆府,以骑兵佯攻西夏国都,我们在周围设下伏兵,待到李元昊的大军出动回援之时,我们就将十万大军全部压上,这样一来就足足可以全歼李元昊的大部分主力。”范仲淹向着韩琦说道此次作战的大体方略,这个方略范仲淹在得知朝廷将对西夏用兵之后,范仲淹就想到这个方略了的。在此期间,他并未对任何一个人说道这个方略。 “大人,真乃妙计。”众人面面相看,皆流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众人这才见识到什么叫做“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 “好,我们就这样的去办。”韩琦在一旁说道,“包大人,还请你立马返回京城,向皇上说一声西北战端将开,希望朝廷能够做足充足的准备。”韩琦转身对着包拯说道。 “韩大人,此次回京我想就在今日吧。”包拯说道。 “可以,包大人,你那边注意安全,小心一些。”韩琦对着包拯说道。 “范帅,你手下的大将可否借我一些,我让他们带领禁军冲杀。”韩琦对着范仲淹说道。 “这是当然,韩大人,待会儿,我会让几个将领随你一起回到京兆府的。”韩琦对着范仲淹说道。 “这样就好,这样就好。”韩琦笑道。 翻过崇山峻岭,视线来到远方的一座大山之中,这山中景象竟是漫山遍野的军营,军营之中战马嘶鸣,军营之中铿将有力,军营之中杀气腾腾。相比于大宋军营的整齐划一,这里的军营里面军士之间显得不是那么备受束缚,而是随意走动,不停的可以看见寥寥数人在一起讨论着不同的什么东西。 一座营帐里面,李元昊坐在了皇座之上,对于马上天下的他来说,自己所经历的战争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千次百次,经验对于自己来说是最大的优势。周围的地理,自己是最知道的,在这个季节,周围的天时,相信自己也是可以占到。反观韩琦和范仲淹,根本就没有任何的作战经验,两个都是从文官来担任主政一方的军政大员,封疆大吏。就连他们的上司夏竦也是一个不知道战争的文官,任用这些官员担任与自己对敌的将官,怎么说呢?李元昊在睡觉的时候都被笑醒过几次。 全是文官带兵打仗,翻一番史书,这在中国的历史上面是绝无仅有的。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似乎引用过一个纸上谈兵的典故,一个赵括,一次就可以把赵国送出四十万的军队。眼前的这两个人可是连赵括的条件也是不具备的。 他们既没有出身在名门将庭,也没有系统性的学习过各种各样的兵法,他们这是凭借着一腔热血,就足足与自己周旋了这么长的时间。 想到这里,李元昊不禁有一点感觉到后背发凉,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更令人惧怕的就是,范仲淹在到任以后对自己的打击更是巨大。比如说,派遣狄青、种世衡、任福等将领不停地攻打先前自己从大宋掠夺得到的土地。自己可是对于这样的情况十分愤怒的。 李元昊知道在这种情况下面,首先是不要与这范仲淹硬拼消耗战,西夏能够出多少的人力物力,在李元昊的心里是十分明白不过的。但是你要说李元昊在面对范仲淹的时候是一直忍气吞声的也不一定,就在之前的狄青袭击西夏骑兵的营寨之时,他就是十分的愤怒,西夏可是很少会遇见这样的败仗的。 杨守素在下面主持着这一场作战的会议,李元昊继续坐在自己的皇座上面思考着他的问题。 杨守素遇见一个决定时看向李元昊。众位西夏将领的目光也投向了李元昊,李元昊看着大家,知道现在所有的将领,亦或说是这个国家的所有民众都看向了自己,等待着自己的一个答复。 李元昊走到大臣们站着的旁边,一个巨大的沙盘就在他的面前,这个沙盘绘制的相当传神,不仅仅每个地方都极力的复原了各地的地形,而且让人看起来这就是一幅缩小的世界。 李元昊看向面前沙盘上面的各种标记,上面有的标明了宋朝的军队驻地及数量,有的则是自己的军队位置。李元昊无情的将自己的两万人马的的标记插在了一个山谷之中。 “诸位,我的意思我想我不需要仔细的赘述吧,你们都是久经沙场之人,原来我们没见过中原的渔夫是如何去钓鱼的,现在我们有幸,可以了解到钓鱼的全部过程了,希望我们打完这一场仗,我们可以到渭水旁边钓上几条中原的大鲤鱼。”李元昊和众臣说道。 “皇上,现在我们没有这门多的兵力,我是想……”杨守素在一旁说道。 “老大人,你不用说了。”李元昊打断了杨守素的发言。 “你们就按照我所说的去办吧。”李元昊吩咐众人道。 不一会儿,西夏的大营里面又变成了一幅热闹非凡的场面。 ——另一边的宋军延州大营里面。 “包大人,不好了,刚刚那个孕妇死了。”随从向着包拯报告道。 “怎么回事?你慢慢说。”包拯此时也是一头雾水,自己刚刚从大营里面回到自己的营帐,就听见了这样的一个噩耗。 “包大人,情况是这样的,刚刚那位大娘做了一碗rou汤递给了孕妇,孕妇喝了几口不幸被呛到,就在被呛到自己咳嗽的过程中,下面出大红,抢救不及时,最终孕妇就撒手人寰了。现在就留下了一个婴儿。我们怎么办?”随从向着包拯问道。 包拯走出自己的营帐向着孕妇所在的营帐走去,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