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望王师又一年_第十五章 秋色连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 秋色连波 (第3/3页)

孕妇营帐门口可以从远远地看见有着一群人已经在哪里站着了,一群人在那里围成了一个圈,在圈子的中央是孕妇的尸体,孩子则是被狄青抱在了一旁,刚刚孩子哭了一会儿,现在狄青抱着那个孩子,似乎乖巧了不少,也就没有发出了任何的声音,只是睡着了而已。

    看着包拯从一旁走过来,狄青抱着孩子走到包拯的面前,无奈的摇了摇头。

    韩琦和范仲淹刚刚从帅帐中走出,就看到了周围的这样场景,听了周围卫兵的谈论之后,不禁两人都觉着此事令人惋惜。

    包拯看着狄青怀里的孩子,心中亦是五味杂陈。

    “狄将军,你可知周围延州城中可以把这个孩子给养活吗?”包拯向着狄青问道。

    “包大人,这下官就不是很了解了,但是大人你一定要将他带走吧。”狄青恳求着包拯。“你也知道,现在马上就要打仗了,我们到时候是不是马革裹尸还不知道呢?怎么可能我们可以照顾的过来一个刚刚出生几天的孩子呢?”

    “这一路上面回到京城,本来就是一个赶着时间的,长时间的车马颠簸,这孩子怎么办呢?”包拯说道,“还有,这一路上面没有奶水,与其将之带回京城,不如就托付与延州城的百姓,或者京兆府的百姓人家,这样孩子还能活得下来。”

    “包大人,你就将孩子带回到东京汴梁吧。”韩琦从一旁走来说道。

    “韩大人,此话,你怎讲?这一路上面颠沛,赶路还要注意时间。要是在几天之内没有回到京城,皇上那边我也得交差啊。孰轻孰重,我希望大人你能够分的清楚。”包拯此时也是将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要是我们时间充裕,这孩子我一定带到东京汴梁,但是现在你们也明白,我现在要是将他带走,他就是死路一条。唯一的办法,就是托付给百姓,有奶水的百姓。”

    “包大人,这样吧,孩子你就先带走,这样吧,你给孩子喂一些米汤,这样孩子虽然还是会有一些饥饿,但是也不至于会饿死。”范仲淹在一旁说道。

    “范帅,这方法当真可行?要是可行的话,我就将他带回到东京汴梁吧。”包拯说道。

    “哈哈,还是包大人好说话啊,这孩子叫什么名字。”韩琦问道。

    “这孩子是从半路上救回来的,孩子他娘还没有给孩子起个名字,就已经撒手人寰了,孩子自然就是没有名字的。”狄青在一旁对着韩琦说道。

    “还请韩大人为这孩子起一个名字吧。”包拯则说到。

    “我?我怕我自己才疏学浅啊,还是范帅来起这个名字吧。”韩琦对着范仲淹说道。

    “这天下的榜眼竟然才疏学浅?这话可是没有多少人会相信的啊,韩琦啊,你今年也有三十余岁了,现在给这孩子起一个名字也并没有什么不妥的,你就给这个孩子起一个名字吧。”范仲淹也在一旁说道。

    这是围着的数百名士兵一起看向韩琦,在这西北边塞之中,一个婴儿,一个希望。看着大家的眼神,似乎这个孩子就像他们自己的孩子一样,大家在一起面面相觑,最终数百名士卒全部一起跪在了数位大人的面前。

    “请韩大人为这个孩子起一个名字吧。大人莫要嫌弃我西北男儿,待他长大以后一定会像我们一样戍守边塞,杀敌报国。”一名胆子比较大的士兵这样对着韩琦说道。

    “诸位将士,我韩稚圭,在此谢过西北边军的将士们的信任了,在此谢过数万将士的信任,在此谢过大家。”韩琦对着眼前的数百名跪下的士卒说道。

    “韩大人,这孩子你要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呢?”一旁的范仲淹朝着韩琦问道。

    “去拿笔墨纸砚来。”包拯对着随从喊道。

    随从将一套笔墨纸砚带到众位大人的面前,只见得韩琦此时拿起那只兼毫,顺畅的在纸上写下了两个字,这两个字就是这个孩子的名字。

    ——韩郴。

    没错,这就是这个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叫做韩郴。

    此时是庆历元年春天,正月二十九,在西北边塞的延州大营里面,一个新生的婴儿呱呱落地之后,那个婴儿也有了自己的名字。

    韩郴。

    “好名字,大家起来吧。”范仲淹对着面前跪着的数百名士卒喊道。

    “包大人啊,此次回京,望大人一定要将我们的难处报与皇上。希望皇上可以考虑一下我们的建议,对于西夏用兵是不能够cao之过急的。”苏洵在一旁向着包拯说道。

    “苏大人,这我一定会向皇上禀明的,还请你放心,请西北数万大军放心。”包拯对着苏洵说道。

    “好了,韩帅,范帅,现在时间也不早了,我立马回去收拾一些必要的行李,然后就打道回府了吧。我大宋的西北边疆就靠二位来守护了,二位大人,任重而道远。”包拯向着范仲淹和韩琦深深一拜。

    “包大人,回到京城,还望你讲这两份信件帮我回复给晏殊晏老丞相,和欧阳修一下,还望你能帮我捎去一下。”范仲淹将两封信件递给了包拯。

    “对了,包大人,这是我与范帅写好的西北平定边患策,还望你能转呈皇上。”韩琦又将一份奏折递给了包拯。

    “二位大人,包某定不负二位大人的重托,还望二位大人放心。”包拯接过信件和奏折对着韩琦和范仲淹说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