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九从种田开始_第一百二十五章 这就是大势所趋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 这就是大势所趋啊 (第3/3页)

r>
    明天就是给二哥和王燕吃定亲饭的日子,所以烟酒糖茶之类,都要准备,顺便再多买点年货。

    一听到小四轮的动静,就有不少村民跑出来,要搭方便车,都是打算去公社买年货的。

    不过车斗上已经坐了不少人,李金梅抱着李小梅,还有郑先农和吴小玉葛卫红他们。

    另外还有老村长和王队长,也坐在大麻袋上,赵广定也难得放了一天假,跟着坐车,车里空的地方还装着不少东西,没地方坐人。

    老村长摆摆手:“还非得做四轮子,现在牛马都分到各家了,自己赶马车拉爬犁去。”

    村民一听这话,都不敢上前。

    李卫国则乐呵呵地吆喝一声:“明天叫老板叔开四轮子,大伙想坐车的,都明天再去吧!”

    老村长摇摇头:“国子,四轮子也是要喝油的,那不是钱啊。”

    “不差这点,村长爷爷,咱们要抓大钱,放小钱儿,等大伙都富裕了,自己买小四轮,估计就没人坐我这个了。”李卫国突突突开着车,嘴里还一边聊天。

    老村长和王队长对视一眼,一起点点头:还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有国子这个带头的,他们大馒头屯,终于也能看到希望了。

    到了公社所在地,李卫国直接把小四轮开进公社大院,大伙一起动手,把麻袋都卸下来。

    “老冯,老王,你们这是干啥呀?”孙主任正骑着自行车上班,一瞧这阵势,连忙下车询问。

    老村长乐呵呵地说道:“这不是过年了吗,给老孙你们送点年货。”

    孙大胡子往麻袋里边瞅瞅,都是冻鱼,于是笑着朝李卫国点点手指:“我看是你水库里的鱼卖不出去,跑我们这强买强卖来啦!”

    都知道他是在开玩笑,别人不知道,孙主任当然知道李卫国往春城卖鱼的事情。

    李卫国也呵呵两声:“那孙主任您可得多多支持,不然的话,今年的承包费我都交不上了。”

    大胡子匪气十足地挥挥手:“少扯犊子,你还好意思哭穷。”

    说归说笑归笑,大胡子还是公事公办,叫人把这些冻鱼都过秤,到时候给李卫国算钱。

    李卫国本来是不打算收钱的,没法子,现在就是这个风气,那就从价钱上找,统统两毛钱一斤。

    除了这些冻鱼,郑先农他们还抱着几个纸壳箱子,放进办公室。

    “这又是啥玩意?”一名公社干部打开纸箱子瞧瞧,好家伙,里面竟然是一捆捆水灵灵绿油油的韭菜和芹菜。

    他也忍不住一声惊呼:“这月份哪来的青菜?”

    郑先农开言道:“是我们塑料大棚里面试种的,给同志们尝尝鲜,过年了包顿饺子。”

    好好好,公社干部们都眉开眼笑,这玩意太难得,拿回家去,那才叫有面子。

    孙主任则摸着大胡子说:“这大冬天的,鲜菜得老贵啦。”

    郑先农连连摆手:“我们那大棚是给水稻育苗的,就是先试种一下,没啥本钱,就是大伙花点力气,当然不能收钱。”

    好吧,孙大胡子也就不再提钱的事,但是心里,却记下这份人情。

    于是他招待大馒头屯这些人,坐在办公室里聊天喝茶。

    孙主任还叫食堂准备饭菜,毕竟像是老村长他们,就是专程来送东西的,钱不钱的且不说,这份心意必须领情。

    老村长喝了一杯茶,就站起身:“老孙啊,不用忙活,俺们去供销社置办点年货,然后就坐车回去了。”

    孙主任领着一群干部,把老村长等人送到大门外,然后一挥手:“走,回去发东西。”

    李卫国把大伙先送到供销社,然后又开车去了一趟粮库那边,给孙红军家里也送了一份,毕竟这个老同学上几天可帮了大忙。

    走的时候,孙父还非得叫孙红军把半袋白面给扔到车斗里,说是过年蒸馒头包饺子。

    李卫国也没矫情,有来有往才好呢。

    等到开车来到供销社这,人更多了,临近过年,十里八村的人,都免不了来公社置办点年货。

    唯一遗憾的就是,农村大集现在还不让办,不然的话,肯定更热闹。

    大集虽然没有,但是在供销社对面的道边,还是有十多个人,自发地形成了一个微型集市。

    李卫国也不免感叹:这就是大势所趋啊。

    他凑上去瞧瞧,出售的都是一些自家采集的山货之类,蘑菇,木耳,山楂。

    还有一个戴着狗皮帽子的村民,身前的麻袋上摆着几只野鸡和野兔,都冻得邦邦硬。

    “大叔,你这野兔咋卖?”李卫国知道今年过年的时候,家里人多,得多准备点吃喝。

    “你就给一块五一个吧,这兔子都没扒皮呢,一张兔子皮,到收购站也能卖个块八角的。”这个村民四十多岁,胡子拉碴的。

    李卫国点点头,这价格是真心不贵,于是划拉划拉,一共四只野兔,才花了六块钱。

    而且兔皮非常软和,冬天做个鞋垫或者脚套子啥的,都非常适合。

    “小伙子,野鸡你也买了得了,给俩钱就成。”那汉子还真是爽快,他这是两公一母,三只野鸡。

    摆了好半天,也没个买主,看样子搞不好还得背回去。

    好歹换几块钱,给家里的淘小子买两挂鞭炮,再给小丫头买一盒磕头燎,过年了,娃子们都盼着呢。

    磕头燎就是一种小蜡烛,五颜六色的,过年的时候,小孩子手里拎着灯笼,然后把小蜡烛放灯笼里。

    李卫国本来不想买野鸡的,这玩意rou质太柴,再说了,他养鸡场那边,招来的野鸡都是一群一群的,想打的话,有的是。

    不过看这位大叔挺爽快,李卫国就又掏出来三块钱,把这三只野鸡也买下了。

    吃不吃rou的且先不说,这野鸡翎扎掸子最好,以后留着送人。

    他们这边守着大山,不觉得多金贵,要是城里人,可稀罕着呢。

    “小伙子,你抻着麻袋,把这些都装里。”大叔也挺乐呵,既然人家包圆了,那就再搭一条麻袋。

    把东西都装进麻袋,李卫国这才注意到,这位大叔身后还有个鼓鼓囊囊的麻袋,而且麻袋还动呢。

    李卫国不禁好奇道:“大叔,你这还有活物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