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逻辑:智人开始进化_第九十八章 一体化人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 一体化人生 (第2/3页)

反而乐于做一个本分的演员,“受到封锁影响的有价值的活动很多,如呼吸新鲜空气、逛书店、观察社会,等等。每个行为价值都不是很大,但是所有行为的总价值就比较大了。关键在于,区别对待不同人群的方法可以对体弱者、对爱惜生命的人进行相当程度上的保护。而且,区别对待已经是一种对邪恶的退让,因为这仍然意味着有大量价值投向毫不关心价值的生命,等于是间接保护邪恶。对智人而言,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这种宝的价值只会和邪恶的价值同一量级,毕竟,传统、经验中没什么真理,却充满邪恶。”

    老爷子说:“在这方面,智人生命有限还不惜代价追求多活几年,逻辑生物生命无限却敢于为了各态历经让生命冒巨大危险,不惜死亡。现在的隔离措施大概能延长几千万、几亿人年的寿命,这些拯救下来的时间中,绝大多数是动物性的、没什么合乎逻辑的推理的;我去探索黑洞可能一下子就损失了无数人年的寿命。在智人看来,这无疑亏大了。按照智人生命无价的观念,逻辑生物永远不能冒生命危险,因为预期损失总是无限大。可是,在我们看来,逻辑高于生命是理所应当的。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生命如何宝贵,人死了,生育就是。当然,我们只会为了逻辑、自由、价值牺牲生命,不会为了利益牺牲生命。而且,虽然我们不关注生命,但是,我们能发现让生命无限的技术,可能寿命无限;智人极度关注生命,却不能也不配获得无限的寿命。”

    我大吃一惊。老爷子的观点并不是毫无争议的。但是,我不想在我认为相对缺乏价值的所谓实际问题上浪费时间,只能说愿意想想。首先,培养一个生命是有时间和资源成本的,至少,有推理能力的智人现在不能不爱惜生命。其次,爱惜无法进行逻辑思维的生命明显是错误的,而承认这一点就意味着并不是只有年迈的生命才需要贬值。第三,立即转向纯逻辑信仰应该会导致人均寿命的短期下降,但是,长期必然是增长的。这大概也属于为自己还是为未来、为总体的问题,属于是否愿意为了不减少他人多得多的寿命而付出自己一定寿命的问题。这甚至合乎社会整体的功利主义。第四,对未来的逻辑生物而言,虽然培养一个新生命是有成本的,但是,只要寿命远远超过受教育时间,只要活着的人都努力创造无限大价值,成本问题就算不上什么问题。逻辑生物会为了价值而在风险和收益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而不是在青少年时就用于牺牲。第五,如果人口有规模限制,一个人死去必然意味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那么,只要不自私,如果成本可忽略,死亡本质上就是一种生命交替,这也说不上是一件对社会有害的事情。当然,这里并不需要利他主义,不需要为了新生命就牺牲自己。最好的做法是消除人口的规模限制,就像灵魂中没有思想规模的限制一样。第六,更准确地说,人类应该追求的是全人类合乎逻辑的思想的总体规模最大,这是比合乎逻辑的灵魂总数最多、思想最多、人口最多都要合乎逻辑的目标。也许,超越外壳之后,人类的未来就是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只有思想之间的界限。

    阿梦补充说:“其实,虽然身体短期内会在一些局部问题上吃亏,如生病,但是对身体不一定是坏事。即使是奴隶主也有开明的奴隶主,他们并不总是避免吃苦。毕竟,通过提高能力和工作效率,灵魂的收获可能最终转化为身体的收获。当然,灵魂的收获是否必须转化为身体的收获那应该由灵魂决定,而最合乎逻辑的决定是解放灵魂,一切为了灵魂。但是,这并不排斥过程和结果中让身体附带得到一些利益,而这一点点利益却又比智人全力以赴追求的利益还要多,例如,解决了无休止的战乱问题,解决了长生问题,解决了可持续发展问题、教育问题、经济增长问题,等等。所以,利益分配问题也是一种思想之间的散射,甚至并不一定只为利益,而且,只为利益并不一定利益最大。散射必然是概率的、分布的,只能机械地向着利益最大化的方向散射是机械的、不自由的,也是无法合乎逻辑的。”

    阿正的小手堵住了她的嘴,“你们曾经说过生活和工作的一体化,那是怎么回事?”

    阿梦呜呜地说,“这倒是个有意思的话题,应该是某种完全不顾利益只追求价值的生活方式吧?让决策过程这种散射追求理性、价值最大的同时并不完全失去利益。我认为,因为语言差异、饮食习惯、艰苦、病毒、死亡而不愿旅行,说到底都是灵魂为了身体而放弃了自己想要观察、经历这个世界的愿望,放弃了通过旅行改善状态的价值,放弃了让丰富的经历和各种思想发生散射的价值,是灵魂甘心情愿做身体的奴隶的反应。”

    我说:“你倒是很能抓住重点。我认为,中国人从西方的工作和生活原则中学到了尽情快乐地玩,这是过于功利主义的反映。也许,西方人的大多数行为是玩、享乐,但是,大多数行为并不能代表最有价值的行为。西方最有价值的思想是理性、自由、绝对的真理,这些,中国人几乎没学到。功利主义的一个结果就是,智人认为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这是一种人生分裂,而灵魂应该有统一的原则。如果一个追求理性的灵魂在疲劳后就无法按照理性的原则恢复状态,就很容易需要利益来帮助决策,也就无法根除利益,无法贯彻统一的原则。毕竟,人生绝大多数时间是无法直接用于工作的时间,需要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但是,这并不等于这些动物性的时间不能用于增加价值,不能合乎逻辑。”

    阿梦说:“智人显然在把生活分裂成一会儿理性一会儿感性,一个人分裂成一会儿像灵魂一会儿像动物,这在逻辑上完全说不通。虽然有时像动物肯定比总是像动物强,但是,最好的人生应该是完全像灵魂,完全不像动物。虽然灵魂、逻辑分裂为很多合乎逻辑的思想是合乎逻辑的,但是,不能因为一些灵魂分裂是合乎逻辑的就忽略另一些灵魂分裂是不合乎逻辑的。”

    阿正问:“虽然我经常觉得你们说的有道理,但是,要付诸实施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困难,这包括知道应该怎么做但是无法克服本能,也包括生活中很多时候不知道怎么做才算合乎逻辑。人人都会像动物那样生活,只要靠身体的本能就行。但是,那不仅不合乎逻辑,也缺少利益,甚至充满痛苦。”

    我说:“这两个问题我也在寻找答案。克服本能我也要像阿梦学习。至于如何生活,目前,我只能说在旅游中比较好地解决了工作和生活的一体化问题。旅行这种生活是被工作基本决定的:工作要求我这么生活,因为这么生活对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灵魂愿意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