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逻辑:智人开始进化_第一百二十八章 修正纯逻辑信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八章 修正纯逻辑信仰 (第2/4页)

而运动也不是一回事。这并不完全排斥有部分动机是利益,虽然那会导致效果的下降,但是,只要在足够长的时间里有足够强烈的动机是追求真理……”

    阿梦揪住了我的耳朵,冲着我耳朵里大喊:“去你的修正主义!”我脑海里嗡嗡作响,却不禁想到,难道她认为修正主义存在于我的脑子里?这也太经验主义了吧?几乎所有现代人都认为灵魂存在于大脑内,就像古人曾经认为灵魂存在于心中。但是,既然灵魂和身体相互独立,自然就不会必然属于身体的一部分。那么,灵魂甚至可能现在就不局限于大脑内,因为现在没有大脑就无法思维就推导出现在的思维局限在大脑内部是不合乎逻辑的。难道,我的每个逻辑推理都和纯逻辑世界中的推理、运动息息相关?这有些疯狂,我的经验主义开始猜疑:因为阿梦喊声太大,破坏了我的大脑结构导致我开始胡思乱想。

    阿正说:“老师教我们四肢不勤五谷不分是个贬义词,可是,智人显然不太排斥灵魂不勤善恶不分。不会区分五谷,不会识别星座,不会预测天气,这类无知损失的价值很小。不分善恶的损失就太大了。而且,这几乎就是一种因果关系,如果灵魂勤快地寻求最合乎逻辑的推理,是不可能长期善恶不分的,至少也会比绝大多数智人更好地区分善恶,会越来越好地区分善恶。”

    老爷子说:“你们还是过于重视对现在的影响了。要点不是现在区分善恶,而是未来区分善恶。灵魂一时的懒惰、不重视脑力劳动都必然严重损害未来灵魂的价值和利益,损害未来灵魂判断善恶的正确率。更不要说智人的灵魂在真理、正义方面从未勤劳,而正确的选择应该是最勤劳。因此,智人现在努力迎合现在的大众就必然失去未来的大众,这是智人乃至科学最终被逻辑生物唾弃的根本原因之一。”

    我说:“用一种修正后的功利主义来看这个问题,可以认为逻辑生物是在最大限度地满足后人,如此一来,现在和未来就不再存在利益冲突。这并不能避免现在的人出现邪恶,甚至,可能也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避免邪恶,但是,只要有这种正确的动机,这种邪恶就是后人可以理解的邪恶,这与智人只想着利益、在缺乏逻辑证据的情况下盲目相信自己的正义是完全不同的。”

    阿梦说:“用劳动的辛苦程度判断劳动的价值就像是用成本给商品定价,是一种邪恶的价值观,因为这必将破坏对高价值的追求,更不要说对正确价值的追求,也就是对无限大价值的追求。尤其是在追求正确价值并不需要付出太高代价的条件下。”

    我揪住她的耳朵冲着里面大喊,“你也有今天!”阿梦像不倒翁一样转了几圈后倒入我的怀中,晕乎乎地说着:“多谢!多谢你帮我纠正修正主义!”

    身心的双重满足一如既往地有利于我做出更合乎逻辑的推理,虽然这并不意味着最有利于或最合乎逻辑,“因为这种邪恶,智人甚至是在向邪恶付费:身体更脏、更累的工作能得到更高的收入。而且,为了保护这些面向无知民众的工作,有意无意地降低工作的自动化进程。减少甚至消灭失业的唯一合乎逻辑的选择只能是加强教育、加强关于真理的研究、消灭体力劳动;而不是顺应无知大众对体力劳动和享受的需求不断创造体力劳动。所以,应该不断发布研究真理的任务,而不是发布类似于修建金字塔的任务。消灭体力劳动能够逼迫功利主义的大众进行比较合乎逻辑乃至必然合乎逻辑的思考,让他们想要获得收入就必须学习、思考、不懈地追求真理。正确的价值不仅不在大量劳动者的汗水中,也不在土地、厂房、资本中,完全存在于无形的灵魂、逻辑推理中。这里,‘完全’是很重要的,这意味着全球乃至全银河系的所有有形产品的价值都不如正确推理的价值。”

    老爷子说:“这当然不合乎智人的价值观,但这是因为智人的价值观并不是正确的价值,而智人又过于自以为是,始终没有从根本上反思自己的价值观。所以,他们也许隔三岔五地修正一些枝节的价值观,如降低国王、国家、男人、勇士的价值,提高劳动、法律、女性、知识分子的价值,但是,始终没有从根本上修正价值,从未试图抛弃经验、利益等核心价值,更不要说彻底抛弃,这也就难逃邪恶。甚至,由于价值核心对枝节价值的决定性影响,无法保证修正的价值观比原来的价值观更好。”

    我说:“至少好不了太多,根本无法保证这种改善的极限是最终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所以,生产有形产品的最佳方式就是完全不占用推理能力,不与最有价值的工作争夺任何资源,甚至,将为最有价值的工作提供资源作为物质生产的唯一使命。不知道我是否想象力不够,但是,自动化生产大概就是唯一的选择了。当然,这之后会有些分歧。关键在于感受对发现真理是否有必然的价值。这不是说我happy了是否更有可能发现真理,那是经验主义科学家的判断方法,那种推理的结果必然不可靠。我和阿梦的根本分歧在于,丰富的感受是否必然有助于发现真理,甚至,我认为,帮助的程度并不亚于逻辑思维。在这方面,我们各有各的经验。”

    阿梦说:“理论上,无数的经验应该才能比得上一条必然合乎逻辑的逻辑推理,但是,芳芳的经验证明,没有无数的经验也能够不断从经验中推导出真理,甚至,这种发现的能力还在不断强化、指数性增长,能从越来越少的经验中发现价值无限大的思想。甚至,他的一些庸俗的经验也能不断提升对发现真理的帮助。而且,发现的效率并不亚于纯逻辑推理。对此,我不会归因于无比的幸运。有时,我会因此怀疑我的纯逻辑信仰是否不够坚定。”

    我说:“但是,你仍然更倾向于从逻辑中推导出真理。你有时会说我受到了你的一些必然合乎逻辑的推理的影响,我的经验既不能证明经验对发现所有真理乃至某些真理必不可少,也不能证明最有利于发现。但是,这种经验主义的推理不会有助于解决问题,毕竟,你也必然受到了我的经验的影响,至于这种影响是否最好、是否有逻辑必然性,是无从知晓的。虽然我也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