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老中医_第八百九十一章 任重道远(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九十一章 任重道远(下) (第2/3页)

些学者就别想着可以随意翻看贤婿李胜利手里的古籍了。

    古籍一事,虽说有办公室备案,但他手里的古籍太多,未免遭人觊觎,他便说道:

    不管是四六分还是对半劈,这类合资的厂子,也是不能被取缔的,因为涉及到了数以十万计的工人。

    如果按工时算,一年大几千人的工时还是有的,仅是工资开销,每年就是两三百万。

    听着贤婿按住之前的话题不放,杜老爹只能重重叹息一声了事。

    别的不说,仅是这两座楼的电力保障,德式柴油机的话费,就有一两千万了。

    除此之外,这些农村的作坊,跟乡镇的厂企,还要收新怡和的钳制。

    再有一个中医的函授学校,也掌握着大量的资产跟产业,这些产业,除了房产之外,多半都不是独资的。

    函授学校的房产,又多半跟新建的中医学校、中医诊所挂钩。

    有些房产还跟旧城改造、租赁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些避嫌或是避险的方式,不细看还真容易被忽略。

    杜老爹也是偶尔起了兴致,想要扒拉扒拉女婿、女儿的产业规模,才有了这样的发现。

    合资、惠民,紧握市场源头以避险,这种事也是不好深思的。

    办公室的工作,即便是年节时间,都没有请假一说,杜老爹专门为此事请假,就可以看出他的重视程度了。

    只是如今贤婿的声势已成,而且主张也颇为偏激,怎么诱导,还是需要一定话术的。

    “爸,何来取经一说,不过路途艰辛,任重而道远,我们这些肩负时代责任的小年轻,步履蹒跚的前行罢了……”

    从后山走到中医基地,对李胜利的脚程而言,仅是属于热身。

    但杜老爹终是岁数大了,见附近有亭子,李胜利温吞吞应承了一句,就引着杜老爹坐在了亭子里。

    “路途艰辛、任重道远!

    这话说的不错。

    你这中医基地,倒是讲究的很,这是东北的铁力木吧?

    顶好的木料,用作凉亭的长椅,投入不菲啊……”

    贤婿的路途艰难、步履蹒跚,意有所指。

    连续在中医跟书籍两件事上吃瘪的杜老爹,也改变了话术。

    涉及一些根本的问题,自家这贤婿就有些不尽不实,态度恶劣了。

    激了这年轻人只会适得其反,想着自己跟贤婿李胜利差不多岁数的时候,杜老爹可没有这样一往无前的气势。

    再想及家里的儿子、女儿,女儿杜鹃倒是有了成就,儿子杜鹏偷偷去了沪上。

    说是姐夫李胜利给安排的,如今去了就占了一个科级的单独部门,还是跟旧城改造、房屋条件改善有关的部门。

    说自家这位贤婿手眼通天,也是不为过的。

    如今许多一攘的孩子,多半还在吃家里的荫庇,自家贤婿却能用钱役使大势了。

    这点虽说不好,但对杜老爹而言,总好过那些吃老本的。

    “爸,中医传承,已经存在了三千年,我这中医基地,再怎么也要存在三百年的。

    物料不精,难以持久,基础不稳,难以稳固啊!”

    翁婿间的一问一答,看似说的是中医基地,但两人都知道,有些话跟中医基地无关,跟市场才有莫大的关系。

    “倒是这么个道理。

    如今市场开了六年余,供给是丰富了,但公家厂子却有些难以为继了。

    单干做了七年多,粮食多打了不少,但有些地方还是一如从前。

    凡事有利则有弊,你是不看好市场,还是不看好维稳的价格双轨?”

    涉及到了细处的问题,杜老爹这边,也不能继续云山雾罩了。

    市场是不错,生机勃勃的样子,但生机勃勃之下,也难免藏污纳垢。

    如今有些污垢,已经浮到水面了,双轨,斟酌了许久,年前施行,结果却并未如预料的一样立竿见影。

    期间还出了钢材、铝锭、铜料这类物资,原地被倒手几次,甚至于十几次,最终又回到原单位手里的荒唐事。

    如今的办公室,早已经有了一批专业的财会、法务、经济人才。

    这类上不得台面的换手方式,前后两次做账的恶劣行为。

    换了以前,还真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